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趁火打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于发芽的麦子有哪些吃法,民间自有高手在。  

两成的市场价,最是动人心。  

陆川县有便宜粮待售的消息,如一阵狂风吹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  

连夜赶来刘地主家门口排队的流民,越聚越多。  

他们相互激动的确认着收到的消息,眼巴巴的坐在露天地面上盼着天明。  

等粮回去下锅的,天还没亮就冲着刘地主家大门高嚷。  

“开仓,开仓!”  

“售粮,售粮!”  

刘地主的管家被吵得一夜未合眼。  

只想赶快清完库存,让这些流民离开。  

寅正(凌晨4:00)。  

刘地主家的仓库大门缓缓拉开。  

没有零售。  

没有限购。  

整袋起卖。  

五百石粮食,太阳还未升到半空就被抢购得干干净净。  

隔壁兴武县的流民赶来的时候,啥都不剩。  

流民们哭了:  

“呜呜呜,我们半夜得了消息摸黑就赶了来,紧赶慢赶终究还是错过了!”  

“嘤嘤嘤,我们三天都没吃过一口粮了。刘地主行行好,再给我们开一仓粮吧!”  

“啊啊啊,两成市场价实在太香了,发芽的麦子我们也爱吃啊!”  

看这些人实在可怜,一旁看热闹的陆山县流民,就给他们出的主意。  

“你们莫要在刘地主家门口纠缠啦,人家刚都放了五百石粮出来,算是仁至义尽了。”  

“领头大哥法子多,最见不得咱们这些人受苦!你们赶紧找他想法子去!”  

兴武县的流民赶紧抓着领头大哥,就开始疯狂的吹彩虹屁。  

只把领头大哥捧得晕乎乎、美滋滋。  

带头大哥能怎么办呢?  

兴武县的山体垮塌更严重,还不知道被埋了多少条人命。  

本就不多的良田还都遭了殃。  

流离失所的百姓只比陆山县还多。  

总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空手而归。  

领头大哥责任感油然而生,大手一挥:  

“走,我领着你们讨饭去!咱陆山县除了刘地主,还有张地主、马地主、赵地主......”  

兴武县流民们一呼百应。  

兴冲冲的随着带头大哥去敲门。  

就是吧,其他地主家的粮仓没有进水。  

好好的粮食,他们怎么可能同意两成市场价销售呢?  

傻子都知道全国大范围洪涝的情况下,各地的粮价会暴涨。  

这样的机会,十年难得一遇。  

他们得抓住时机发大财。  

大地主们将所有的家丁、佃农们都叫来了家中。  

粮食最多的两家,还请来了忠威镖局的所有镖师。  

本意是防着流民们趁火打劫。  

但全部加起来才百十来号人,如何能与数千流民抗衡?  

两日时间不到,领头大哥麾下就已经集结了五千多流民。  

这些人。  

上午去张地主家叩门讨饭,下午又跑到赵地主家求留宿。  

妇人和小孩们在地主家门口哭诉:哭自己的家园被洪水冲毁,田地绝产云云。  

青壮们搬来了大石块,一个个的摞起来。  

然后站在石块上,和围墙内的地主家丁们打招呼,发出一阵阵的怪叫。  

这种阵仗,谁家不憷?  

家丁和请来的镖师们向主家请罪,他们是真的拦不住。  

拦不住,那就进来吧。  

可五千多流民一顿饭就要吃掉,一千多斤粮食和几百斤蔬菜肉类等。  

三两顿的还罢了。  

流民们专挑那好说话的欺负。  

伙食越好,去得越勤。  

身家再厚的地主,也抗不住这般造啊!  

直把整个陆山县的地主们,折腾得苦不堪言。  

最先松口的是张地主。  

他同意以高出市场价三成的价格卖掉一百石小麦,换流民们再不去蹭饭。  

高出市场价三成,还在兴武县流民们可接受的范围内。  

再多,他们也吃不起了!  

才买过市场价两成麦子的陆山县流民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还指望着人多,将市场价给打下来。  

如何才能师出有名呢?  

带头大哥新收的狗头军师,就出了一个好主意。  

在甘明兰等人吭哧吭哧挥着大铲子,不停的炒着发芽小麦时。  

一首民谣,在陆山县的流民队伍中传唱着:  

“洪水滔天白茫茫,百姓哭嚎无家当,  

县衙常平仓应开,救急粮米盼如光。  

谁料仓中粒粒无,贪官污吏心真毒,  

粮入私囊换金银,不顾民间生死途。  

大地主们笑哈哈,囤积居奇待高价,  

洪水过后民更苦,他们却把黄金抓。  

仁义道德抛脑后,为富不仁人人骂,  

呼唤正义来归位,惩治恶霸与奸诈......”  

黄姓头目等人听明白民谣的内容后,催促众人:  

“快,加快速度,今晚熬夜把那些炒熟的麦子磨成粉!陆山县怕是要乱了......”  

石头寨这两天也买了不少发芽的麦子,同样忙得团团转。  

他们还置办了锅碗瓢盆和手推车若干。  

终于凑齐了逃荒路上所用的家当。  

带头大哥是个急性子。  

还未等民谣往外县发酵,就迫不及待打响了陆山县民变的第一炮。  

他们直接杀了两个,不肯开仓卖平价粮的地主来祭旗。  

并振臂高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