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扔石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说北戎俘虏要进城,虎踞百姓哪还待得住。  

这要是夏秋时节,高低得整点烂叶子菜帮子再啐上一口陈年浓痰好好招呼招呼他们。  

眼下正值寒冬,真真啥啥都没。  

可到底办法总比困难多。  

帮着官衙做爬犁的时候,家家见这东西便利,都顺手做了。  

此时家里的大人拉着爬犁,老的小的就在上头团雪球,手伸出去一搂就是一捧雪,捏得结结实实的雪球就搁身边摞着。  

人都有从众性。  

旁的人一看,也有样学样起来。  

从虎踞城到关隘有些距离,乡亲们也不喊辛苦,吭哧吭哧随着大部队往前走。  

满城的百姓几乎来了个齐全。  

等大家伙出了关,押运俘虏的队伍竟然还远着,没到。  

还傻白白等着干啥,再往前走走迎迎呗。  

白茫茫的雪原上渐渐出现几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楚。  

就听有那眼尖的高喊。  

「北戎俘虏来啦!」  

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止住脚步,在原地站下,翘首以盼。  

薛总旗远远就看到人了。  

好家伙,来的可真不少。  

他瞧瞧龙兴和凤鸣那两队人,又望向闫户书,就见后者朝他微微点头示意。  

薛总旗一下就有了底气。  

抢先开口吆喝起来:「去看看前头咋回事!」  

他手下的一个小兵领命飞奔而去。  

龙兴的领队和薛总旗是旧相识,倒也没多熟,就是之前从虎踞这头由薛总旗牵线买过马。  

「薛兄弟,这啥情况?」  

薛总旗佯装疑惑:「我也糊涂着呢,不知道是闹的哪一出,二位兄弟稍安勿躁,等我的人回来就晓得是咋回事了。」  

「报!前头是虎踞的百姓,田大老爷也在,说是乡亲们听闻北戎被俘,想来瞧个热闹。」  

薛总旗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向两位领队解释:「都没见过,想来看个稀奇。」  

他一脸哀痛,沉声道:「两位兄弟还请行个方便,乡亲们也是不容易,大冷天的出关跑这么远来,这心里得着急成啥样,咱们也别等入城了,在这都撞上了,干脆就让他们看个够。」  

两位领队对视一眼,各自点头。  

人之常情,通融一二也不妨碍。  

薛总旗一边陪着笑脸与二人套着近乎,一边整了一个骚操作。  

让绑在一起的北戎绕着起头的一个人转圈。  

他的解释是这样一来就不担心北戎作妖,一层层绕着圈,可比成排成列更难以逃脱。  

两位领队一琢磨还挺有道理。  

便默许了他的这一命令。  

三队人马呈环形护卫在侧。  

闫玉依旧坐在戚四叔肩膀上。  

没法子,她需要视野。  

还好像她一样坐在大人肩膀上的孩子不少,倒是不那么显眼。  

「戚四叔,快放我下来,我瞧见罗三叔了。」闫玉趴在戚四叔耳朵边上小声道。  

戚四立时将她放下来。  

就见闫玉灵活的穿行在人群中,眨眼就窜出老远。  

戚四这头着急也无法,他不好推人,只能慢慢腾挪向前。  

闫玉瞅准目标,像小豹子一样冲了出去。  

「三叔,是你吗三叔?!」稚嫩的童声,惊喜交加,难以置信。  

一个小人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跑,完全无视脚下,咧咧呛呛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靠近那群瘦骨嶙峋,破衣褴褛之人。  

队伍中的「三叔」似是吃了一惊。  

用沙哑的声音回应:「二小子,是三叔啊,是三叔,呜呜呜,三叔回来了,回来了!」  

跑来的小人哇一声哭出来。  

「三叔,爷和奶都…」话都说不全了,几乎要哭背过气去。  

「三叔」浑身巨颤。  

跪倒在地。  

「爹,娘,三儿不孝啊!」  

叔侄两个抱头痛哭。  

去秋城破时,有几家无恙?又有多少人家挂起白幡。  

这悲伤,只是不提,只是掩下。  

可一被掀起,便是滔天巨浪。  

「我的儿啊!苦死为娘啦!你救我作甚啊,你个小孩芽子…怎么不让我去死?该死的是我啊!王八羔子,打死你们,打死你们!」  

一位伤心欲绝的母亲,虽然包住了头脸,却依然凭着一副好嗓子和极佳的共情感贡献了无比精湛的演技。  

这位演绎了从悲到恨,情绪转换如此自然流畅的母亲,正是崔娘子。  

崔娘子就地取材,搬起一块石头就朝着北戎俘虏的那一圈砸去。  

一块又一块,也不用瞄准,一大团北戎在那,扔就是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全是呼喊亲人名字的人,发了疯的往前冲。  

场面一度混乱。  

有亲人死不见尸的,抱着渺小的希望不住在救回来的人群中翻找着。  

更多亲眼目睹亲人命丧北戎刀下的百姓,扔完了雪球,扔石头。  

闫玉和罗三功成身退。  

两人迅速分开,并悄悄藏身在人群中。  

罗三还被罗二接应着加了件厚棉衣。  

大狗子小狗子两个拽着他们娘往边上退。  

这时候也没人注意刚刚这位凄惨的母亲身边为啥突然多出俩小子来。  

崔娘子心里有数着呢。  

她二兄弟请她来干啥的?咋能嚎一嗓子就走?  

一路嚷嚷个不停。  

什么打死那帮没人性的畜牲!还我二大爷命来,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