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冰火两重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钦差紧赶慢赶,最终还是来晚了一步。  

钦差回到京都的时候,整个京都就像沸腾的锅子,咕咕直冒泡。  

民间张灯结彩,舞龙又舞狮。  

百姓们穿着只有过年才会穿的新衣服,在街道上热烈地庆祝着。  

鼓声阵阵,鞭炮齐鸣。  

“云国公实乃吾辈楷模!收回幽云十六州,功在千秋!”  

“论天下英雄,我只服一个云国公!她才是真正的言行合一,说干就干!”  

“当初是谁在叫嚣,说云国公必败无疑?!”宋大披头散发,都快欢喜疯了!  

宋大正在茶桌上,意气风发:“满朝堂的相公都说穷寇莫追,不能再北上!龙武大将军李傲天,也指天发誓,说想要拿下幽云十六州,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一个月!”  

宋大说的唾沫横飞:“事实咋样?!你们就说事实咋样吧!云国公有没有打脸?!”  

宋大如此嚣张,但茶客们一点也不恼,反而配合着大叫:“打脸!”  

宋大震臂高呼:“云国公威不威猛?!”  

“威猛!”  

宋大喊得嗓子都破音了:“云国公流不流芳百世?!”  

“流芳百世!”  

一群茶客,往日里个个都端着架子,一口茶水一口点心,好不逍遥自在。  

今天,一个个再也顾不得形象,乌拉嚎疯地喊着叫着。  

福全茶楼的大东家,看着这一幕,双眼含泪,一句话,把全场气氛推向更高潮:“为庆祝云国公定北,立下万世功勋,今日福全茶楼的酒水,茶水,全部免费!”  

“大东家仗义!”  

此时,角落里的一个茶客,似乎是再也隐藏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道:“大东家如此豪爽,我也就不跟你争了。今日在场的全部消费,除了酒水茶水外,我全包了!”  

“多谢郎君!”  

整个福全茶楼,陷入一片欢乐的海洋。  

宋大发泄完压抑许久的情绪后,挤出人群,来到福全茶楼大东家身边,叭叭的说道。  

“妈了个巴子!我原以为那十二道金令,是官家奖赏前线将士的,结果全是要退兵!官家为了杀鸡儆猴,还故意罢黜朔州刺史何大人!”  

宋大的脸因充血,而胀得通红:“这样的官家如何称得上一国之君?!好在云国公实在是硬气!顶着偌大的压力,愣生生收回幽云十六州,以及北面的大片草原!”  

福全茶楼的大东家,十分理解宋大的心情,还是小声劝道:“今时不同往日,宋郎还需谨言慎行。”  

宋大很是憋闷:“多谢大东家好意,我知晓了。”  

比起民间的张灯结彩,皇宫里仿若乌云压城一般死寂。  

宫女和内侍们轻手轻脚,恨不得把自己当成一个木头人。  

勤政殿里,不断地响起瓷器落地的声音,以及来自官家的无能谩骂。  

“混蛋!顾南夕她怎么敢抗旨不遵?她怎么可以把十二道金令,视如无物?!”  

“究竟有没有把我当成她主子?!”  

“该死,全都该死!”  

佟贵妃和皇后不约而同地来到勤政殿前,她们听到官家的骂声,脸色全都是一变。  

皇后板着脸,警告周围的侍卫和宫人:“官家的话,若是传出去一个字,你们提头来见!”  

皇后又转向佟贵妃:“妹妹,你深得官家喜爱,不如…”  

佟贵妃手上端着养生汤,听到勤政殿里的动静,如同关押着一头猛兽,心里不由生出一丝害怕。  

可是,官家已经好几日不曾喝汤了。  

佟贵妃看了看手上的养生汤,眸光暗了暗,心中一发狠,深吸一口气,便叩响了勤政殿的大门。  

“滚进来!”  

佟贵妃推开门,地砖上全是瓷器的碎片,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官家披头散发,双目猩红,鼻孔忽扇忽扇地张大着,仰躺在宽大的龙椅上。  

当他的视线投过来时,佟贵妃只觉得周身遍寒,仿佛蛇盯住了一般。  

佟贵妃挤出一抹笑,端着汤,踮起脚尖,绕过地上的碎片,娇嗔道:“官家,纵使是天塌下来了,也不及您的身体重要。御医可是交代过,您要戒骄戒躁。”  

佟贵妃坐到榻边,用勺子搅了搅养生汤,舀一勺递到官家嘴边:“这汤用小火煨了两个时辰,您尝尝味道如何?”  

年轻皇帝没有张嘴,一双乌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佟贵妃,直到把佟贵妃盯得心肝打颤,这才开口道。  

“今日早朝,佟太师说,朕罢黜何云燕,是昏庸之举,让我收回成命。你怎么看?”  

佟贵妃心中一凛,脸上却是一副天真烂漫的表情:“官家真是的,明明知道我对这些事一窍不通,怎么拿这种问题来考我?但我觉得,您为全天下的主人,如何会错?”  

年轻皇帝发出一阵古怪的笑声,接过佟贵妃手上的汤碗,仰脖,一饮而尽。  

见官家喝完了汤,佟贵妃心中一松,下一秒,又被官家的问话惊出一身冷汗:“你和顾南夕关系很好吗?你认为她怎么样?”  

佟贵妃扭过身去,顾作生气:“我是比不得云国公,没她能干。官家作甚总踩我的痛处?”  

年轻皇帝不仅没生气,反而一把搂住佟贵妃,阴恻恻地哄道:“她怎么能和你相比?她不过是我们家养的一条狗,就算她能防住外人,我想要她死,她就必须死!”  

感受到官家话语里的森寒,佟贵妃心里不由得生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