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 潮水退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熊初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方舱医院早已经人去楼空。  

再见,再也不见。  

曾经的美梦成真,但没时间休息,人总是要向前看。  

国外的情况却日趋严峻,各国嘴上说着不要戴口罩,可身体却很诚实。  

撕下虚伪的外衣,重新回到丛林中,野兽一般相互撕咬。  

吴冕虽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也明白逻辑所在,但亲眼见证历史的时候却依旧很是感叹。  

这是国力的比拼,那些个所谓“文明人”满身脓疮的相互撕咬,看着真心惨不忍睹。  

美国直接动用军机,把在意大利的美国公司生产的咽拭子运回国。而意大利一声不吭,只是转过头扣押了瑞士的消毒水。  

还是德国硬气,3司在德国的厂子生产的口罩、防护服都给扣押下来自用。  

吴冕也是很佩服默大妈,相比默大妈,其他国家真可以说是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虽然吴冕并不认为德国的措施是对的。  

《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RoyMAnderson所说,主要目的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峰值,使流行曲线更为平稳”。  

潮水退去,谁没穿泳裤一目了然。  

都是老派工业国,西班牙、意大利的死亡率已经飙升到了10以上,英国更是率先提出来群体免疫这种反人类的“办法”。  

而德国的一切数据看起来都不错,至少是现在看起来是这样。  

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种是以中国…不说中国,新加坡付出了50年盈余的财政资金,也硬生生遏制住病毒的播散。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利用积极检测、严密追踪、强制隔离、封城封路封国境等方式试图彻底阻断社区传染链条、消灭病毒,或将病毒阻挡在境外。  

而欧美模式把赌注压在此病痊愈后大部分人没有后遗症,希望且年底第二轮、第三轮反扑的时候,全民已经形成抗体。  

吴冕根本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肯定不是梁静茹就是了。  

但看见相互抢夺抗疫物资的丑陋样子,吴冕真想挡住眼睛。老欧洲们一边喊着博爱,一边把自私自利展示在人世间的样子让吴冕心生恍惚。  

无论怎么说,德国是真心的强。  

英国的死亡率直追西班牙、意大利,可德国硬生生给压了下来。这次是真心看清了德国的实力,难怪三德子两次挑战全世界,人家是真有那个本钱。  

但吴冕知道,也只是暂时抗住了而已,至于什么压平曲线,更像是一个笑话。  

从最开始,专业人士的统一看法就是——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病毒,创世纪级别的。  

想要压平曲线?骗一骗普通人还行,真不知道那群所谓的专业人士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时候心里都想什么。  

就像是安东尼博士一样。  

每次想到安东尼博士,吴冕的心情都很复杂。  

事情已经过去,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疫之后,中国迈出泥沼,而欧美全部沦陷。  

病毒是真心厉害,而他们丧事喜办的态度更加厉害。  

3月23日,波音公司周一宣布因暴发暂停在华盛顿州一家工厂的生产。这家航空业巨头说,它计划从周三开始在皮吉特湾地区暂停生产,为期两周。  

该企业在这里的工厂生产波音777,如今借着疫情的原因停产了。  

而这一天,美联储宣布了无限QE。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无限印钱会导致崩溃,吴冕并不认为各种所谓经济学专家长篇累牍的说美国没事是正确的。  

他不懂经济,但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的事情,绝对不会因为美国的强大而更改。  

美国再强大,还没到可以改变因果律的程度。  

他们搬起石头,却狠狠的砸了自己的脚,让灯塔黯淡。长则20年,短则10年,必然会有洪水滔天。  

而且还有创世纪的病毒作为催化剂,一切的一切都很有趣。  

网上有人说这一年什么都没干,光见证历史了。接下来的10年、20年,见证的历史会更多。  

英国是嘴上说说群体免疫,但美国是嘴上不说只用行动来表示。  

不过美国的表现还是很坚挺,除了人口密集的纽约之外,其他地区地广人稀、医疗资源足够多的优势发挥出来。  

纽约医疗体系崩溃,出现了天河市早期的局面。  

根据预测,纽约顶峰时将需要1.2万张ICU床位、9400台呼吸机,是现有实际ICU床位的16倍。  

纽约上空的秃鹫已经盘旋了有些日子,甚至渐渐被淡忘。  

吴冕担心的是秃鹫携带病毒传播,这是最开始就一直担心的问题。如果病毒点开飞鸟、昆虫、老鼠传播的技能,事情将要变的愈发不可控。  

不过现在中国有战略优势,吴冕也不是很担心。  

国内在一个月内除了外源性输入病例外,将不再有新型肺炎的患者存在,这无疑让中国站在岸上,看着他们自己作死。  

至于以后,没人能预料,发生什么事情随机应变就是。  

而欧美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绝尘而去,各种骚到极致的操作让吴冕都开始怀疑人生。  

比如说纽约长老会、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克雷格·史密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