第318章 各得其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位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曾说过,征兵第一以精神为主,如果没有胆气,一切均不可取。  

刚刚从甘明兰口中念出来的的那一长串阵亡名单,冲击性还是很强烈的。  

用来考验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大半小子们,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这不。  

最后一个问题问完后,半柱香时间之内就走了六千多人。  

留下的人里。  

过掉年龄不足十三周岁和十五周岁以上的,直接缩水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人。  

因为年龄出入被淘汰的,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留下来的,眼里全是茫然:难道我们这些属相是狗和猪的与先锋营的气运更配?  

不等他们思路如海藻一般发散。  

古千夫长大手一挥:“小子们,跟昂走吧!”  

考验,正式开始......  

就在甘明兰折腾她的百人亲兵选拔时,七万多青壮新移民终于抵达了瓜州卫。  

这些人,比从边城一路走来的半大小子们,有心眼得多。  

越是接近关西七卫,他们走得越慢。  

害怕一来就被拉去战场填了坑。  

直到和几个关口的驻军一再确认。  

得知熊总兵等人不仅将关西七卫彻底收回甚至还把胡人的精锐杀光了二十几万人,他们才得以现身。  

对此,驻军们倒是不以为然。  

实在当前要干的事情太多,劳动力奇缺。  

为了冶炼大量的铁器工具,哈密卫的露天石炭矿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开采。  

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石炭矿先给圈起来。  

圈上那么一大片地,里面涉及到的工种不少。  

统领瓜州卫的千夫长当即发布了招工令。  

“哈密卫现在需要:泥瓦匠、铁匠、木匠、雕匠,画匠、窑匠等各种匠工。  

招工数量不限。  

驻军提供食宿,大匠工钱每日六十文,小工工钱每日三十文,工期预计三个月,一月一结算。”  

初来乍到就找到了这样的好差事?  

有手艺的欣喜若狂。  

心里默算了一下,三个月能挣五两四钱银。  

或许这些银钱在关内买不到多少粮食,但他们一来就打听了关西这地儿的物价。  

米面不知,但这些银子是可以买三只羊或半头牛的!  

而且,这个招工人数不限。  

当即,报名想去哈密卫干活儿的队伍就排起了数条长龙。  

排队过程中,不少人心中很是忐忑。  

有低声颤抖着问的:“大哥,以前咱们几个都没啥手艺啊,能不能挑中咱们?”  

当大哥的是几个弟弟的主心骨,他悄声道:  

“我刚刚和一个兵卒打听了这里面的道道,说是哈密城如今人多住不下,城外的绿洲又被本地人给占了。  

熊总兵打算建一座比现在哈密王城还要大的新城,这里面需要的工种多了去!  

那些大匠的活儿咱做不来,挖土、运土的事儿要不要人?说是要用砖瓦建城池,那摔泥砖坯的活儿咱总能干的吧?”  

“哎!这个可以有,弟弟有的是力气!”  

尽管这个当大哥的说话声量不大,周围也有不少人将他们兄弟的话听了去。  

一个个都露出感激与安心的神情来。  

是啊!  

这七万多人里,匠人才占多少名额?  

更多的人,合该适合干那些个笨重的体力活。  

管吃住,哪怕一日工钱只有三十文,一个月近一两银子的活计上哪儿找去?  

家里的女人和老人落在后头大约半个月左右的路。  

要是得知他们一来就寻了好差事,说不定得多欢喜呢。  

排队。  

一个个的照着规矩排。  

时不时的,人群里会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一个汉子没想到那么顺利,至今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官爷,我,我真能去哈密卫做铁匠啊?我十二岁学打铁,你看我的手,这上面全是被铁花给烫伤的!”  

登记造册的边军点头:  

“铁匠现在是最缺的!眼下最缺的就是各种铁器工具,若是你打铁手艺好,工钱一日上百文都是有可能的!”  

“哇!”  

周围认识铁匠的,都为他这么快拿下工作机会而欢喜。  

“老铁头这回发财了!他可是咱们镇上铁匠铺手艺最老的老师傅!”  

“要说穷人还就得有点安身立命的手艺,逃荒也好逃难也罢,都能为自己挣一口饭吃。”  

队伍中,有一个年纪看起来约莫三十出头,高高瘦瘦,脸上满是愁苦的汉子。  

刚刚那位老铁头的事迹,汉子也听了一耳朵。  

他推断关西七卫这些刚收回来的故土,接下来应该会大搞基础建设,修建城池和卫所等。  

需要的,就是手艺人和能干重体力活的。  

他陆修远沦落至今,秀才身份可能都比不得一个匠人在关西好讨生活。  

为自己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心中的腹稿还没有打好,就传来了排在他前面的一个汉子也被录用了的消息。  

泥瓦匠,六十文工钱的大匠师。  

羡煞死个人!  

轮到他时。  

驻军还是老三问:“姓甚名谁?哪里人?会些个什么手艺?”  

陆修远舔了舔嘴唇,最终还是诚实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他打算赌一把。  

不想,对方接过他的相关凭证反复打量,最后拱手道:  

“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