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闲聊(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镶在里面了?”  

“是啊,骨水泥很快就凝固,结果就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楚知希苦笑道。  

“后来呢?”  

“哪还有什么后来,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用凿子重新凿开。”楚知希道,“结果已经要做完的手术,又得重新开始。锤子、凿子叮叮咚咚,差点造成复合伤,这才把骨水泥给凿坏,把针头取出来。”  

吴冕微微摇了摇头,“像路德维希这种医生,就属于外表光鲜,其实…用咱们的话讲,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哈哈~”众人大笑。  

想到那位路德维希教授狼狈的用凿子把骨水泥给凿开,大家都觉得可笑。这种错误竟然也会犯,世界还真是很荒谬。  

“咱们医院也有一个教授。”薛院长叹了口气说道,“博士毕业,美国归国学者,主任医师,履历够光鲜的了吧。”  

医大二院的几名医生不说话了,他们都知道是谁。  

“的确是,这个履历在国内肯定够用。”吴冕点头说道。  

“他有一次也是做肱骨骨折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我后来看病历,刚开始是不到1c感染灶。”  

术后切口感染很常见,尤其是从前无菌意识不强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出现。以阑尾炎为例,越重的阑尾炎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当然,这种情况还和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及其他因素有关系。  

但随着无菌意识不断增强,抗生素越来越好用,现在切口感染并不常见。而骨科,切口感染比较少见。因为骨科要预防术后并发骨髓炎,相当强调无菌操作。  

“那名医生…算是教授吧,亲自换药,留引流条。”薛院长无奈的说道,“结果换了半个月的药,切口感染的位置非但没有变小,还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烂到骨头。”  

“怎么做到的?”楚知希想不懂。  

“有可能是油纱塞的太多,压力过大,血运不好。”吴冕回答道。  

这也是医大二院最后会诊的结果,薛院长笑了笑,这点小事情肯定瞒不过吴老师。  

“后来呢,薛院长?”楚知希问道。  

“那个患者年轻的时候是个地痞流氓,老了老了脾气也没改多少。本来生病就心焦,加上迟迟不好,每次换药他都破口大骂,还威胁要杀人。结果谁都不敢去给他换药,只能…教授亲自动手。”  

“事情越闹越大,最后闹到我那去。这属于典型的医疗事故,没什么好说的,准备赔钱。”薛院长道,“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我准备亲眼看看患者,好做到心里有数。咱认赔,但是不能让人讹了不是。”  

“嗯,薛院长说的有道理。”吴冕点头。  

“我晚上正好有个饭局,六点去住院部转一圈,准备看完去吃饭。”薛院长说道,“结果我一进病区就听到骂人的声音。当时就把事情的评级提到了S级,这患者难应付。”  

“我顺着声音走到病房门口,结果…唉。”薛院长说起往事,也禁不住的叹了口气。  

“打起来了?”吴冕问道。  

“没有。”薛院长摇头,“我刚刚说的那名教授坐在病床前,双手托腮,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看着患者。”  

这个画面感太过于强烈、违和,连吴冕这种身经百战、从来不忘事的人都愣了一下。  

双手托腮,在病床前哭,这是医生么?  

“他就那么哭,患者坐在床上骂,什么脏话都有,我就不学了。”薛院长深深的叹了口气,“我看了半个小时,也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个滋味。后来患者骂累了,那名教授也哭累了,开始换药。”  

“这…也太奇葩了吧。”楚知希听傻了眼,问道,“肯定是年轻医生,没什么历练。一辈子都在读书,很少和患者接触。”  

“唉,那年他55岁。”薛院长叹了口气说道。  

这回吴冕都没什么好说的了,55岁的一个博士毕业、美国留学的“主任医师”,会犯这种错误!  

虽然学历并不代表着能力,可是薛院长讲的这个“故事”有点离谱。双手托腮,在患者床前哭泣,光是这一个画面就已经让人难以置信。  

“后来我给他停职…也不算是停职,正常出门诊,不让做手术。做手术就出事儿,不想患者,想想医院效益也受不了。每年在他身上赔钱就得赔几十万。”  

薛院长有点小气愤,但并不大,更多的是一种荒谬的感觉。  

有时候语言的描述比不上画面,想来当时身为业务院长的他站在病房门口,看见自己手下一个主任医师在病房里托腮哭泣,心情也是极为复杂。  

“没办法。”吴冕耸肩,摇了摇头,“多看看期刊杂志,还是有必要的。很多前人的经验,有些是大坑,既然别人踩了,咱们完全可以避免。  

但要是为了发文章,苦心钻营,那很没必要。”  

“吴老师说的对。”任海涛一直在琢磨什么,这时候忽然拍桌子说道,砰的一声,把身边的徐主任吓了一跳。  

“呵呵。”吴冕笑道,“我说的哪句话是对的?”  

“…”任海涛无语看了看徐主任,他想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发文章,而是根据手术进度进行补液。  

见任海涛尴尬,吴冕笑了笑,问道,“薛院长,打听个事儿。”  

“吴老师,您请讲。”  

“我刚回来的时候听段科长说,前些年准备给我们乡医院盖一栋医院,结果盖好被县医院抢走,这事儿您知道具体情况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