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这么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南夕的回归,差点引起一片骚乱,幸好王不喜和顾海及时带兵来维持秩序。  

就算这样,顾南夕也寸步难行。  

她怀里抱着胖的跟小猪似的小花,坐在三轮车上,两边是蜂拥的人群。  

王不喜和顾海护在三轮车左右,生怕自家大人被百姓冲撞了去。  

傅明远非要当车夫,亲自着三轮车,带大人回家。  

苏云烟也坐在三轮车里,紧紧挨着顾南夕,恨不得取代小花的位置,被阿娘抱住才好。  

因百姓们太过热情,三轮车的速度比走路还慢,车轮每转一个圈就引得众人欢呼不已。  

顾南夕向两侧招手,在人群中看到不少熟悉的脸庞。  

“耿大娘,你们也来了”  

耿大娘被点名,激动的浑身发抖,壮硕的身躯挤开挡在自己身前的两个人“快让让,我是耿大娘,大人喊我呢”  

前面的两名汉子往两边让了让,羡慕地看着耿大娘。  

耿大娘一看到顾南夕,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掉下来“大人,您瘦了,您辛苦了”  

顾南夕回给耿大娘一个笑容,再摆摆手。  

耿大娘贪婪地望着顾南夕的背影,心里又胀又酸,大人终于回来了。  

“娘,大人回来了,爹是不是也跟着回来了”耿大郎轻轻问道。  

耿大娘表情一僵,糟糕,只顾着关心大人,忘记问老头子的事儿了。  

耿大娘瞪了自家儿子一眼“你爹回没回来,你没注意瞅吗”  

耿大郎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憨厚道“瞅了,我爹就在后面的护卫队伍里,冲您摆手呢,您也没理他呀”  

耿大娘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决定待会儿回家整治一桌饭菜,再上酒肆买一坛子好酒,破例让老头喝一餐酒。  

欢呼声一路接着一路。  

人群中的夏掌柜扛起夏乐知,坐在自己的肩头,焦急道“看到大人了吗大人到哪儿了”  

夏乐知的眼神很好,兴奋道“快了快到了”  

夏掌柜的视线被前面的人挡住,整个人急的不行,生怕错过大人回归的这一幕。  

事实证明,大人到没到跟前,不用眼睛看,光听身旁的欢呼声就能判断出来。  

夏掌柜周围的人突然扯起嗓子,高喊“欢迎大人回家”  

夏掌柜就意识到,大人来了,眼眶瞬间湿润起来。  

夏乐知疯狂地摆手,高兴得直蹦哒,等到再也见不到云国公身影,欢呼才渐渐小了下来。  

夏掌柜这才感觉到肩膀的酸痛,龇牙咧嘴道“儿子,你快下来,我脖子要断了”  

夏夫人连忙扶着夏乐知下来,看着夏掌柜痛苦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伸出手帮夏掌柜捏捏脖子。  

“多谢夫人,夫人不愧是培训班课业第一,这手法绝了”  

从城门到刺史府,短短的一段路,竟然从天亮走到了天黑。  

直到刺史府关上大门,抚冥镇还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百姓们自发地为顾南夕的回归庆祝。  

崔乐天等人跟着顾南夕入刺史府,他们的脸上挂着震惊。  

显然,今天发生的事冲刷了他们的认知。  

“真是太热情了。”  

“我滴个乖乖,我一直以为官员离任时被送万民伞,是假装的,是官员为了扬名。今天看到云国公被恭迎进城的这一幕,我算是彻底相信万民伞一事了。”  

文德元的表情有些复杂“万民伞有真有假,但云国公是真的。”  

柳光曦啧啧啧两声“早就知道云国公深受云州百姓的爱戴,却没想到是这样爱戴”  

柳光曦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就算官家亲自来云州,恐怕都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众人等在院子中,等待云国公的安排。  

绿梅受顾南夕的吩咐,过来安排这群相州的公子哥。  

这群公子哥的长相着实不俗,他们光站在那里,整个院子就蓬荜生辉起来。  

绿梅脸上挂着姨母笑,眼神里满是欣赏“诸位郎君,一路辛苦。我奉大人之命,带诸位去云州驿站。”  

陆清诧异“我们不住刺史府吗”  

不住刺史府,怎么近水楼台先得月绿梅看一眼陆清,就把本人和画像对上号,知道此人的姑姑是主子打算重用的陆红娘,便温柔地笑道。  

“主子也想留你们住刺史府,可惜刺史府不大,住不下这么些人。”  

黄老三不信,总共才二十来个人,怎么可能安排不过来自家的庄子都能住下三十人,何况这是刺史府,是云国公的府邸绿梅瞧出这群年轻人眼里的不信,本意不想理会,但郎君们实在是过于俊俏,让人都多了几分耐心。  

“我们刺史府也就二进的院子,是真住不下这么多人。”  

柳光曦倒抽一口冷气“怎么这么小”  

看到郎君们脸上齐刷刷露出怀疑人生的神色,绿梅噗嗤一下笑出声“这还是翻修过的呢。你们若是早来几年,就能发现这亭子还是茅草亭。”  

柳光曦恍恍惚惚,云国公就住在这地方崔乐天有些意外,但认出眼前这名侍女这是昭武女王最受重用的心腹绿梅姑姑。  

崔乐天眼睛微眯,决定在绿梅姑姑面前留个好印象“我们初来乍到,对云州不甚熟悉,劳烦您跑一趟。”  

崔乐天拿出荷包,被绿梅婉拒“来之即是客,这是我该做的。”  

绿梅带着这群公子哥浩浩荡荡地离开刺史府。  

此刻,顾南夕被苏云烟抱着胳膊,膝头上趴着一只胖乎乎的小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