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气成蛟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  

周易走在街上,已经听到有人在议论。  

普通人感应不到通天彻地的妖气,龙吟警报、雷鸣狐尾,肉眼可见。  

京城没有新鲜事,许多脱产的中产阶级,最大的乐趣就是八卦。  

周易对此表示嗤之以鼻,他听到有人在神神秘秘散布小道消息,说是皇宫镇压的妖魔出世了。  

一进入物部,就感觉股压抑气息,以往轻松笑意的同僚,个个危襟正坐当值。向来嬉皮笑脸没正行的李洵,此时也一本正经。  

周易来到五脏科,发现张诚正在抄录书册。  

近一年来,张诚极少动笔了。  

物部的压抑气息就来自张诚,苍老的脸上快凝出冰霜了。  

上三品炼神境,无意识散发的气息,已经能影响外界变化。  

“张哥,早。”  

“嗯——”  

张诚不阴不阳的哼哼声。  

周易碰了鼻子灰,开始专心致志抄录书册。  

两个人当值,不到中午就完成一天的工作,张诚坐在椅子上沉思,周易抄写道经。  

“张哥,昨晚的动静您听见了吗?”  

周易忍了半天,还是张口问了。  

这绝不是八卦,真的只是好奇张诚对这件事的看法。  

“声音都震天了,谁听不见?”  

张诚阴阳怪气道:“人家都欺负到门口了,还一个个看笑话呢,早晚有一天他们成了笑话!”  

周易不知道张诚在讽刺谁,无外乎是朝廷百官、佛道高人、城隍土地之类。  

九尾狐实力虽强,真要说横行洛京,估计只有青丘狐仙才有资格。  

张诚骂骂咧咧了几句,心情舒畅好了许多,又开始喃喃自语。  

“这京都快待不下去了,没好人了…”  

“老张舍不得春风楼的小娘子…”  

“吴州多细腰,可惜龙川有块茅坑里的石头…”  

上年纪的老人,总喜欢自言自语。  

周易就当张诚是个岁数大的孤寡老人,没听说过他有家人,一直将春风楼当成家。  

“…问曰:何谓性命?答曰:夫性命之理,乃阴阳神气之异名也…”  

两耳不闻不问,一心抄录道经。  

京都宝地,周易是绝难舍得。  

近些天对经文理解愈发深刻,于道家性命交修之道,又多了许多感悟。  

炼气是命功,炼神是性功,二者合一方能得证仙神。  

这是道经上所说,周易秉着怀疑的态度暂且先信着,毕竟身怀妖魔图鉴,不一定就与道家神仙一条路子。  

信书,却不能尽信书。  

周易下了值,一路回到同福客栈。  

同福客栈的一侧,竖着新的标志:老周秘制炸鸡。  

老周作为炸鸡的创始人,近些时日一直都是食客满堂,热闹喧哗。  

今天却格外冷清,周易进了门才发现,仅有七八个华服青年环绕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生得可爱,五官精致,弯月眉,羊角辫,放在前世某音上一定成了全民闺女。  

“她怎么来了。”  

周易眉头一皱,又恢复平常,走到柜台后面暗中观察。  

女孩正是九尾狐,胡九瑛。  

“姑奶奶,我说的对不对,这家炸鸡特别鲜嫩。”  

为首的青年,鼻青脸肿,右腿还有些瘸,吹嘘道:“京城的炸鸡就源于这里,什么大顺斋太白楼都是拾人牙慧!”  

“唔唔唔,好呲,针不戳!”  

胡九瑛一个人占据的桌子上,摆着十几个大盘子,有空的有满的,全是各种味道的炸鸡。  

华服青年们在一旁站着,小心翼翼的伺候,只要一个眼色,立马就递过去。  

“姑奶奶真是天上仙女下凡,天上唯一,地上无二…月闭花羞,鱼沉雁落…”  

为首青年搜肠刮肚的拍狐屁,可惜平日里读书少,说了几句就词穷。  

见胡九瑛吃的高兴,脑子一转,又想到了新招数。  

“掌柜的,你给我过来!”  

周易手捧道经,头也不抬的说:“客官有什么吩咐?”  

“咦?还是个读书人,难怪这么拽!”  

青年一瘸一拐的走到柜台前,敲了敲桌子说:“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  

周易双目闪过灵光,下意识施展灵目术。  

斩妖司待久了,见多了张诚,总觉得京都藏龙卧虎,门口蹲着啃鸡骨头的乞丐没准是上三品高人。  

血气未凝,气息斑驳,九品未入的普通人。  

周易放下心来,看来只是个普通的纨绔,再以望气术观看。  

京都纨绔一般金气涣散,混杂棕灰色颓丧气息,主家道中落。  

青年头顶一片混沌雾气,内里隐约有气息翻腾,望气术难以看清楚。  

“有趣有趣,竟然是遮掩天机的法器!”  

周易来了兴致,法力灌注双眸,金光闪过,看穿了混沌雾气遮掩。  

一条玄色蛟蟒盘在青年头顶,鹰视狼顾,似乎感应到周易窥探,不安的甩动蛇尾,发出嘶嘶嘶声响。  

气成蛟蟒之人,治世则困顿窘迫,乱世则骁悍枭雄。  

咚咚咚!  

青年见周易发愣,大声强调说:“吾乃龙骑将军之子,徐烨,听过没有?”  

“徐烨?当然听说过。”  

周易目光幽深,露出一抹奇怪笑意。  

“哈哈,烨哥儿的名号果然非同凡响。”  

“那是当然,烨哥儿可是洛京四大祸害之一!”  

“什么四大祸害,明明是烨哥单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