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剑断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残阳如血。  

周易站在斩妖司地下洞口外面,畅快的呼吸。  

光辉照在脸上,肌肤呈现透明的苍白色,几乎能看到青黑色血管。  

张诚忽然回头说道:“斩妖司自从建立以来,你是第一个活着出来的刑者。当年有人对我说,凡人最能创造奇迹!”  

“我一直不相信,直到看到了你。刑房大狱,让那些仙师待上十年,也没几个能活下来!”  

“我只是运气比较好,遇到了法海大师。”  

周易不想打击张诚,如果他真的是凡人,法海的木鱼也救不了他。  

张诚宽慰道:“一切都过去了。好好干,老头子传你一门桩法,勤加修行,保你长命百岁。”  

“谢谢!”  

周易跟着张诚来到斩妖司食堂。  

许多斩妖校尉见到张诚,全都恭敬施礼,其中还遇上了曾在刑房甲字科轮值的朱校尉。  

酒足饭饱之后,周易起身告辞。  

京都待了十年,记忆中除了漏风的安民棚,还没有见过其他盛景。  

洛都名字来源洛河,环绕京都三面,南面靠山,属于最上等的风水格局。  

斩妖司在京都南城边缘,地面占地数十亩,地下刑房大狱一直延伸到武圣山。  

周易慢悠悠的走在街上,没有施展术法,哪里热闹去哪里。  

今天正是上元佳节,京都不宵禁,无数人走上街头。  

街上商铺鳞次栉比,门前张灯结彩,宫灯样式千奇百怪,还题有灯谜、诗句,将游人吸引过去观赏。  

一对对年轻男女在讨价还价,有性格火辣的当街牵手,挽着胳膊。  

大乾有儒家,却不是独尊儒术,对女子的约束比周易印象中的古代要小得多。  

吆喝声,叫卖声,车马声,喧哗声,声声入耳。  

周易置身于古香古色的建筑当中,随着熙熙攘攘的行人随波逐流,仿佛是一场真实无比的梦境。  

茫然四顾,不知走到了哪里。  

“同福客栈。”  

周易注意到客栈名字,面露微笑,门口有个年轻帅气的跑堂正在迎客。  

“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  

“住店。”  

“您里边儿请!”  

大乾主要流通的是铜钱和白银,兑换比例一比一千上下浮动,京都客栈价格高,一间上房住住一晚大约百枚铜钱。  

跑堂在前面引路,竟然有不错的功夫在身,尤其擅长轻功,每一步的距离一模一样。  

望气术!  

周易双目闪过灵光,见到跑堂头顶氤氲红气,表明近日桃花运势不错。可惜红气当中有一缕黑线,一个说不好桃花运就变成桃花劫。  

跑堂的躬身告退:“客官,我去烧热水,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周易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鄙人姓白,名玉堂。”  

“近几日不要出门,尤其是去见女人。好了,出去吧。”  

白玉堂一脸茫然的离开,不知道这个怪人什么意思,他今晚正打算去六扇门见梦中情人。  

周易面色苍白,头顶青灰白发,身上衣服样式古怪,认不出是什么材料,非常像江湖上的怪客。  

这时候又有客人进来吃饭,白玉堂立刻迎了上去招呼。  

夜已三更。  

周易蓦然睁开双眼,窗户无风自动打开,化作一道剑光遁出。  

京都街上不见一个人影,仿佛不久前的热闹只是虚幻。  

夜风吹过,落叶飘飞,偶尔传来几声梆子声,隐隐约约听到小心火烛。  

剑光在阴影中穿梭,避开夜间巡查的差役,其中有身穿官服的高手,防范妖邪害人。  

片刻之后,周易遁光落在百里之外,无名山峰之上。  

月朗星稀,万籁俱寂。  

周易凌空而立,张口吐出紫郢剑,九千五百年法力运转,体内传出惊涛拍岸之声。  

修炼了近万年黄庭道经,即使道经主要效果不是增长法力,九千五百年修行下来,丹田中法力数量已经冠绝天下。  

紫郢剑轻轻颤动,滋溜溜冲天而起,化作数十丈长紫色剑光。  

周易已经恢复本来面貌,剑眉星目,面如冠玉,长发在夜风中四散飘飞。  

悬在湛蓝苍穹之下,立于皎洁圆月当中,恍若谪仙降临,真真一副彻彻底底的读者老爷模样。  

“斩!”  

手掐剑诀,剑光斜斩在山峰之上。  

轰隆隆!  

山峰断裂,上半截齐刷刷滑坡,崩碎在山脚。  

余下峰顶光滑如镜,角度略微倾斜,正好将天上圆月映在其中。  

一时间分不清月在天上,还是月在山峰。  

“还算不错。”  

周易忍住得意的笑,挥手唤回紫郢剑。  

紫郢剑一直憋屈的待在地宫当中,许久出来放放风,只在狭小的牢房当中。  

现在肆意的一剑断峰,在周易手中不断颤动,传出浓郁的喜悦之情。  

“以后经常带你出来撒欢儿…”  

周易话音未落,感应到数道气息急速靠近,身形一闪落入地下,施展土遁之法离去。  

片刻之后。  

十几个造型各异的身影,将断峰围在中央。  

断峰之上,残留着紫郢仙剑的剑气,肉眼看过去竟然会感到刺痛。  

“无相神僧,你可看到断峰之人?”  

其中一名白发大儒,询问最先赶来的僧人。  

“阿弥陀佛!贫僧正在附近潜修,听到声音就立刻赶来,没有看到任何人。”  

无相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