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见面不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渔市。  

车水马龙,热火朝天,似乎整个县城的人汇聚于此。  

周易和胡九瑛隐匿在云朵当中向下看。  

“这就是你出的馊主意?”  

“仙长不是也没反对吗?”  

胡九瑛抿嘴轻笑,千年的狐狸精,最擅玩弄人心。  

周易双眼淡漠,看向下方一顶官轿。  

“试图考验人性者,终将跌落人性深渊!”  

官轿位于渔市正中位置,路过的商贾百姓,都自发的绕行。  

一男一女两名小童,绕着轿子跑来跑去,发出欢快的笑声。  

“咦?你是谁?”  

男童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三四岁小女孩,正痴痴的望着轿子。  

“我不知道。”小女孩双目迷茫。  

“迷路了?你站在这里不要动!爹爹,爹爹,有个小妹妹走失了。”  

男童向着不远处招手呼喊,正在和商贾交流的冯祯,听到声音赶紧过来,唯恐有人在抚舟县略卖人口。  

略卖人口在大乾是重罪,与落草为寇,打家劫舍,私铸钱币等同,不单会判死罪,妻子家人不知情流放三千里,知情以从犯判斩。  

冯祯见到小女孩,温声细语询问:“小姑娘,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可有家人跟随?”  

“我家在京城正平坊,不记得家人了。”  

小女孩正是冯灵儿,幻化成当年入狱前的模样,神色复杂的看着冯祯,一声爹爹怎么也叫不出口。  

“京城人士,居然被人拐了这么远,县里必须彻查罪犯,免得又有人遇害。”  

冯祯一脸怒色,唤来一班差役:“老祁,你叫几个差役,雇一辆马车送小姑娘回家,一应支出从衙门里取。”  

祁班头连声答应,几个人领着冯灵儿离开。  

冯祯望着冯灵儿远去的背影,蓦然间双目泪流。  

闻声而来的阎典吏,奇怪道:“大人,怎么哭了?”  

“没事,风吹沙子迷眼了。”  

冯祯揉了揉眼睛,忽然问道:“老阎,一个人做了恶,再行千百善,能互相抵消吗?”  

“绝不可能!善恶相抵,那还要法律做什么。若是那些恶绅劣商害了人,修桥补路捐钱行善就不用抓了?”  

阎典吏是法家门徒,还是法家当中最激进的商公流派,信奉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罪。  

任何作奸犯科的人,一律严查严办,砍光了罪犯自然就是朗朗乾坤。  

冯祯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忍不住一声叹息。  

冯灵儿在中途施了个幻术,遇上了自己家人来寻,甩开了差役与周易汇合。  

“先生,灵儿心愿已了。此去青丘,不知经年。”  

冯灵儿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玉玦,上面纹路桂树玉兔,甚是精美。  

“这是母亲遗物明月宝玉,可汇聚太阴月华,酿酒冲茶颇具神异,赠与先生留作纪念。日后先生有什么吩咐,可遣人持玉玦去青丘,灵儿万死不辞。”  

周易接过玉玦,挥挥手:“去吧。千山路远,祸福难料,希望你记住自己说过的话。”  

冯灵儿对周易拜了三拜,变回本尊狐身,一跃落入胡九瑛怀中。  

“仙长,九瑛告辞,后会无期!”  

胡九瑛说完,仿佛狐狸尾巴着了火,化作遁光消失在天际。  

周易轻抚明月宝玉,一股阴凉之气沁入体内,遇到法力后冰消雪融,化作太阴灵气。  

普通人接触明月白玉时间长了,神魂肉身阴盛阳衰,不消几年就会香消玉殒。  

冯祯颧骨生峰,华盖骨重,刑克妻子之相,主中年丧妻,晚景凄凉。  

当年一场京都降雨,引发悬赏捉妖,冤死的又何止冯灵儿母女,诸多因果纠缠,只是周易正好撞上了。  

修士实力越强,越需要克制。  

或许随手施法引起崩山裂地,其中就有个全家死于山崩,获得奇遇而踏上复仇之路的少年。  

如何活得更久?  

唯有苟!  

周易向青丘山方向望了一眼,化作遁光消失在天际。  

“希望永无再见之日,将这段因果彻底了结…”  

同福客栈。  

周易回来后发现,一辆华贵马车停在门口。  

一个多月不见的白掌柜,正在陪着华服老者,品尝老周秘制炸鸡。  

周易招呼道:“白掌柜回来了,可寻到你家公子?”  

“周先生辛苦,公子寻到了,正在定都候府中。”  

白掌柜介绍道:“这是家主,此次来京就是来看公子。”  

白老爷已经站起身,抱拳道:“豫州,白兴业,先生发明的炸鸡甚是可口。”  

“衡阳,周易。”  

周易拱手回礼:“普通炸货,白家主喜欢就好。”  

白兴业取出一张银票:“这段时间辛苦周先生看店,些须微意,不成礼数,万望笑纳。”  

周易微微一愣,哪有见面送银票的,古人都这么通情达理高风亮节舍己为人吗?  

“白家主不用客气,就是在门口读了几天书,客满的牌子我都没摘过。”  

“还是要收的,万望先生海涵。”  

白兴业微微躬身,双手奉上。  

“有意思…”  

周易手指掐算,顿时明了,伸手接过银票:“那就谢过白家主了。”  

说完直接离开,回到了楼上客房。  

白掌柜低声道:“东家,周先生虽然只是斩妖司小吏,然而气度不凡,何不结交一二?”  

“何止气度不凡,简直是不凡上天了!”  

白兴业叹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