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连锁反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南夕没想到牛大人八百年不登一次门,难得的一次登门竟是为了要果子酒喝!  

“给!都给你!”  

顾南夕没过上摆烂的好日子,这牛大人却过上了,他还好意思上自己面前蹦哒!  

顾南夕瞅他就觉得刺眼的很!  

果子酒的赚钱前景,是个商人就能看明白!  

商人们也知道,这是刺史大人给自己留利润了!  

一时间,果子酒厂生产一批果子酒就被人抢购一空!  

全云州的猪都被赶到了怀朔镇!  

果子酒厂门前排着长龙一般,抢购的商人队伍。  

隔壁的隔壁就是杀猪场,一天到晚全是猪的惨叫声!  

“快!动作快些!酒厂还等着用呢!”怀朔镇的杀猪匠全部都被叫过来了。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个个杀得手软腿软。  

为了不影响果子酒的生产,颜同初还去找王不喜,把沃野镇的杀猪匠也调了过来。  

“猪血都接着点,到时候可以灌血肠!”  

“洗猪肠的人呢?什么?!人不够了,快!再去雇一些干净的婆子!”  

“那些个猪肉,把五花肉留下来,罐头厂要用!”  

负责杀猪的管事,喊得嗓子都快哑了,整个人忙得晕头转向:“这些猪蹄,猪脑袋,猪尾巴,猪心,全部低价卖了!”  

杀猪场外边,摆着一圈木头板充当的案板!  

上面摆着一颗颗硕大的猪头,猪尾巴,猪蹄。  

价格比市面上的还要便宜一两文钱。  

怀朔镇大大小小的食肆,全都派人守在这里,就是为了抢购这些低价的猪肉!  

最近因为果子酒的事儿,怀朔镇新来了不少胡商,原本打算走的胡商,也决定临时再多留几日。  

一时间,在怀朔镇竟然很难找得到一间有空余铺子的客栈和民宿!  

夏家食肆,除了一直做招牌菜的焖羊肉,现在又多出来一道东坡肉!  

这道菜一推出,就受到食客们的一致好评!  

食客们们一个个吃得嘴里直流油!  

“夏掌柜,你这手艺可以啊,没想到做起猪肉来,入口即化!”  

食客们一边吃着一边夸赞道。  

夏掌柜乐得合不拢嘴,这道东坡肉是百味饭店的大厨开班教授的。  

人家大师傅直接就在课堂上说了,这门手艺是大将军家的秘方!大将军为了发展云州经济,特意拿出来的!  

大家伙儿学会之后,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做,不要偷工减料,辱没了东坡肉的名声。  

所以,夏掌柜在学习的时候可认真了,做东坡肉也是严格按照师傅教的,挑选的五花肉!  

有食客笑道:“这云州是捅了猪窝了吗?这猪的惨叫声,一天到晚就没停过。走到哪家铺子,不是烧猪头就是烧猪尾巴,还有炖猪蹄!”  

“哈哈,你说的可真是太对了!没有一头猪能活着走出云州!”  

“听说有那机灵的,已经去朔州收猪去了!”  

夏掌柜一听,连忙道:“你们可有谁去收猪,能否帮我收一些猪崽子来?”  

熟客好奇道:“夏掌柜,你要多少头猪崽子?若是只要一两头,我可以帮你去我老丈人家问问。”  

“有多少要多少,上不封顶!”  

其他人则更好奇了:“夏掌柜,你要这么多只猪崽子做什么?难不成想做烤乳猪?现在的猪崽子价格可不低,要做成烤乳猪的话,价格得贵吧!”  

夏掌柜摇头解释:“我是替老家人问的,他们想多买些猪崽子,养到明年再卖出去。一整村人呢,是个大村庄,吃得下那些猪崽子!”  

一个络腮胡的胡商夸赞道:“不愧是夏掌柜的老家人,有头脑!眼瞅着这果子酒厂红红火火,虽不知他们要猪油作甚,但按照这个趋势来看,即便再过两年三年,养猪也是不愁销量的!”  

“没错,买几个猪崽子,留下一头母猪,猪生崽,崽生猪!致富之路这不就有了?!”  

众人出了主意,但也没人眼红想去挣这份钱。  

养猪可不是个轻巧的活,要想把猪养的胖乎乎,每天都得按时给喂吃的!  

再说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万一来一场猪瘟,一年的辛苦和付出就得打水漂!  

行商们还是更喜欢走着自己熟悉的商道,卖着熟悉的货。  

一是这样做利润大,二也是能见见各地的风土人情。  

一群商人们相互交流着。  

“听说果子酒的预订已经排到一个月以后了,你们还打算继续等下去吗?”  

“我先不等了。我打算上酒厂旁边的皂厂和蜡烛厂买一些肥皂和油蜡。”  

“咦?这不是说这肥皂不能立刻就用吗?”  

“是啊,反正我这一路也得走上十天半个月的,刚好给肥皂留些时间。”  

“好主意,我也去买些!听说这肥皂去污染力极强,比皂角好用多了!”  

“你们说说,这财神爷是不是住在云州了?这云州的新奇点子,怎么一个接一个?”  

夏掌柜瞅了一眼天色,钻到帘子后面,掏出三根香,点上后,恭恭敬敬地插进香炉里。  

香炉后面正是顾南夕的陶瓷雕像!  

夏掌柜心想,财神爷可不就是住在云州了吗?大将军顾南夕就是财神爷啊!  

听说献果子酒方子的那个年轻人,原本是朔州的,但在朔州一直不得重用,来到云州后,大将军第一时间就提拔他了!  

不问出身,不问背景,只看实力,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