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节外生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嫌疑人,男性,身高一米七三,体重60公斤左右,o型腿,驼背,年龄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  

刘国栋三人看着陆川写在稿纸上的嫌疑人特征,一脸懵逼。  

老白拿起稿纸,额头上皱起的纹路能夹死一只蚊子:“小陆…别的特征先不说,这个驼背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老白也是干了十几年的现勘和痕检了,话说海州市刑侦支队现勘办公室还是他组建的。  

只是能力上确实不如刘国栋,再加上这些年年龄大了,很多工作确实应付不来。  

但是年龄大,不光代表体力不行,很多时候也代表着见识广。  

白文海这些年的技术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但是见识过的案子确实最多。  

足迹分析这种东西自然也接触过,甚至早些年曾经见过省里的专家做足迹分析会战。  

所以,牛逼的专家专家通过足迹分析出所有者的身高、体重都不足为奇。  

年龄这块虽然很困难,但是据说不同年龄阶段的足迹,因为骨缝的间距变化,会在脚印上呈现出来,很多专家也能做到。  

至于腿型更容易,O型腿,X型腿,根据脚印边缘的受力程度都能判断出来。  

可是驼背是怎么回事?  

这玩意也能通过足迹看出来?  

“是这样的,驼背的人因为脊柱弯曲,身体重心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相比来说重心会前倾。”  

陆川拿起一张鞋印照片:“这组鞋印的重心就比一般人的鞋印重心要前移一厘米左右。”  

“当然,如果对方在留下这个鞋印的时候正好是躬身,重心也会前移,但是…”  

陆川又拿起其他的鞋印照片:“每一个鞋印的照片都是如此,那就不是躬身弯腰能解释的了。”  

陆川是个好老师,虽然不知道陆川是怎么测量出鞋印的重心的,但是为什么能判断出驼背这件事,白文海三人搞明白了。  

就这点来说,陆川比加老师更适合当老师。  

“但是光有这个也不够啊。”  

杨森皱眉看着稿纸上的嫌疑人信息:“我觉得宋局的目的应该是想抓住对方,而不是仅仅知道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陆川耸耸肩,想起了自己的进阶任务:“这个倒是简单,我们可以根据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发一个内部协查通报。”  

“以对方的作案手法看,应该是个惯偷,这些家伙不会轻易收手的,很大概率都是被打击过的。”  

刘国栋点点头:“小陆做的嫌疑人体貌特征已经非常详细,我去跟行动组那边说说,看看能不能发个通报,有了相似的人可以通知我们。”  

杨森和老白点点头,发个内部协查通报虽然不是小事,但也不是大事。  

如果是基层派出所想要发这个协查通报,那是要报告上级层层审批的。  

但是如果是刑侦支队发通报,就简单很多了。  

当然,这个通报也是有范围的,如果是全国通报,那要求就高了。  

一般来说,没有重伤以上的案情,全国协查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这要求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已经基本固定。  

其实警察办案,和一般人的想象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一般人认为办案就是把嫌疑人抓住就完了。  

但是对警察来说,抓住犯罪嫌疑人往往并不是排在首位的。  

最重要其实是固定证据,然后才是抓人,最后审判。  

如果证据没固定,哪怕嫌疑人就在面前,而且承认他就是凶手,你也不能抓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型盗窃案难以侦破的原因。  

就是因为证据固定困难。  

因为盗窃和杀人不一样,杀人了会有尸体,有凶器,会有现场痕迹,绝大多数还会有特殊作案动机。  

盗窃就不一样了,除了入室盗窃之类的,一般的盗窃比如偷自行车,自行车都被带走了。  

又大多在公共场合,根本没有什么痕迹会很好的保存下来。  

至于动机…偷一辆值钱点的车子算不算?  

当然,刘国栋发的这个协查通报范围有限,就是海州市公安局管辖的派出所。  

这就相当于让自家人去找东西,自己能说的算,如果是要再扩大范围,刘国栋的面子就不好使了。  

内部协查通报签发的很快,这种协查甚至不需要秦勇签字。  

当然,协查上写的内容也很简单,只是让基层派出所注意有这些体貌特征的小偷。  

没说这位就是光顾宋江国老丈人家的那位人才。  

其实这家伙也是不知道自己偷了什么人家。  

如果知道的话,你再给他一万块他也不敢。  

就跟没有小姐姐敢在派出所房后站街一样,总得有个尊敬在里边。  

如果非要试试,后果就是小小的盗窃,被刑侦支队盯上。  

即便过去两年,也有四个现勘刑警在全力以赴的研究怎么抓住对方。  

下班的时间还是晚了一些,通报发完已经是六点钟。  

不过好处是陆川的进阶任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嫌疑人的特征分析已经完成,内部协查通报也发了。  

接下来就看能不能抓住对方了。  

当然,这个就要看点运气了。  

陆川用真实之眼看了一眼,相似体貌特征的人,以前没有进入过协查通报,这说明这家伙以前没犯过什么大事,不过现在已经有了。  

“小陆,下班了啊?”  

“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