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用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韶华还有更深的一层用意,卢琮压根猜不到。  

姜韶华私下里嘱咐陈瑾瑜:“你到了荆州,先去寻你兄长。送粮种去刺史府的时候,让陈浩然和你一同去。”  

陈瑾瑜何等机灵,立刻压低声音笑道:“郡主这是要趁机给我大哥保媒么?”  

姜韶华淡淡笑道:“总之,让你兄长去给薛刺史瞧瞧。如果薛刺史瞧中了,再慢慢筹谋。如果薛刺史没相中你兄长,也没什么。反正一切都没挑破。”  

陈浩然去年去了荆州府学读书,在府学里课业优秀出众。论相貌,是个英俊少年郎。论出身,是陈长史的嫡长孙。说起来,也有求娶薛刺史幼女的资格了。  

“这件事,你别和你兄长挑明。”姜韶华笑着叮嘱:“以后辈之礼前去就可。如果落了痕迹,反而不美。”  

陈瑾瑜点点头应下。  

一万石粮食,装了几百辆马车,由亲卫一营的数百亲卫随行护送。陈舍人又去崔渡那里,领了二十份新粮耕种图册,很快出发启程。  

延绵不绝的运粮车队,出了南阳郡就惹来众人瞩目。甚至惊动了几伙山匪悄悄尾随。  

一看到悍勇高壮杀气腾腾的军汉们,山匪们很快望而却步。  

粮食当然好,不过,也得有命才能吃粮。  

南阳军在一个月前出动,剿灭了八百多民匪。这亲卫军,眼看着比南阳军还要厉害。他们一出手,就会成刀下亡魂。  

算了算了,还是别抢了。  

“启禀秦统领,一直尾随的那几百个乱匪,已经悄悄遁走了。”  

秦战冷笑一声:“护送粮食要紧。要不然,我一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众亲卫轰然而笑,个个跃跃欲试,毫无惧色。  

黑塔一样的高大青年,忽地张口道:“秦统领,俺领人去厮杀一番。”  

秦战瞥一眼过来:“不准擅自枉动。我们奉郡主之命护送粮种,平安到荆州才算完成差事。”  

陶大气闷地应了。  

秦战慢悠悠地来了一句:“等办完差事回程的路上,如果有不长眼的山匪毛贼挡了我们的路,倒是可以出手惩戒一二。”  

陶大如铜铃的眼睛霍然一亮,咧嘴一笑:“好嘞!”  

秦战看在眼里,也是一笑。  

陶大情场失意,一直没娶媳妇,今年都二十四了,成了一营里的老光棍。秦战劝过几回,劝不动一根筋死心眼的陶大。也只得随他去了。  

送粮的车队在路上花了七八日功夫,才到荆州。  

城门外,已经有一行人在等候。  

为首的正是薛刺史最为倚重信任的张幕僚。张幕僚看着装满了粮种的车队,喜上眉梢。不过,在看到领头送粮的美丽少女时,笑容不免顿了一顿。  

官场里都是男子,冷不丁地冒出一个姑娘来,着实别扭。  

哪怕眼前这个姑娘是郡主舍人,是陈长史心爱的孙女,张幕僚也有些不自在。  

陈瑾瑜见张幕僚面露迟疑,笑容也淡了一淡:“我奉郡主之命来送粮种,不知何人负责接收?”  

明知故问,也是在表示不满。  

张幕僚迅疾回神,一脸堆笑地上前拱手寒暄。  

身为幕僚,是没有官职品级的。说起来,郡主舍人也没有正式的品级。不过,南阳郡主十分抬举陈舍人,张幕僚自然要客气些。  

清点粮食数量入库都是张幕僚的事。陈瑾瑜将粮食送到,就算完成差事了。  

“不知刺史大人何时有空,我登门拜见,并转交郡主的亲笔信。”  

张幕僚笑道:“刺史大人明日就有空,请陈舍人明日去刺史府。”  

“还有,陈舍人安顿之处也准备好了,请陈舍人进城。”  

然后,张幕僚看着几百个身高力壮的亲兵,有些犯难。这么多人,该怎么安顿?  

秦战主动张口道:“我已经办完差事,这就回去了。陈舍人,我留二十个人给你。”  

陈瑾瑜笑着点头。  

秦战领着众亲卫返回,陶大厚着脸皮凑到秦统领身边,不知嘀咕了什么,被秦统领一脚踹得老远。  

这一边,陈瑾瑜被领到了一处大宅子里安顿。  

还没喝完一盏茶,一个斯文清俊的少年郎便含笑而来。  

兄妹久别重逢,自是不尽欢喜。陈瑾瑜谨记着郡主的交代,只字不提薛六娘,只笑道:“明日我要去刺史府送信,大哥和我同去吧!”  

陈浩然也没多想,立刻点头应了。  

隔日一早,兄妹两个各自穿戴一新,去了薛刺史府。  

且说薛刺史,送出去两万两银子,换来了一万石新粮。这么多粮食,已经足够在整个荆州推广做粮种了。  

这份人情,实在厚重。  

薛刺史承了这份人情,对送信来的陈家兄妹也格外客气礼遇。不然,一个秀才和一个品级不高的舍人,哪有资格做薛刺史的座上宾?  

“这是郡主的亲笔信,请刺史大人收下。”  

陈瑾瑜不卑不亢,笑着呈上书信。薛刺史和颜悦色地接了信,当场拆信看了起来。  

陈浩然还是第一次见妹妹当差时的模样,既觉得新奇,又有些敬佩。  

在薛刺史这等高官面前,神态自若侃侃而谈,真了不起。  

薛刺史看完信后,舒展眉头笑道:“郡主高风亮节,宽厚大义。我这就去写一封回信,请陈舍人稍候。”  

陈瑾瑜含笑应下。  

薛刺史一走,陈浩然冲妹妹比了个大拇指。  

陈瑾瑜自得地挑眉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