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翘首以盼(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南夕记得这个部落首领,他是来抚冥镇集市的第一人,光他一个人就介绍了十来支商队。  

“你们一般都驱赶着牧草牛羊去哪里放牧?”  

首领很开心顾南夕对草原生活感兴趣,一点儿也不藏私:“最肥美的草场是阴山脚下,还有贺兰山那一块。但那都是可汗的地盘,我们去不了。所以我们通常去的是嘎嘎山下,那里有河流穿过。”  

顾南夕:“我看你们部落的牛羊养得很好,它们平时都吃什么草?”  

首领被夸得两眼泛光:“大将军真厉害!这都被你发现了!嘎嘎山脚下的牧场虽然不大,但长着苜蓿草。牛羊都爱吃。”  

顾南夕心中一动:“这次你们再去嘎嘎山,可否能多带些苜蓿草种子回来?我可以花钱买。”  

首领虽然不知道大将军要这些种子干什么,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一点种子,我要是还敢收钱,部落里的人得笑话死我。这个冬天,多亏了抚冥镇的集市,我们部落没有死一个人!”  

草原牧民的爱恨是十分鲜明的,首领说不要钱,那是坚决不会收钱的。  

采些草种子罢了,这活儿,部落里的小孩子都能干。  

顾南夕郑重向首领道谢,在帐篷里睡了一晚上后,再次启程出发去御夷镇。  

越往东走,植被就越高。  

等进入怀荒镇的地界,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多了很多小山。  

再往东行一日,顾南夕等人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因为这里山峦起伏,好似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草原和中原。  

每隔几座山头,就会有一个瞭望台,御夷镇的士兵就在里面,占据高地,查看草原上的情况。  

为了避免引起误会,顾南夕让人打起征虏大将军的旗帜。  

瞭望台上瞬间挤满了上值的士兵。  

“真的是大将军来了吗?还是她的副将?大头,你眼神好,你快点来瞅瞅。”  

被唤做大头的士兵被推到最前面,踮起脚尖,眯着眼睛,看了一眼,颤抖着声音说道:“是个女的!”  

“那就没错了!老大,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  

大将军来了,自己总不能燃起狼烟!  

可是,该怎么把大将军来御夷镇的消息传递出去呢?  

从来没有哪位边关主将,是从草原这边走过来的呀!  

大头想下去迎接大将军,但军令不可违,军规就是要求他们守在瞭望塔里,遇到敌情就燃起烽火,遇到更紧急的情况,才能出瞭望塔,向周围报信!  

大将军来了的这个消息,到底算不算紧急情况?  

“不能出瞭望塔!”小队长很快就作出决定。  

其他人不敢违抗命令,只尽量探出身子去,眼巴巴地看着顾南夕一行人,从瞭望塔而过!  

大头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才好,老天爷呀,他还没这么近距离地见过大将军!  

方才,大将军还笑着对他们挥手致意。  

大头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对着顾南夕他们的背影,高声道。  

“拜见大将军!大将军,你要在御夷镇多待些日子啊!”  

小队长急忙捂住大头的嘴,小声警告:“我们没去迎接,已经是失礼了,你还大喊大叫什么!”  

大头这时才晓得后怕,可怜巴巴地望着小队长。  

就在所有人都替大头的鲁莽忧心时,就见原本已经离开的顾南夕,顿住脚步,反过头来,高声道:“无需多礼。你们守家卫国,辛苦了!”  

原本惊慌无措的大头,听到这清朗的女声,眼睛瞬间变得水汪汪的。  

小队长微微一晃神,就被大头挣脱开。  

瞭望台上的众人对视一眼,最后齐声道:“不辛苦!为国尽忠,为大将军效死!”  

这个小插曲,或许顾南夕不会放在心上,但已经牢牢刻在瞭望台上全体士兵的脑海里!  

顾南夕等人翻山越岭大半日后,终于来到御夷镇城门下。  

因为附近高山众多,御夷镇依山而建,并不是像抚冥镇那样四四方方,更像是不规则的弧形。  

山上的树木高耸入云,光秃秃的,枝条上冒着一个个小绿点,一场春雨下去,就会瞬间长出绿叶。  

比起云州其他的镇子,御夷镇多了南方的柔和。  

比起南方城池的温婉,御夷镇又多了些北方的粗犷。  

草原和山川的交织,形成御夷镇独特的气质。  

“大将军?!您怎么来了?!”御夷镇县令郭效岳,每天早晚都会上城池巡视一圈。  

此时,郭效岳用手揉了好几次眼睛,这才敢确定自己没产生幻觉。  

真的是大将军来了!  

郭效岳拔腿就往城墙下跑去,声大如擂鼓:“快!快跟我一起去迎接大将军!”  

御夷镇的北门口,正排着一条条入城的长龙。  

老百姓的穿着和京都的飘逸不同,他们的袖口和裤脚都刻意收紧,更加方便利落。  

征虏大将军的旗帜太大,不利于在山间行走,所以,顾南夕在穿过瞭望台后,就叫人把旗帜收起来了。  

此刻,她正老老实实地排在队伍后面。  

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对牵着两个四五岁小娃娃的夫妇。  

那妇人瞥一眼顾南夕,发现穿着盔甲的竟然是个美若天仙的女郎,不由地多看了几眼。  

见顾南夕没有生气,反而对她点头微笑,妇人来了谈话的兴致:“你们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