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甘家家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吃饱喝足的一顿大餐过后。  

甘家人趁着消食的功夫,谈起了家里的买卖来。  

掌勺大厨杨氏,对自己的厨艺胸有成竹:  

“这回妥了!我有十足的把握让咱家馆子的名号,在不久的将来响遍整个大西北。”  

“娘,咱家这等美味的羊肉汤,一碗卖上一百文是真不过分的吧?之前,您可一直都忧心会赔本的呢。”  

他娘差点没因为羊的采购价给他一顿好打,甘明寿这会儿就翻起了小账。  

“滚滚滚,老娘那会儿又没尝过这等好滋味!西北的羊,还真和咱们大名府的不一样!要我说,羊肉真比猪肉和鸡肉都要香!  

关键是咱手里有绝密提鲜增香的药草根,只需要将大块的羊骨肉往清水里一丢,时辰一到就得!有手就会煮!  

咱家那六十只羊,要是明日就能宰杀就好咯。一日没个进项,娘这心里都没着没落的。”  

这是明摆着开张就能赚大钱的买卖呐!  

等不及,根本等不及!  

甘明寿被他娘要响遍大西北的野心给镇住了,越想越美。  

现实却急得他抓耳挠腮:  

“哎,湖盐县的羊羔子过了秋才会出栏,咱家那六十只羊都不够卖上几天的!接不上啊,接不上!”  

两进院如今就差包间里订制的桌椅还没配齐,锅灶和大厅都能投入使用的了。  

趁着春日里早晚冷,羊肉羊杂汤的买卖必定红火。  

说来说去,万事俱备只欠羊!  

甘明兰看娘家人到这会儿,都没搞明白今日吃肉的重点。  

她指着桌上的一堆骨头问大家:“你们觉得草原羊如何?”  

“好吃!奶香鲜甜!”  

“谁能不爱这一口?”  

“用边城人的话来说就是,歹得很!”  

“在家里的滩羊长成之前,我每日可以给羊肉馆子提供十头草原羊,肉质比今日这只羊还要好!”  

不是甘明兰盲目自信。  

那些草原羊只要吃上十天半月的狗米草,肉质不好吃,她都敢把姓倒过来。  

“甚?”  

惊喜,从天而降。  

甘家三口人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听岔了。  

“你们以为我昨夜都忙啥去了?鞑靼大军是带着他们的牛羊马来打仗的!他们都能来咱们的地盘抢劫金银财物和粮食,我为何不能反手抢走他们的牲畜?”  

“哇!姐,你实在是太牛了!不声不响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弟弟现在就想知道,你到底抢了多少牛马羊?够不够咱家馆子撑到秋后的呀!”  

“不多不多,也就两百头牛和两万多只羊吧!”  

“啊?啊!”  

甘明寿表演了一个原地三连跳。  

这个消息也把甘洪真夫妻吓得心脏嘭嘭跳,一个晚上这是如何做到的?  

甘明兰的解释是:  

“除了牛和羊我还抢了一万多匹战马呢,上回从草原上套回来的那个公野马群,帮我在昨夜出了大力!  

不过,战马在边城是不能私底下买卖的!  

我打算稍后就把这些战马送给赵总兵的骑兵营,用这些换一个骏马山的西麓的大牧场!  

不是有两个村堡都受了鞑靼祸害么?  

两万多只羊,咱家饭馆杀到年底也杀不完。  

我想用去年的羊价卖一大半给这些军户们!”  

这些打算好不好?  

甘洪真仔细一琢磨,简直不要太好了!  

战马留在闺女手里,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用这么多马换一个不占边城山地资源的牧场,那个总兵大人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愿意。  

多匹战马就是一万多骑兵的兵力。  

乱世啥最可靠?  

不就是武力值么!  

整个西北都凑不出两万多只羊。  

要是被人知晓了,还不知要惹来多少人觊觎呢。  

用去年的羊价卖给受了鞑靼祸害的军属们?  

一来符合市场的正常价,二又没有做冤大头。  

被打下来的价格,只会让军属们更记住闺女的人情。  

里子面子都挣到了。  

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牧场在闺女手里。  

家里的羊肉馆子就再不会受人辖制了。  

思及此,甘洪真为自家闺女高兴的同时,心里暖得发烫。  

这些道理他给家里三口人掰扯了一会儿。  

要是有尾巴,甘明寿这会儿准得冲他姐摇成一个电风扇。  

杨氏高兴之余又忍不住替闺女担忧:“你这牧场不是还没建起来的么?那么多牛马羊你都养在哪的儿呀?”  

半大的羊羔子能都卖上二三两银子!  

要是被人偷个几百只的,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况且还有那么多牛和马。  

实在太招人眼了。  

甘明兰指着骏马山的方向:  

“特意寻了一个很隐蔽的峡谷,里面有巨石封了山谷的谷口,一般人根本找不到,没我带路更是进不去!您要是不放心,明早让爹和弟弟随我走一遭看看去?”  

“真有这样的山谷呀?娘都想跟去看看了!”  

“想去就一块儿去呗!”  

“好!好!好!”甘洪真恨不得这会儿就天亮了。  

但凡有一点冒险精神的爷们,最听不得这种,带有“隐蔽”、“一般人找不到”字眼的藏身之地。  

能藏着这么多的牲畜,那山谷得多大啊?  

想象不出来,根本想象不出来!  

看来,他家的羊肉汤馆过个七八日就能开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