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界碑的威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布日吉,这就是云州的界碑吗”  

族人围在一个巨大的石碑前,好奇地打量石碑上的字。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你跟着李老大出去这么久,云州的地盘是不是画得特别大”  

“啊快来是云州的骑兵来巡防了”  

茫茫大草原上,一块石头界碑立在正中。  

界碑的这头,是好奇的草原人。  

他们得知云州立界碑后,就把自家的羊群牛群看得很紧,生怕它们跑到云州境内去,就不再属于自己了界碑的那头,二十来匹膘肥体健的骏马肆意在草原上奔腾。  

马匹背上的云州骑兵,迅疾如风。  

阳光照在他们银色的铠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寒光,让人看一眼就肝胆俱裂。  

“阿布日吉,有空去集市,我们再一起喝酒”今日来巡查的是李老大。  

李老大和阿布日吉打了个招呼后,就带着人骑马离开了。  

阿布日吉站在界碑前,定定地看着上面几个字。  

“上面写的是云州界刺史顾南夕立。”  

他其实不认识字,但他还记得竖第一块界碑的时候,李老大和云州骑兵脸上的神情是那样郑重严肃。  

当时,李老大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于是,阿布日吉就对这个石碑产生了兴趣。  

这几个字都是李老大和云州骑兵教他的。  

李老大说,这个字体叫大楷,是大将军顾南夕亲笔写的。  

石碑上涂着红漆的庄严雄浑的大楷碑文,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  

就算石碑以后要饱受常风吹日晒雨淋,但它一直会昂扬地在草原上巍然屹立阿布日吉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碑文,谁也不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  

八月末九月初,草原各部的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等到十月一过,草原上到温度就会降下来。  

所以,他们要趁着青草还十分肥美的时候,去打些青草,留着牲畜过冬用。  

云州的百姓也繁忙起来。  

这个年代,冬天对于穷苦人家而言,就是一道生死关。  

那些高大抗烧的大树,是富贵人家的私产。穷苦百姓们只能捡一些不扛烧细小树枝,再加上麦杆,去获取那寒冷的冬季里,小小的温暖。  

去年冬天,云州虽然推广了火炕,也想办法让大家在过冬前赚了一笔钱,但云州实在是太冷了不是每户人家都能盘得起火炕,也不是每户人家都赚了钱。  

所以一个冬天过去,云州境内还是发现了不少具被冻死的尸体,甚至还有整户人家一起被冻死的。  

这个场景,给顾南夕造成极大的震撼。  

所以今年,顾南夕就开办了炭火司。  

因为很多大树都是官方所有,普通百姓没法砍。  

顾南夕就建炭火司,官方平价卖柴火顾南夕考虑过,是否要给贫民买柴火的免息贷款。  

但最终,顾南夕还是没这样做。  

云州的经济太脆弱,如果这笔贷款没有及时收回,就容易影响云州市场内的货币流通。  

到时候受影响的就不再是买不起柴火的穷苦百姓,而是整个云州都要跟着遭殃云周周报花了整整一期的版面解读这个政策。  

小说家们也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基层,宣扬政策。  

中心思想就一句“挣钱想办法挣钱”  

只要有钱,就能买得起柴火,就能买得起粮食,不用担心物资匮乏,不用害怕熬不过去这个冬天可以说,现在整个云州百姓都动员了起来罐头厂,羊毛厂,摘果子,种地,盘火炕,卖吃食,搞民宿一个个忙得团团转然而,总有人不希望云州过上好日子。  

草原深处,可汗得知顾南夕搞出什么界碑后,怒不可遏。  

“这天,是长生天的天这草原,是我们祖祖辈辈的草原她顾南夕光想凭着一个破石头,就想占据我们的草原,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汗很想发动大兵,再次南下。  

但这个季节不行每个部落都在忙着过冬储备物资,没人愿意在这紧要关头开战。  

尤其是上次,顾南夕火烧赤尔勒,对可汗十三部造成沉重的打击。  

可汗的威信,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左右贤王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可汗一脚踢翻面前的矮桌,以前轻轻松松能把桌子踢到帐篷外,现在却踢不了这么远。  

可汗喘着粗气,这一刻他不得不承认,他已经老了。  

但老了的狮王才是最疯狂的狮王,他必须要向外界证明,他仍然是最厉害的那个“来人”  

可汗阴沉着脸,对着心腹们下命令“格尔朗,快来这里有好多毛樱桃”  

远远的,伙伴们朝格尔朗喊道。  

他们已经离部落驻地很远了,往回望去,只能看到一个个小黑点。  

整个部族都在为过冬做准备,就让这群七八岁的小伙子们把羊群赶得远一些,不要打扰大人。  

格尔朗收起刚用草编好的蚂蚱,骑上小马驹,朝小伙伴们奔去。  

这个草编蚂蚱,是格尔朗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吕家阿弟的礼物。  

已经好久没见到他了,格尔郎很想他的好朋友。  

“哇,这毛樱桃可真甜听我阿爸说,云州要做的罐头,留到冬天也是能吃的。”  

“我也听说,云州还买了好些个梨子。”  

“那罐头里面都会放糖呢”  

一提到糖,小伙伴们开始吸溜吸溜口水。  

“我们多摘点毛樱桃,攒够了,也去买一个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