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饲妖如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客栈。  

掌柜的见周易与白玉堂混一起,脸色有些不阴不阳。  

白玉堂向手下介绍,燕赤霄的朋友,引得三名黑衣捕快连连惊呼。  

“燕总捕是否身高三丈?”  

“是不是臂阔三尺,用一柄金丝大环刀?”  

“说书先生明明讲的是丈八长矛!”  

三名捕快平日里闲暇,无事就去勾栏听曲,近一个月来最火的都是燕赤霄。  

燕赤霄巧使连环计…  

燕赤霄千里走单骑…  

燕赤霄怒打退堂鼓…  

燕赤霄天生异相…  

燕赤霄幼年让梨…  

短短时间,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潮流。  

许多不知主角出处的故事,也安到了燕赤霄身上。  

百姓需要一个大英雄大豪杰,幻想有冤便能申,幻想世道艰难却有希望,以满足现实生活无法满足的需求。  

周易不会打破这种幻想,反而添油加醋的描述,将前世超级英雄的段子穿插进去,让燕赤霄的形象更加丰满。  

“嘶!燕总捕实乃我辈楷模!”  

白玉堂向南面拱手:“待回老家豫州,定然绕道吴州登门拜访。”  

周易轻轻挥手,无形无质的法力笼罩,隔绝了内外声音。  

“现在掌柜的听不到了,说说吧,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真气境,武道宗师,不愧是燕总捕的朋友。”  

白玉堂赞叹一声,继续说道:“从两年前开始,便有人去京衙报案,家中人走失…”  

“失踪的是个货郎,据最后见他的人说,向沿河村方向来了。可惜村里人都说没见到,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洛京百万人口,不见了个把人,又只是个货郎,京衙派人调查一番,没有结果便录入卷宗无故失踪,草草了事。  

“之后陆陆续续有人报案,全部指向沿河村,然而每次来调查,都没有结果。”  

白玉堂说道:“今天又有人报案,正好轮到我在京衙当值,便带着兄弟来看看。”  

“发现了什么吗?”  

“没有,问过了十几户人家,都没见到。”  

白玉堂皱眉道:“我翻了两年来的案宗,其中七次明显指向沿河村,最终都不了了之。”  

“你们查案,就是随便问问?”  

周易印象中,六扇门可不是善地,一旦有怀疑对象,就算怀疑错了也会扒下一层皮。  

大乾可没有什么人权律法,先确定结果再通过酷刑查明真相,属于合法合理的探案手段。  

“这沿河村可不简单,村中擅养蚕织丝,特产的丝绸细腻滑润,乃宫中贡品,价值昂贵,外面一匹布能卖数百两。”  

白玉堂无奈道:“宫里的贵人们屡屡称赞,所以许多手段,不好施展出来。”  

“原来如此,没有其他人怀疑过?”  

周易指了指上面说:“比如斩妖司,仙俸司?”  

白玉堂面色一变,摇摇头:“没有!难道与妖物有关?”  

六扇门捕快实力较弱,管辖范围限于凡俗。  

妖魔鬼怪一类,查明之后上报斩妖司,自然有人来除妖。  

“或许吧。”  

周易灵目术看向客栈掌柜,肉体凡胎沾染一缕缕灰黑色妖气,他只在刑房大狱见过这种情况。  

唯有长时间与妖物生活,人气妖气才会混合。  

“这沿河村谁家擅长织丝?”  

“全都擅长,据说是祖上传下的秘术。”  

“祖上,还不一个姓…”  

周易抬头看天,双目穿透客栈屋顶,妖气笼罩整个村庄。  

“子时你随我夜探丝户!”  

“好!”  

白玉堂说道:“你们三个,盯紧掌柜的,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去六扇门和斩妖司搬救兵。”  

周易挥手撤去法力,向掌柜的开了间上房住下。  

子时。  

两道身影从客栈离开。  

白玉堂一身夜行衣,只露出双眼。  

周易身上玄色甲胄,脸上随意裹了层黑巾。  

沿河村三百余户,两人以客栈为中心,东西南北一家一户的探查。  

此时已经深夜,万籁俱寂,整个村子连狗叫声都没有,寂静的过分。  

周易驾驭遁光,白玉堂轻功卓绝,无声无息。  

东面数十户探查没有结果,所有百姓都睡得香甜。  

南面百余户也是如此,偶尔有起夜的,盯紧了观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实际上,周易已经感应到异常,只是等一个机会。  

村西面逐个探查,直到第九户,周易嗅到一丝血腥气,望气术看过后有凶煞气息。  

周易站在屋顶上,仔细感应妖气所在。  

白玉堂问道:“秦大哥,有什么问题?”  

周易没有回答他,而是暗中以法力化作针状,穿透地面数尺深,刺在一团软绵绵的茧子上。  

嘶嘶嘶!  

深夜当中传来一阵怪异叫声,位置正在两人脚下的房间内。  

“下去看。”  

周易身形一闪,落在窗台上。  

白玉堂轻轻点破纸窗户,屋内黑洞洞一片。  

屋内传出悉悉索索的穿衣声,起床点了蜡烛,将屋内照亮。  

“孩子怎么醒了?”  

“去看看,别是饿着了。”  

女人催促几声,男人掀开屋内一块木板,露出下面的土壤。  

土壤鼓起个大的鼓包,随后慢慢钻出一只黑白花纹蜘蛛,窜到男人怀里。  

男人也不害怕,反而轻抚蜘蛛身上茸毛,如同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