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青史留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苏日勒格等三人刚要踏出大帐前。  

甘明兰又轻飘飘甩出一句:  

“哦,对了!总兵大人让我转告你们一声,你们从南路来的那五万弓骑兵在罗布淖尔遇到了流沙,全都葬身于湖心了。得亏我们的边军发现了,还给他们立了一块木碑!今后这些兵卒的后人还能寻着木碑去祭奠。”  

就说,邶军的后方为何迟迟没有前来求援?  

就说,这些人居然集中兵力在此地伏击他们!  

原来如此!  

竟然这样!  

五万精锐被流沙活埋了!  

事情怎会这般的巧合?  

邶军又怎会这般好心?  

还给立了木碑!  

苏日勒格等人被这一道晴天霹雳,惊得心乱如麻。  

心底最后一丝侥幸,破灭!  

面,如丧考妣。  

腿,似灌了铅。  

直到三人上马跑出了十里地,都还集体神情恍惚中。  

这一回出战,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  

二十五万弓骑兵还没走到关西七卫,就被邶军数万兵力给全歼了。  

处处透出诡异。  

哪哪儿都想不明白!  

带着满脑子的忐忑不安,昼夜兼程往莎车赶......  

熊真等人就在大帐隔壁,把甘将军组织的这一场毫无悬念的谈判,听得真真切切。  

别看对话内容少,气氛也不怎么热烈,甚至没有太多的你来我往。  

但作为自己人,听到几个胡人代表连连被呛,憋屈得不敢回嘴,他们心情那叫一个倍儿爽。  

战果更是惊人!  

每人十倍的赎金、双倍的粮草也就罢了,甘将军开口就要了胡人这么两大片土地。  

太敢要了,有木有?  

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见到甘明兰。  

一个个,差点没把她捧上了天。  

甘明兰无奈的对几人点了点头。  

之后抱拳对熊真道:  

“总兵大人,刚才借您之口谈判,多有得罪。我这就是典型的扯着虎皮做大旗!”  

熊真捂着左脸的伤口,想笑又不能笑,连连摆手:  

“甘将军觉得我老熊的这张虎皮好用就好,随便用!没想到那个胡人看着年纪不大,心眼还挺多的!你这虚虚实实的吓唬他一场,效果不就显现出来了嘛。”  

甘明兰双手一摊,认真解释:  

“其实我还真没吓唬他们!喀什葛尔汗国一次没了二十几万弓骑兵,国力肯定大不如从前。要是想收复整个西域,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奈何西域的城郭过于分散,疆域太广阔。即使我们现在拼尽全力打下来,也没有能力在他们的地盘上驻军,前脚一走,后脚这些胡人又会冒出来。  

我思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扯着您的大旗用灭国的威胁让他们先把委鲁母、火州给吐出来。  

委鲁母既是天然牧场可以发展畜牧业,也因为这里地位位置特殊。守住这里,就能掌握雪山南北胡人的动静!  

火州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果胡人驻军火州随时都能发兵攻打哈密城,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石炭矿的开采。  

所以,这两个地盘胡人不割也得割!反正离得近,只要后续兵力补齐,我们可以直接过来占山为王。”  

熊真对于手下干将建议一向都很重视,听得十分认真,沉吟半晌,最后点头道:  

“这回壮烈了近三万人,轻伤五千多,重伤两千多,关西七卫一共才八万兵力,至今折损已经过半!  

拼上所有家底把胡人给灭国了,最后还不知道给谁做嫁衣呢。  

甘将军退而求其次的建议好得很!等到那三人回到王城把甘将军杀胡人壮举一宣扬,他们是不想割地也得割!  

一年之内,补齐的新兵也操练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就在委鲁母和火州新增两个卫所,如此一来,不仅是哈密城,其它关西六卫的安全也会更有保障!”  

甘明兰:“......”  

今后她罗刹将军的名号,会不会是喀什葛尔汗国小孩子们的童年噩梦呀?  

就......很好!  

田玖等人哪里知道她心中的蛐蛐,听到两人的分析和计划后都美上天了。  

这个说:“天呐,那昂们今后可就不叫关西七卫,干脆叫做关西九卫好了!”  

那个道:“好好好!九比七听着吉利!委鲁母这地儿的气候昂喜欢,总兵大人,昂申请自带一卫驻守委鲁母。”  

更有甚者,双臂一挥和土匪一般:“火州热,火州不好!你们谁也甭与昂抢火州卫!”  

熊真差点气裂开了伤口。  

在心里破口大骂:就知道抢现成的。  

关西七卫中有六卫还在沙漠里苦哈哈的建防御工事。  

真是要啥没啥。  

火州的地盘那么大,又有多少个土财主可以收割?  

从今日寻到的委鲁母部分游牧部落来看,这地儿简直就是个宝藏牧场。  

几百万只牛羊随便养!  

都不愿意吃那垦荒的苦,只想享现成的福!  

气归气。  

一想到刚刚下属说的,关西七卫变九卫!邶国的国土在他手里,又向西扩张了数千里,心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他熊真,该是能在史书上留名之人呢!  

是个男人都做过留名青史的美梦。  

眼下,他就美梦成真了!  

亲兵还劝他搞点去疤药。  

他偏不!  

脸上的这一道疤,就是他的功勋章!  

三天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