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刻,从北境冶州城通往大夏腹地应天府的官道上,一个狼狈的身影正手握缰绳,双眼目光凌厉,风尘满身,口中不断发出催促之音,手中皮鞭,每扬起落下一次,必定狠狠抽在马身上。  

“秃噜…呼。”  

“……”  

一阵长嘶过后,座下马匹浑身颤抖,然后不由自主的抽出着,嘴角吐出白色泡沫,前行的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驾!”  

身着旌旗的军士用力催促,马儿却侧身向着地面重重摔到在地。  

“只差十里地!”  

军士查看了一下马匹状况,心里明白,跑得太急,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了。  

“跑着过去吧,距离驿站还有十里路。”  

军士看了一眼倒地的马,然后眼中不舍,却毅然转身,朝着驿站全力奔跑而去。  

这传讯的军士有先天修为,奔跑起来虽然没有马的速度快,但是也算得上快速了。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十公里路程也到达,出示军令,又重新领了两匹千里马,再次朝着大夏应天府疾驰而去。  

漫漫千里路程,从北境到达应天府,即便是骑乘千里马,日夜兼程,也需要三天之久。  

但是这位来自北境的传讯军士,靠着自身毅力,不仅日夜兼程,就连吃喝拉撒的时间,也极大的节省下来,最终短短一天时间,跑死了三匹千里马,跨越千里距离,在夜晚时分,到达了应天府的城池下。  

“报!”  

一声高亢而绵长的声音在宣政殿内响起。  

夏帝此刻正在阅览朱批,闻言眉头一皱。  

身旁的太监总管王永年会意,一旁的小太监将两旁的灯罩拿开,挑了挑灯芯,让烛火更敞亮一些。  

“陛下…”  

王永年从信使手中接过装有金箭的密封竹筒,打开之后,从中取出一封信件,然后上呈夏帝亲阅。  

“唔…”  

夏帝看着信封中陈述的内容,他的眉头微微一皱,又放下手中的朱笔,身旁的王永年会意,接过小太监手中的烛火,摘了灯罩,递到夏帝身前。  

看着手中的信件一点点燃烧,由白变黑,夏帝的眼神一亮,深邃的眼眸中映照出烛火模样。  

“大伴,去将李毁给朕叫进来。”  

“诺。”  

应了一句,王永年便缓缓退出了宣政殿,然后在一个提灯小太监的带领下,前往宫中禁卫们所在的偏殿而去。  

路上走着,王永年脑海中不断思虑着刚才的情景,但是却始终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随后,他便不再思虑,而是来到禁卫所在地,与李毁一同,回到宣政殿见驾。  

“臣,李毁叩见陛下。”  

“起来吧。”  

“闲杂人等都退下吧。”  

夏帝说了一句,王永年袖子下开始挥手,两旁的小太监宫娥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固定好灯烛,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关上殿门后,偌大的宣政殿只有李毁与伺候在旁的太监总管王永年,夏帝三人。  

抬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才见夏帝缓缓开口说道:“就在刚才,晋王从北境来信,三蛮裹携五十万铁骑,陈兵冶州城外。或许此刻,已经对冶州城墙发起了攻击。”  

夏帝说的很慢,也很清楚,跪在下方的李毁闻言,也同样吃了一惊,恢复神色后,同样思虑着皱了皱眉头。  

“朕叫你来,是想交代你一个任务,三天之内,我不想有关三蛮五十万铁骑叩关的消息,从北境任何一座城池传到大夏腹地。如果出现一条消息流露出来,那么后果你明白的。”  

夏帝放下手中茶杯,目光直视下方跪立的李毁。  

“臣允诺,如有一条消息泄露,愿以全家性命相抵…”  

“去忙吧。”  

“诺,臣告退。”  

“……”  

李毁弓着身子退出的大殿,然后马不停蹄的回到偏殿,立刻召集所有能动用的禁卫,以应天府为中心,大片启用潜伏在各个城池的禁卫暗卫。  

宣政殿内,夏帝神色自若,再次拿起手中的朱批审阅龙案上的奏折。  

大太监王永年从侧面接过龙案上的茶杯,又往里增添了一些热的。  

但是他的心中,却一片冰凉。  

之前他还未想通的问题,此刻却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所有困惑变得豁然开朗了。  

按照常理来说,三蛮五十万铁骑叩关,如此重大的消息传到京都后,君王必定会连夜召集群臣,公布此消息,同时寻思应对之策。  

但是看夏帝此刻的态度,一点也没有连夜召集群臣的意思,反而将贴身心腹,禁卫军统领李毁召来,并且还让他将三蛮叩关的消息封锁三天。  

联想到明日便要举行的文会,王永年的心中就是一片惊骇,甚至隐藏在长袖下的手指,也在微微颤抖着。  

他明白眼前这个帝王乃是一代雄主,执掌大夏三十年,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但是与大夏历代帝王相比,又显得相对平庸。  

但是他却不敢小看大夏当今的这位帝王。  

今天此举,更是让他整个人都惊骇不已。  

他没有想到,他伺候了三十年的这位陛下,野望会有如此之大,敢把注意打到诸子百家的头上,更可怕的是,这位帝王刚才的话语,似乎也并未避讳于他。  

难道夏帝也在考验自己吗?是还是不是?  

王永年不知道,他也不敢猜,身体更加恭谨了,只敢低垂着身体,静静立在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