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 另一个战场——健康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要拿出企业员工健康码。  

光是一个业务逻辑图就复杂到极点。  

2月8日,企业员工健康码快速上线。开发团队旋即变身临安健康码项目组,更多技术人员抽调进驻。  

有了基础,在更多程序员的努力下,一切都瓜熟蒂落。  

2月9日,第一版临安健康码完成。  

无数人通宵达旦的寻找错误,并进行修改。  

和略简陋的余杭健康码不同,临安健康码将个人身份标识与国家卫生健康部门汇总的确诊或疑似数据,航空和铁路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关联,生成二维码图案。  

而健康码系统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一般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  

各司其职,每一个分支都尽最大努力敲出一行又一行的代码。  

他们更多的人无法在时代里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像是战争一样,无论多壮阔的战役都是由无数“无名小卒”构成的。  

但这不重要。  

打赢抗疫的战争,抓紧时间复工复产,这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没有之一。  

他们面对极其复杂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磨合比以往顺畅无数。  

疫情当前,所有人齐心戮力,成为时代的“无名小卒”,解决诸多让人头疼的事情。  

码引擎产品经理丁先树一缕一缕的薅头发。  

典型的情况、简洁的行动路线,这些已经解决,可是复杂的情况却让人崩溃。  

有时候丁先树觉得自己回到小学,开始做那些令人发指的题目。  

比如说驾车经过疫区,有没有在休息区休息是一回事,在没在湖北住一晚又是另外一回事;乘坐动车,经过疫区,上下车的人众多,怎么区分计算,引擎如何设计…  

亦或是小区发生疑似或是确诊病例,健康码是变成黄色还是直接红色,或者不变颜色…  

这不仅仅是程序员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的则像是一道社会学的最高考试题。  

尤其关键的是疫情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  

随着无症状、假阴性感染者出现,某地升级成为危险区,每一次情况的变化,又意味着规则的更迭。  

规则更迭的逻辑关系要怎么处理,这都堪比奥数。  

2月11日,临安市正式启用杭州健康码,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  

2月12日,浙江省决定把健康码推广至全省。  

浙江健康码的背后是一个需要协同的浩大工程,涉及技术、产品、法务、客服…与阿里云数据智能团队并肩作战的还有浙江省诸多部门。  

项目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深知自己在做的事情意义重大。  

每日如履薄冰,犹如刀口舔血,李昊龙生怕因系统问题对防疫产生不利影响,每写一行代码都恨不得翻来覆去地检查。  

百分之百,这在程序员看来基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却成了李昊龙以及阿里诸多项目组的成员对自己的一个“非分”的要求。  

必须要百分之百!  

经过需求,产品设计,UI设计,前端,后端,测试,运维一系列的人员,岗位配合,一起考虑可行性,合理性。  

废寝忘食枕戈达旦看似简单的健康码背后有着无数人的努力,以及顶级的网络铺设、信息社会的构建。  

新情况、新时期、新思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淬炼着新中国网络时代的基石。  

手机定位,  

海量数据的云计算大数据的相关无数的事情、短时间内处理完毕,阿里的项目组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昊龙以及其他技术人员没有想到在92天后,一名杀人潜逃24年的杀人犯因为不管去哪都要出示健康码而自守。  

他们编织的抗疫天网,竟然还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副作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