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名场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恪缜对来接他的这支队伍很满意。  

就如带队的吕将军一般,话少,沉稳,时刻保持警惕,与女眷等保持足够的距离,眼神规矩,勤恳做事。  

整个队伍收束,将他们一行人护得密不透风。  

外围的兵卒,不间断往四周查探。  

对扮作他的叶公子十分恭敬,恭敬中又难免带了些紧绷的拘谨。  

他离家多年,此等反应也是正常。  

全因互不熟悉之故。  

吕将军麾下副将提议,绕路官道,多在山间行走。  

时恪缜也虚心接受了。  

他们此时已处乐山府境内,可恨父王与英王相争落败,乐山府权旁落,关州已派数路边军进乐山府境内剿匪,路程艰辛不算什么,一路能避人耳目顺利归返才是要紧。  

齐王要反,齐王世子定然不会留于京城为质。  

上一世也是如此,在反旗高举之前,齐王世子便携家小出逃,归于西州。  

既是早有先例,闫怀文对此亦多有留心。  

他此时的手伸不到京中,便在乐山府与西州府边界处多加留意。  

倒是没想能抓到此人,只想确定此人的归期,来推断西州兴兵之日。  

不想天佑和小二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小二要往南边买粮。  

这件事上,他自是全力支持。  

孩子未雨绸缪,不拘一格集募全村之资,此举闫怀文极为欣赏。  

启用流放之官员,取其才人尽其用,更是神来一笔。  

闫怀文这几日都心情甚好,闲暇时,会让康二热一热家里送来的卤煮,与田大老爷,在傍晚时分,小酌一杯。  

夕阳将落霞满天。  

凉风拂面解微醺。  

他还在等着小二的那只鹰送来南下买粮之后续,去谷丰租船顺利否,船行至永宁港口,可有人晕船不适…  

不想竟是收到这样一封信。  

上面详细写着偶遇齐王世子的经过。  

小二那孩子一向果决敢断,立时让九霄送信给天佑。  

而天佑恰带兵在乐山府境内。  

两相沟通,一路尾随。  

竟将那齐王世子引入瓮中,主动投怀至假扮西州军的虎踞边军。  

一位正主,两名替身。  

皆被擒获、控制。  

更为关键处在于,此次行动,乃事发突然,万般巧合。  

事过无痕,人已无踪。  

等西州有所反应,这齐王世子已握在关州之手!  

“田大人请看,小二的来信。”  

田大老爷突地站起来,因起的太猛,身体微微晃了晃。  

“此事当真?是了是了,这是小二来信,事无巨细,如在眼前!”田大老爷激动的手抖,声音都跟着发颤:“擒获齐王世子,于我关州大大有利!此乃大功,大功!”  

“小二追踪突袭,确定齐王世子身份!天佑扮作西州军使人自投罗网,那齐王世子此时还被蒙在鼓里?哈哈哈哈!天佑促狭,哈哈,做得好!”  

闫怀文:“此事应速往永宁急报,并派大军前往接应,才能保万无一失。”  

“我这就写信。”  

田大老爷喝的那点小酒全醒了!  

“怀文,世子坐镇虎踞,总领边军,你亲去说明,请世子即刻调兵。”  

英王接到虎踞急报,快速看完,怔住,揉揉眼,嘴巴张开,忍不住发笑,大笑,笑得止不住。  

“快来人,备车,不,备马。”  

他又将信末尾的几行字看了一遍,总算冷静了些,高声道:  

“齐王世子无皇命,擅自出京,已被擒获,传令下去,全军戒备!  

本王这便去看一看我那从京中出逃的贤侄!啊哈哈哈哈!”  

齐王世子的车队外松内紧,没错,对内严防死守。  

不时外派巡视的兵卒,其实都是做做样子,真正的外围工作都是童子军在做。  

闫玉一面与大伯取得联系,确定彼此位置。  

一面规划齐王世子“回西州”的行走路线。  

多走山路的目的是为了将他绕迷糊。  

世上能有几人,专挑拐弯崎岖的山路走还不转向的。  

难得老天都在帮他们,山中一夜歇息过后,阴云遮日,沉沉翻滚之姿。  

眼看就要下雨。  

闫玉欣喜异常。  

播种完就来一场甘霖之雨谁不喜欢。  

因着这天气,齐王世子的妻小妾室全都缩在马车上,给他们的管理工作极大的便利。  

替身二号是个不多事的,从上了马车,除了下车方便,吃饭睡觉都在车上,不能让人再喜欢。  

真正的齐王世子倒是多下车走动,各处都看。  

可他绝对看不出什么。  

他们一开始就是正常的往西州方向走。  

所有的绕路,所有的在山间穿行,都并非仅仅是为了让齐王世子乃至其手下晕头转向,还是为了躲避西州军的巡边兵卒。  

光九霄自己都不够用,闫玉给猫猫都派了出去。  

地图画了一张又一张,不断根据探测到的情报更改路线。  

闫老二按照闺女送来的图带队前行。  

呃,忘了说,在这支护送接应的队伍中,罗大是吕将军,王二郎是副将之一,孙二蛋是副将之二,胡大是副将之三,除了罗大,这三人都是在虎踞边军正经当过小旗的,看着就不一样,有行伍之气。  

罗三是杂务兵头头,手下有戚大戚四戚五几个,搬搬抬抬,挖灶埋锅,烧水做饭都是他们的活。  

而闫老二,就是个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