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守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美国,纽约。  

天河市的消息在华人圈里引起注意。  

尤其是天河大学的留学生,不管是已经定居在美国的华裔,还是正在读书的人,从关注到谩骂,再到焦急,心一直都系在那片热土上。  

随着失态不断变化,人们意识到情况不对。  

无数的微信群不断闪动信息。  

大纽约地区的天河大学校友在获知疫情后,第一时间在校友群自发组织校友捐献资金和物资。  

随着情况进一步发酵,原本不满、谩骂的留学生们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  

骂十句,不如送回家一个口罩。  

这回天河应该是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坎儿,要不然不能几家巨头级别的医院同时向社会求助。  

天河大学校友群先租了几个仓库,作为统一的邮寄地点。  

毕竟校友群的人分散在整个北美,星罗棋布,没有统一的组织,效率要慢很多。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在行动。  

附近的商场、药店的口罩、防护服被一扫而空,邮寄到统一的仓库。  

随着国内情况进一步恶化,北美的留学生们觉得零售买来的口罩、防护服数量太少,杯水车薪。  

很快,东西海岸几个大的distributor里,3M的N95口罩也被一扫而空。大型仓储的备货量巨大,把东西海岸的货扫空后,看看数量,大家才觉得心里略微有了一点底。  

微信群终于有了一抹亮色,最近被天河市的消息压抑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3M东西海岸几个大distributor的N95blockorder差不多被武大加州校友会和东海岸我这面的捐赠人买空了。有些货还没到,不知道最后能不能fill。  

嗯,有些口罩只能防细微颗粒,不防病毒?  

刚收到加州校友会电话。纽约校友会是否参加筹款捐赠物资计划?如果口罩卖完,我们筹款买点别的?加州校友会已经联系好楚天都市报负责报导和派送物资给天河市9家医院。  

大家觉得呢?还需要什么?护目镜?防护服?  

嗯嗯,捐赠物资赞同!  

感觉护目镜可以多捐点。  

仅仅有物资是不够的,还要找物流途径。  

从航空公司、华夏美国的机场、物流公司到民航局、领事馆,能找到的途径全都找了一遍。  

全世界,除了华夏人之外,没人注意到3等物资已经被一扫而空。  

天河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外。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戴着口罩,徘徊在医院外。  

她拎着一个保温饭盒,站在透明玻璃外侧,滴滴雨水落在身上,浑然不觉。  

她用力的贴着玻璃,昏黄的眼睛努力辨认在一线工作的儿子的身影。  

医护人员穿着简陋的防护服忙碌着,整个医院都透着让人紧张到了极点的气息。  

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看上去都差不多,即便是平时身材高矮胖瘦的差距,现在看起来也并不明显。  

每个人都臃肿的像是电影里的大白。  

哪怕是这样,老人依旧没有放弃,她试图通过每一个细微的小动作找到自己儿子的身影。  

虽然帮不上忙,至少自己要知道他还活着。  

泪水一次又一次的让视野模糊,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用力贴在冰冷的玻璃上,找寻着里面的儿子。  

一个路人看到这一幕,默默站下,拿出手机,把老人家的身影记录下来。  

过了一会,在里面忙碌的一名医生眼角余光看到老人站在外面,他连忙跑过去。  

隔着玻璃,不管怎么大声吼,对方都听不到。  

医生把手放到玻璃上,贴着玻璃外老母亲的手,冰冷的玻璃阻隔不断那种血脉温度。  

不过很快,后面有人喊他。  

医生指了指身后,示意自己要去忙。不舍的后退两步,挥了挥手,让老母亲快点回去。  

他看见母亲的身影,泪水已经朦胧双眼。穿着防护服根本没法擦眼泪,好不容易分到手的口罩要是被打湿,失去防护作用就操蛋了。  

忍着泪水,他又挥了挥手。  

老人站在外面,指了指地上放着的保温饭盒,双手放到玻璃上,目送儿子转身离去。  

知道他还平安,可老人的心情却没有好起来。  

尤其是看见儿子转身,身影几乎瞬间消失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她心中悲怆莫名。  

转身,脚步踉跄。走了两步,老人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走着走着就哭了,伤心欲绝。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所有人都在生死之间徘徊,加上可能传染的顾忌,没人上前安慰老人家。  

而那个路人则把这一幕上传,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  

很快,这个“印记”被很多人看到并且转发。  

有人弹冠相庆,恨不得华夏灭亡。他们看着天河市的遭遇,笑的嘴都合不上,开始大范围用软文、用似是而非的话术火上浇油。  

也有人心生悲戚,开始行动。  

北美,一个19岁小留学生看到这段视频后眼睛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进了沙子。  

人越年轻,越容易热泪盈眶。  

一个人的力量微弱,但总要做点什么。  

他也没想太多,只是依据本能发了一条朋友圈,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