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原来如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云烟被推搡着出了刺史府门:“我不走,我答应过阿勒川,我要守在云州!”  

“王大人,我不走,你听到了吗!”  

王不喜的嘴唇不停地颤抖:“不行,大将军只有你们三个孩子,只有你们这点血脉!我不能让大将军绝后!”  

“什么叫不能让大将军绝后?我娘怎么了?我娘是不是有危险?!我不走!王大人,你不跟我说清楚,我绝对不走!”  

苏云烟死死扒着门框,不肯撒手。  

王不喜深深吸口气,他不能让这件事被很多人知道!  

王不喜凑到苏云烟耳边,轻声哄道:“大小姐,您得去求援啊!咱们云州多缺人多缺粮草,还需要您求援呢!”  

苏云烟可不信这鬼话:“官家都同意派兵过来,同意给我们运送粮草了,顶多动作慢一些!你休想骗我!”  

王不喜的眼泪刷一下就掉下来了。  

他知道再不说实话,肯定说不动苏云烟:“大小姐,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没有援军,没有粮草了。”  

苏云烟嘴巴张的老大,不敢置信地望向王不喜,他的刚刚在说什么?!  

苏云烟动了动嘴,灵魂好像飘在了上空,看着自己傻傻地问:“什么叫没有援军,没有粮草?”  

王不喜彻底打碎了苏云烟的幻想,残酷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是大周朝廷做联合鞑子做的一个局!简而言之,那就是大周朝廷把大将军,把我们云州给卖了!”  

“不可能!我在路上,就听到官家在征兵了,运河上也是运送粮草的船只。他们为什么要陷害我娘,陷害云州?阿娘不是大周的擎天柱,云州不是大周的屏障吗?”  

平日里,朝廷给阿娘和云州使绊子,能理解。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能故意陷害?!  

王不喜的双眼黝黑,里面似乎在酝酿着狂风暴雨:“想想你的外祖父,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如果他们真心想给援兵,想给粮草,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到?!”  

王不喜绝望地闭上眼睛,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布防图极有可能被泄露了!敌人知道我们左中右军的布置,知道顾将军的偷袭,知道我们只留了下五千守军!”  

“对方肯定会选择奇袭我们云州!如果按照五千守军来算,鞑子最起码会派来两万人的军队。大小姐,我们只有五百守兵,如何挡得住两万人的鞑子?!”  

王不喜捂住脸,肩膀不停地耸动着:“云州守不住的,腹背受敌的大将军…都是我的错!我明明知道王九和这厮不靠谱,我为什么要展开布防图给他看?!这一切都是我害的!是我太过自信,太过骄傲自满!”  

王不喜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他虽然早就有造反的心理准备,但他一直以为,这是内部的争斗。  

万万没想到,大周朝廷不惜引入外敌,也要铲除大将军这个威胁!  

他恨自己,就不应该软禁九和,而是直接把他杀掉!  

浓浓的愧疚如潮水一般把他淹没。  

如果把自己千刀万剐能挽回错误,他二话不说,甘愿承受千刀之刑!  

苏云烟脑子一片空白,王不喜说的话,每个字都能听懂,但连起来却很难让人理解。  

直到许久之后,苏云烟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王大人,你说的是真的?”  

“我也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  

苏云烟揉揉脸,站起身,居高临下道:“王大人,你对我阿娘有信心吗?”  

王不喜抬起头,眼前的这个小娘子背着阳光,让人看不清楚面容,但身型却和大将军有几分相似:“我自然是信的。”  

苏云烟双拳紧握:“以往阿娘的本事,纵然布防图被泄露,她也能力挽狂澜!只要我们守住后方,守住云州,就能支持到她回援!不,甚至不需要她回援,只要她在战场正面攻破鞑子,前来突袭的鞑子就会成为弃子!”  

“我们还没有到绝境!阿娘的军工厂还在武川镇,纵使我们一人抱着一个炸药包,也能拖延他们好一阵子!只是不知道,王大人可有这样坚定的意志?”  

苏云烟的这番话,把王不喜从自责自怨的低落情绪中拉了出来。  

对啊,大将军还没有败!自己怎么就认定这场仗必败?  

顾战神是故战神,大将军是大将军!  

大将军有整个云州做她的后盾!  

顾战神会倒在这样的陷阱之下,但这不意味着大将军也会倒下!  

王不喜擦干脸上的泪水,郑重朝苏云烟行了一礼:“纵万死,也要与云州共存亡!”  

苏云烟松了口气,只要王不喜能打起精神来,那么守住云州就还有希望!  

苏云烟十分有自知之明,自己做生意,给人打气,在云州充当精神吉祥物都可以,但真要上战场指挥作战,还真不行!  

阿娘就说过,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所以苏云烟把负责防守的事,全部放手交给王不喜,而她自己则负责做起后勤。  

“王大人,军事上的事就交给你了。后方的事就交给我!”  

苏云烟并没有坐以待毙,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既然官家和朝廷在前期把气氛烘托的那么好,苏云烟就不会浪费他们的努力。  

不是不愿意给援兵,不愿意给钱吗?  

苏云烟就派人到处去要!  

一个传令兵去京都要不来,就派两个,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