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还是晚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夫人哪里舍得自己的宝贝心肝去战场,便耍起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李少言不为所动“祖母,我儿交由您照顾了。”  

传宗接代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现在,他要去为自己报仇李傲天当然没有意见,李少言虽然傲气,但这几年确实是在军中打熬筋骨,在年轻一辈中,李少言算是数一数二的,不会拖后腿在出发当日,年轻皇帝亲自来送行,鼓舞士气。  

“爱卿,朕在京都,等你大胜归来”  

“臣定不辱命”  

走完一套流程后,李傲天催促着众人赶路,他心中有一种急迫感,总觉得自己若走慢了,恐怕救不下安吴县安吴县,城墙下,军帐中。  

李明德拿起毛笔,抓耳挠腮的,想要写一封檄文。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他写了好几篇,都不甚满意,觉得没有办法写出干娘的委屈和迫不得已。  

顾南夕走过去,抽走李明德手里的毛笔“做甚这么麻烦早点休息,明日还要攻城呢。”  

“啊,明日就开打这可怎么办我要不要先去练习怎么叫阵”  

从古至今,开战的时候,双方都会派出几个人相互叫骂,哪一方骂的越狠,士气就越高昂。  

老实说,李明德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呢。  

顾南夕的原则是,能动手就别逼逼,云州士兵不需要靠骂战来提升士气。  

云州士兵们实在是太想进步了,一句赶在过年前回云州,用广德府为云州百姓做贺礼就能刺激得士兵们嗷嗷往上冲。  

“不用,咱们不浪费那时间。”  

李明德有些不甘心“那也要写一分檄文,告诉全天下,咱们出师有名啊。”  

顾南夕打了哈欠“全天下都在抗灾呢,活都快活不起了,哪有心思关注这个”  

李明德提醒道“还有那些世家贵族呢”  

他们本来就瞧不起干娘,又加上干娘对世家贵族的手段很是霸道。  

如果干娘不为此次南下广德府举出个正当理由,怕不是要被这群人和那群书生骂死顾南夕疑惑“写了,他们就不会骂我吗”  

李明德卡壳“呃,还是会骂的。”  

“那管他们做甚待我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这话说的直击人心,李明德星星眼。  

黎明破晓,金色的阳光刺破厚重的云层投射大地,营寨响起阵阵号角声。  

一直守在城墙上的县尉急忙远眺,恨不得把整个身子探出去。  

“是云国公”县令瞪大眼睛。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云国公亲自带兵。  

县令转头看县尉,县尉咽了咽口水,牙齿碰牙齿,不停地打颤。  

城墙上其他的守兵们听到这话,像是失了魂魄一般,连武器都拿不稳。  

过了好一会儿,县尉抹一把脸,大声道“那不是云国公是他们故意来扰乱我们军心的阴谋”  

县令对上县尉的眼神,瞬间懂了。  

无论他是不是真的云国公,在此刻,他必须不是如果得知是云国公亲自带兵,自己这方好不容易凝起的士气,瞬间就会崩溃的。  

顾南夕没有管那么多,而是点齐兵马,列阵摆在城外,寒风呼啸,旌旗猎猎。  

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鸟雀无声。  

顾南夕举起手,用力一挥。  

战鼓响起,弓弩手齐射一轮。  

随着噔的一声,箭矢飞射而去,在空中画出一道抛物线,然后落向城墙。  

漫天的箭雨如迁徙的候鸟一般,把天空挡得严严实实。  

县尉扯过县令,一起躲起来。  

“这一轮肯定是火箭。一般是用来点燃城墙上的草堆或者是房屋。但我们不用担心,冬日大雪,房屋是燃不起来的。”  

县尉心里暗暗奇怪,来人真的是云国公吗明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火箭起不了什么作用,为何还要浪费箭矢难道云州富裕如斯仿佛是印证县尉的话,不少火箭落在城墙上,插在雪里,火星湮灭,只冒出一股股细小的黑烟。  

一起躲着的士兵们见状,悬着的心便落了下来。  

打仗打的如此教条主义,肯定不会是用兵如神的云国公县尉越发有信息“他们来的匆忙,肯定是来不及带抛石车的。咱们安吴县的城墙坚固,必定能守住”  

县令听闻,很是欣喜。  

当初,官家要用奇石建景观,太湖奇石太大,过不了城门。  

为了完成任务,京都的城门便被拆掉一部分。等太湖奇石过去后,京都又重新运送石头来修城门。  

石头太多,用不完。安吴县便低价购买剩余石头,用来加固城墙。  

京都城墙用的石头,自然坚硬无比。  

安吴县比不上京都,但有这些石头做城墙,心中对守住县城多了几分信心。  

“我们先不要冒头,多消耗他们的箭矢。”  

众人借心服口服,连连点头。  

然而,砰砰砰随着一声声突如其来的爆响,像是发生地龙翻身一般,城墙不停地颤抖。  

“救命”  

“这是怎么回事”  

士兵们陷入慌乱之中,找不到爆炸的源头。  

最后还是县尉发现,这些的爆炸竟然是火箭带来的“怎么可能”  

县尉亲眼看见一支火箭射在箭垛上,瞬间把箭垛炸出个洞来。  

黑色的碎石块险些飞溅到县尉身上。  

原来,在这漫天的火箭中夹杂着一部分带着火药的箭筒。  

火箭筒的出现,压得守城士兵完全不敢冒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