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脑机实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从全国各地奔赴向各大主要城市,马路上车水马龙,火车高铁站人潮如涌,港口飞机场川流不息,上演着一幕幕回迁大戏。  

而那些因为春节停运的公司渐渐复苏过来,工地的机器也开始隆隆作响。  

陈序回到中海后,便一头扎入闵西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大脑芯片植入早已经开始动物实验了。  

一开始使用是小白鼠,主要是一些脑组织损伤实验。  

现在已经开始用非洲进口猴子替代了。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脑机实验。  

剖开猴子的头骨,将特制的微型线圈植入猴子的头骨与大脑皮层之间,并通过它向猴子的大脑中不断传输数据,让猴子变得更聪明。  

作用原理是一连串毛发状的微型线圈持续产生强大的定向磁场,以刺激脑组织中的特定区域。  

技术是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借”来的。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从2013年便开始进行脑机实验了,而且还得到了时任总T奥玛巴的支持。  

这个实验一开始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并探索出治疗或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癫痫和创伤性脑损伤等伤病的新方法。  

不过后来这项实验因为投入巨大,而且进展缓慢,在奥玛巴卸任后,项目便暂停了,实验数据也被封存。  

小白拿到技术后进行了改良升级。  

截止面前为止,小白已经对16只猴子进行了脑机植入手术。  

根据测试数据显示,在实验前16只猴子经过驯化后智商与人类七岁的孩子相当。  

而在脑机植入之后,猴子智商有了明显的提高。  

比如眼前这只外号“皮蛋”的猴子,当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要求它坐下时,它张牙舞爪。  

然后实验人员摁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皮蛋”脑部线圈开始持续发出微电流,皮蛋抱着脑袋满地打滚。  

“坐下!”实验员松开遥控器命令到。  

皮蛋立马乖乖坐下,嘴巴里叽叽咕咕的叫着,盯着实验员手中遥控器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陈序:“…”  

咳咳…  

这个不是智商测试,只是正常驯化,皮蛋实在太调皮了。  

它的实测年龄才3岁,还未达到猴子的成年标准。  

站在陈序左侧的项目负责人云灵说:“皮蛋在植入线圈前的智商测试几乎为0,术后已经达到了45岁,提高非常明显。”  

云灵今年28岁,米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毕业,这所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成就,甚至一度超过哈佛MIT,位列世界第一。  

而云灵研究方向其实是遗传学,毕业前曾在Google生命科学研究所实习过一段时间,接到星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的offer后便回国发展了。  

随着云灵的解释,实验员让皮蛋进行了智商测试演示。  

测试内容包括分辨左右。要求皮蛋依次指出右手、左眼、右耳。如果指错一个则重新开始,要求指左手、右眼、左耳。  

三角形拼成长方形。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其中一张按对角线剪开,变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要求皮蛋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与另外一张没有剪开的长方形一样。  

认出10个物品名称。把房子、汽车、香蕉、手机等物品图案打乱放在桌上,然后要求皮蛋按照实验员说出的物品名称从中捡出图案来。  

区别白天还是晚上。把太阳和月亮图案放桌上,然后问皮蛋现在是白天还晚上,并且让它找出图案来。  

认出115个数字…  

除了区别白天晚上环节第一次出错外,其他环节都完成的非常好。  

这个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  

要知道皮蛋一个月前才从非洲进口回来,之前就是一只野猴子,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  

经过不断向脑机端口输入大量讯息后,皮蛋的智商在短期内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啪啪啪…”等测试完成后,陈序鼓掌道:“不错不错。”  

顿了一下陈序问云灵,“其它的怎么样了?”  

云灵说:“大部分的情况差不多,11号的胡豆智商进步的速度最快,已经达到了8岁儿童标准,现在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已经与人差不多了。”  

陈序闻言有些意外,“噢,是嘛,带我过去看看。”  

根据科学研究考证,猴子的最高智商与人类七岁的孩子相当,也就是说猴子的智力就如同一个七岁的孩子!  

当然,这是极其罕见的。  

而8岁儿童智商标准,这个绝对不是靠训练就能达到的。  

在云灵的带领下,陈序来到了11号动物房。  

胡豆今年已经7岁了,是一只强壮的成年猴。  

它一个半月前进行了脑机植入手术,现在脑袋上因为手术而剃掉的猴毛长了出来,已经不大看的出手术痕迹了。  

此时胡豆正蹲在大铁笼子的角落里抠脚指甲,听到脚步声后抬头看了眼,然后继续低下头抠脚指甲。  

实验员走到门口敲敲笼子,喊道:“胡豆。”  

笼子里的胡豆充耳不闻。  

实验员从随行人员手中拿过一只香蕉在不锈钢栏杆上敲了敲,胡豆余光瞄到了香蕉,终于停止抠脚指甲了。  

不过身子没动弹,而是坐在那里朝实验员伸出手,意思是:把香蕉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