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古怪的老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大牛一把掀开蒙在小贼脸上的黑布,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张布满沟壑,黑黢黢看不清原貌的老脸。  

小贼挣脱开李大牛的禁锢,双手捂住脸,一屁股坐在地头上,撒泼打滚:“没脸见人了!”  

苏玄明气喘吁吁地赶过来,问道:“李大牛,你可知晓这小贼是何人了?”  

李大牛:“他是…”  

老头嗖地站起身,大喝一声:“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正是终南山下道士尹正道!”  

苏玄明猛地想起饭后闲谈时,阿娘曾提过,终南山上的全真派,里面有个道士叫尹志平,坏得很。  

私下里,二弟苏云亭推断,这尹志平必定是阿娘的仇家。  

否则,性子和善,人淡如菊的阿娘,怎么会对他耿耿于怀?  

“尹正平是你何人?”  

老头的身形微微一顿,这么巧?终南山下真有姓尹的道士?  

莫非这个叫尹志平的跟他们有交情?  

老头的眼珠子提溜转一圈,咳咳两声道:“正是在下的本家侄儿。”  

苏玄明犹遭电击,呆愣半响。  

我滴个亲娘啊,有仇家上门寻仇啦!  

“李大牛,你管住这个老人家!我去通知我阿娘!”苏玄明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荒田里奔跑。  

看到这一幕的老头,啧啧摇头:“真是个不孝子,冬日风寒料峭,即便有贵客临门,也不能去打扰他亲娘老子。”  

说完,老头子转头问李大牛:“你家公子的亲娘是谁?”  

“永昌侯夫人顾南夕。”  

“什么?!”老头像是被烫到屁股一般,弹起身,撒开脚丫子就想逃跑,却被李大牛薅住脖领子,一双老腿倒腾半天,竟是寸步未进。  

李大牛面无表情,但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怀疑:“你真认识尹志平?”  

老头好生为难,该不该认识呢?  

话说另一头,当天边露出一丝晨光,苏玄明才赶回永昌侯府。  

“阿娘!阿娘!不好了,有仇家上门寻仇了!”  

惊慌中又带有一丝兴奋的喊声,瞬间惊醒整个侯府。  

“谁?哪个仇家?”第一个冲出来的是衣衫不整的苏云亭。  

他披头散发,脸颊红润,竟是连从不离身的墙腻子,都来不及擦。  

苏玄明的一双眼睛亮如朝阳,嘿嘿一笑:“尹志平…他本家叔叔。”  

被这番动静整醒,收拾了整整两大包袱金银珠宝的顾南夕,整个人都不要好了!  

“慈母系统,你给我滚出来!尼玛的,老二要闯荡的江湖,是真江湖啊!还是金庸笔下,一人可敌千军的江湖!”  

这还能玩?!  

那些江湖高手屠人满门,就跟砍瓜切菜似的。  

顾南夕摸摸自己的脖颈,怎么觉得这上面之物,如此不稳当?  

慈母系统cpu都快干冒烟了:“*…*,别吵吵,原著中没提这事!邪了个门,莫非害死苏云亭的贼师,另有身份?你们永昌侯府,以武犯禁了?”  

顾南夕化作雕塑,被苏玄明和苏云亭兄弟二人,齐齐搬上马车。  

苏云烟紧随其后:“莫着急,阿娘还未来得及用早膳!我带些点心去。”  

永昌侯的马车,即便再低调,那也是京都众马车,除了御驾外,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苏玄明没看到的地方,有那么一小撮人,悄咪咪地跟在他们后面。  

天刚微亮,青色雾霭笼罩原野,鼻间闻到混合着凝土和冷冽的湿润。  

在马车进入百川书院地界的瞬间,一轮红日缓缓爬上山坡,自东方升起。  

百川书院犹如屹立在五彩霞光正中间,散发着神秘威严的气息。  

紧跟永昌侯府马车的宋大,见到这一幕,吞咽了几下口水,瑟瑟道:“我们先止步于此。这等仙境,非我等凡人所能入。”  

其余几十人,皆称是。  

李大牛怕小贼被冻坏,影响审讯,便自己做主,把老头带回书院。  

老头一进入书院之中,就好似变了个人一般,东摸摸,西看看。  

等到他摸到,房柱上刻着的划痕时,竟是又哭又笑起来:“还在,还在!你们有心了!”  

李大牛烧了壶开水,喝上一大口后,这才好似驱散了身体的寒气:“你这老头,到底是谁?莫提什么终南山下的混账话。前朝信佛,终南山下早就没了其他教派。”  

老头泪眼模糊,但双眼里却是时间和阅历沉淀出来的智慧和犀利:“你又是何人?抓我时,用的是顾家军的擒拿手,身在京都,却对终南山的事这般熟悉?”  

李大牛的身形一顿,两人默契地不再提此事。  

现场一片静谧,只余下悬挂在火堆上的铜壶,咕噜咕噜冒着泡。  

“尹正道!我阿娘来了!”苏玄明高喊着,推开院门。  

老头纠缠在一起的胡须,为之一颤,似乎是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又似乎是不想此地无银三百两。  

好不纠结!  

顾南夕一来,就直勾勾地上下打量老头。  

他头发乱糟糟,胡须又乱又长,身上的袍子,依稀能看出来原本的白色。  

好一副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做派!  

这就是武林高手啊!  

顾南夕张张口,语气迟疑:“老人家,你看上去…”  

急需洗漱一番,饱餐一顿。  

还没等顾南夕说完,老头就偏过头,不叫顾南夕打量:“世上之人千千万,总有一两个长相相似。侯夫人,你认错人了。”  

顾南夕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