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提前上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西第一军事学堂的学生们没有想到,还未毕业就被迫提前上岗了。  

上岗的地点在江南。  

从未指挥过海战的江南水军都指挥使茅逸勇,在面对海上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倭寇和海盗时,不意外的吃了大亏。  

海盗中的水鬼,潜在水底凿穿了他们行驶的船只。  

导致数十艘大海船还未抵达战场,就开始漏水。  

幸好这两年所有的海船上都给配了二将军炮。  

不然,那帮子倭寇与海盗差点就烧杀抢劫完后全身而退了。  

对方被这些海船上的火炮炸死了不足五百人。  

而被侵扰的几个县,却被屠了三千多水军和一万多普通百姓!  

耻辱!  

绝对的耻辱!  

这是雍泰朝建国后,第一次对外战争吃这么大的亏。  

朝廷震怒。  

整个江南官场又是一轮大动荡。  

弹劾都指挥使茅逸勇和甘明福的言官们,就差没跳起来骂了。  

骂得贼狠。  

骂得贼赃!  

此次倭寇侵扰的第一责任人,是茅逸勇无疑了!  

他们也不管甘明福是不是刚刚上任的,反正倭寇侵扰地发生在江南,第二个追责的就是他这个布政使。  

但,乾武帝不糊涂啊。  

处罚什么的不是目的仅是手段。  

茅逸勇的正二品的都指挥使的官帽子摘了,降为五品将军,但,没有剥夺他的指挥权,还让他戴罪立功。  

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建设好江南的防务,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打击倭寇与海盗。  

朝会上,乾武帝直言:  

“打仗的事,谁能担保逢战必赢?水军建立不过短短五年时间,他们需要在实战中成长!前朝倭寇侵扰江南两三年就要来一次,且每次登陆点都不一样!这次时隔五年才来,应该是对我雍泰朝水防的试探”  

便宜女婿有什么责?  

有他在,谁也不能让女婿背黑锅!  

年富力强的马上皇帝,才不会让文人来干涉国防。  

打仗的事,必须交给武将们来干!  

兵部大佬们,传阅过过茅逸勇和甘明福的战后汇报。  

熊尚书以为:  

“陛下,江南水军的预警能力不够,倭寇和海盗都摸上岸,并劫掠几个县了指挥部才得了消息,显然是传令不及时惹的祸!臣在关西的时候,关西十卫之间,用信鸽传递信息可比马要快得多!”  

乾武帝一挥手:“信鸽飞得太低,容易被射杀!还是请护国大将军再帮忙训练多几只金雕给江南送去,账单由江南水军来买!”  

熊尚书:“.”  

其余大佬:  

“臣以为,江南水军的船只与火器配置皆不强,海盗的水鬼怎么能在快速的航行中凿穿船的厚底板的?既然动用了二将军炮,为何炸死的敌人才区区五百?”  

“还是水军训练出来的炮手,准头不行啊!”  

乾武帝: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咱现在哪里不足,补哪里!  

于是乎。  

关西第一军事学堂的校长甘明兰、副校长薛阳炎(兵部正五品的员外郎)和一众教员们,几日后就收到了朝廷的调令。  

看到调令里面的内容,众人震惊脸jpg:  

“这些学生还没毕业呢,怎么这会儿就要抽调走?还一次性全抽!”  

“校长,水军和我们以往的训练环境不一样啊!学生们熟悉的战场在草原、雪山和荒漠里。”  

“研究的敌人习性也不同,鞑靼、胡人和那些游牧民族基本都是马上作战。”  

“这可怎么整?校长,您怎么看?”  

校长.甘明兰压下心里的激动,只一句:  

“他们是朝廷的三千块砖,朝廷哪里有需要就要往哪里搬!”  

三年多了。  

也是时候,检验这些学生兵的学习成果了!  

关西第一军事学堂的学生有什么本领?  

去江南几个月,秋收的时候就得到了检验。  

倭寇和海盗们,从清明节那次的侵扰中感受到了雍泰朝水军的能耐。  

说实话,比前朝强很多,但也没被这些人看在眼里。  

雍泰朝海船的速度比他们的船差得远,只要他们逃离的速度足够快,问题不大。  

要不说还得是江南呢!  

是真富足啊!  

哪怕新建的朝廷百废俱兴,就几年时间也养出了不少富得流油的商贾来。  

他们上回抢了四个县所得的财物,回国后刺激了一大帮浪人。  

导致此行来的,比上半年那回多出了两倍。  

来得好,来得妙!  

都指挥使茅逸勇这半年就差没长在海里,玩命的练兵。  

就在两万多倭寇与海盗,刚刚摸黑登陆后不久,他们就迎来了军事学堂最厉害的火器之燃烧弹洗礼!  

夜里。  

海风甚猛。  

燃烧弹漫天飞。  

石油蒸馏后得到的油脂是透明的,这种被关西人称之为火油的液体,在遇到冲击力后,爆炸性可不要太强了。  

在亮如白昼的燃烧弹照明下,倭寇与海盗的身影在海滩上无处躲藏。  

“啪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  

一阵阵如炒黄豆炸裂的声音,伴随着倭寇与海盗全身裹着烈火发出来的嗷嗷惨叫。  

海滩上热闹异常。  

战斗才打响不到半个时辰,上岸的倭寇和海盗就没剩一个活口了。  

海上也不甘寂寞。  

此行倭寇和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