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突破14nm光刻机工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密机械的调校是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像米国Cyr、德国蔡司的工程师对每一个部件的调校次数都有可能高达十年以上。  

当然,陈序不可能像那些工程师一样,花费十年去调校一个零部件,也不需要。  

小白会帮他省去百分之九十九的步骤。  

半个月后,经过陈序废寝忘食的工作,把超精密工件台的精度调校到了3n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时刻!  

因为3n超精密工件台已经满足了14n刻机的制备工艺要求。  

从这一刻起,中国算是全面掌握了14n刻机的制造技术。  

上百名工程师全部围了过来,看着模拟机上的超精密工件台高速运行着,很多人眼睛里泛起了泪花。  

偌大的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多少年了,中国一直嚷着制造“中国芯”,但是因为造不出来尖端光刻机,这个梦想只能停留在幻想之中。  

在机械、通讯设备、企业金融、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不得不大量采用国外的芯片。  

而众所周知,芯片是可以开后门的,而且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最危险的就是只要不拔电池,通过芯片后门你所有的动作、所有的信息别人都可以轻易获取,而且你还不知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智能手机一般都装有GPS芯片,即使关机了也可以定位。  

张海春博士看着电脑上运行的数据,膀激动的说:“好啊…好!实在是太好了!”  

陈序面带笑容说:“还是差了点!不过差不多到极限了,想达到10n制备工艺,只能从硬件上想办法了。”  

“已经非常厉害了…”  

现场工程师个个都以崇拜的眼神看着陈序。  

很快SMEE的董事长孙立群,以及鲁嘉荣博士都是闻讯赶来,看到运行数据都是兴奋的恨不得手舞足蹈。  

“实在是太好了!”孙立群说着朝实验室大门口跑去了,看样子是去打电话给上级部门报喜了。  

鲁嘉荣博士激动到眼泪都下来了,紧紧搂着陈序的肩膀,看着模拟机上高速运转的工件台,语无伦次道:“陈工…你…好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