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是卧底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干娘,南郡有鼠役,鄱阳湖冰冻,大周朝廷必定将全力救灾,天助我们!”  

收到消息的李明德,兴奋溢于言表。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点幸灾乐祸,不太好,但事实上,这场灾害确实给三路的发展,争取宝贵的时间。  

顾南夕脸色沉重,令带来的四千云州兵暂停换防,分派到遂宁县,并且再三叮嘱,要加强警戒。  

李明德不解:“为何?”  

顾南夕没有穿皮裘,而是穿上了棉花袄子。  

这是纺织坊用南方棉花做成的第一件成品袄子,并且用提花机织上了绿地狩猎纹。  

袄子不如皮裘保暖,但比麻絮袄暖和多了,等到棉花种植大量普及,棉花的价格也会降低,普通人也能买得起棉袄。  

可惜,这个进程,怕是要被耽误几年了。  

顾南夕眼神流露出遗憾之色:“咱们官家的这个脾气啊,是有点叛逆在身上的。如果没有灾害发生,在打和不打之间,他肯定会选择不打。但一旦有灾害,他大概率要选择跟我们掰掰手腕。”  

就跟叛逆期的小孩似的,别管他,别理他,让他自己做选择,他反而能冷静分析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旦有人给建议,或者逼他,哪怕是客观条件上的逼他,他的那股叛逆劲就会上来。  

哪怕理智告诉他,此时他应该忍下这口气,但他还是会觉得天老大,我老二,不服就干!  

李明德焦急道:“干娘,我们该怎么办?您不是说要高筑墙,广积粮吗?!”  

顾南夕拍拍李明德:“不要担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二十艘楼船遮天蔽日,把河道堵得严严实实,仅在两侧留出仅供小型运船通过的水道。  

不是李遂不想全拦住,而是楼船吃水太深,若往两岸靠近,极容易搁浅。  

一艘接一艘的小型商船,像是没看到这些庞然大物一般,嗖嗖地往河中府驶去。  

被人忽视至此,李遂都快气笑了:“真是要钱不要命!咱们就这么没存在感吗?”  

赵俊站在甲板上,前面不远处就是河流分叉的口,但一点也没有看见河中郡的战船影子。  

赵俊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京都的相公们不清楚,在广德府的他清楚啊!河中郡的战船,每隔三天,就有一艘下水!  

虽然他们的战船没有楼船这么大,看上去形状怪怪的,但赵俊总觉得不能小觊!  

毕竟对手可是云国公!在云国公没有草原上疯狂杀杀杀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云国公如此擅长打仗!  

赵俊在心里,把朝堂上的大员们骂了个遍,还是不得不谨遵圣旨,在分叉处,带走十艘楼船,前往遂宁县。  

李遂则带着剩下的十艘楼船,去往河中府。  

可是,在离河中府还有五里的时候,楼船再也过不去了。  

“这都多长时间了?!水道怎么还会淤积?!”李遂气得直跺脚。  

这是云州速度吗?!  

河中郡就是在拖云州的后腿!  

有人解释道:“这点淤积,不影响商船通行,河中郡又没几艘楼船,自然不会在冬季费力清淤。”  

李遂无奈,陛下的要求是在明天正午前兵临河中府。  

可现在河道淤积,咋过去?步行过去吗?  

可别闹了,李遂可不想和宋守节一样被俘虏,不够丢人的!  

李遂哪里带兵打过仗?  

他不得不请教船上的水兵:“以往,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解决的?”  

被问到的水师官兵面面相觑,最后有一个瘦黑的男子大着胆子道。  

“以往,我们在楼船之外,还会配有艨艟。一艘楼船配五到六艘艨艟。”  

艨艟是轻型突击快船,覆牛皮防火,一般配备猛火油柜和弓箭手。  

至于这一次为什么不配艨艟,因为官家没有写,官家没让配!  

这个问题,兵部尚书还大着胆子问过官家。  

官家振振有词:“他们此去,是要攻城!区区艨艟,如何对巍峨的城墙造成威胁?与其耗费兵力去开艨艟,不如多开一艘楼船过去。再说了,那条河池水深,楼船直接能开到河中府城下!”  

尽管李遂不知道官家的回答,但此时,对于官家写的作战策略,李遂脑海中只浮现四个字纸上谈兵!  

李遂莫名有一种预感,自己和这些水兵,怕是要沦为炮灰了。  

此刻,顾南夕,李明德等人正站在河中府的城墙上,远远望着宽阔的河面。  

宋守节也被请了过来。  

李明德汇报:“多名行商说,在距离河中府二十里处,他们的商船遇到了十艘楼船。”  

城墙上,每隔十米,就摆着一个铁疙瘩,上面用红布覆盖着。  

在它旁边,还摆着两个木箱。  

六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在周围,神情肃穆。  

宋守杰看了好几眼,都没看出来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上次来城墙上的时候还没有,现在就有了,想必是云国公从云州带来的。  

顾南夕拿出望远镜,淡淡问道:“宋大人,说说你的看法。”  

宋守节在河中郡待了这么久,明白云国公肯定不会放自己回去了,就算回去,朝堂上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投靠云国公。  

宋守节想了想:“以楼船的速度,在今天就能到达十里开外。他们应该会先派艨艟来刺探情况。我们可以派出一波战船,歼灭艨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