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入城观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置流民不是件易事,口粮、住所、分田、免税、良种还有这城门口的施粥,哪里不要银钱。”闫怀文澹澹说道“后续还要派遣官员衙役至原籍送派公文,与人销改籍册,一路开销,再求个行事方便,零零总总算下来,抛费甚多。  

关州府乃封邑,税收有一半要上奉英王,剩下的一半才能入了府库。  

这一半要维持一个大府的日常运作,所剩无几,若再有个天灾,入不敷出。  

其实各个大府的情况都差不多,收取落籍之银,几乎成了不成文的章程,区别只在于多少。”  

“那这关州收的是多是少”闫老二好奇的问。  

闫怀文道“关州有意疏散灾民落籍府城之外其余五城,是以高高要价,一人十两,非身家丰厚者不可,谷丰与长平收取少量银钱才是正常,这虎踞城”  

他笑着摇了摇头“看似优厚。”  

梁满山也只是笑,那位薛总旗的话蒙蒙没见识的乡下人也就罢了,在他们耳中,漏洞百出。  

此地不是讲话的地方,梁满山也只对闫老二道“怀安兄,先入境再说。”  

闫老二立时闭了嘴,心思转动起来。  

是了,他们大部队还被拦在外面呢。  

总要让人先进来再说。  

这一道城关,就是两个地界。  

只有跨过了这道门,他们才真正踩在关州府的土地上。  

至于落籍的事,自有老闫和满山思量。  

有他们在,总不会吃亏。  

城关大开,灾民入内。  

薛总旗站在高处,看着这一伙人两眼放光。  

不时和身边的小旗叨叨“你看那仨大个,哎幼身板真好,是当兵的料子啊前面走的这些都不错,比后面那些看着壮实,嘿嘿都好都好,都是见过血的,真不错啊真不错”  

薛总旗像是饿狼看到肉,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头儿,你咋知道这些人见过血”小旗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究竟。  

“我这眼力,不是吹,十八个卫所里那都是数得着的,不信”他嘿嘿一笑,道“我问你,换了你是灾民,为啥不走官道,绕路在山里钻”  

“不是说遇到了山匪”  

“屁他们那么多人那么多车,东西可不算少,一瞧就不是饿肚子的人,山匪才几个鸟,遇上这样一起上路男丁多的队伍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吃的下。  

乐山府挨着咱,齐山府和咱可不是,说是旱灾逃荒,去南边不是更近而且南边也富,咋会来咱关州”  

“是啊他们咋那想不开”小旗想不通。  

薛总旗瞪他一眼,粗声道“这里头啊,有事”  

小旗问“啥事”  

薛总旗给了他一记头槌,“你管啥事,人来了咱关州不就得了,真是犯了事的,等咱的公文往原籍一送,不就得露出来,到时候良民成了囚犯,更好,直接往采石场一送,嘿嘿”  

“头儿,你跟他们咋说的他们愿意落籍在咱虎踞城”  

“就给田大老爷那些政策说一说呗,分地免三年税,别的城要钱,咱不要,还能不满意”  

小旗欲言又止“头儿,那地是荒地,咱关州开荒一直是免三年粮税,你这么说,不是骗人家吗”  

“我骗谁了我,这说的不是实情荒地也是地,养几年不就行了”薛总旗瞪着眼睛道。  

小旗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就算你不说,田大老爷也会说。”  

薛总旗立着眼睛看了他一阵,咬牙道“你说的对,我得跑一趟,别叫那田老头坏了好事”  

薛总旗雷厉风行,即刻点了一队人马,呼啸着朝虎踞城飞驰。  

进入关州地界。  

一行人顺着卫所官兵的指引,朝虎踞城走去。  

闫家的牛车依旧打头,速度比之前些日子,慢了一半还多。  

三宝走的四平八稳,似乎每一步都要测算好距离,保持一致。  

大家伙不明白为啥走的这么慢,但没人言语。  

一路走来,大家对秀才公无比信重,处处看闫家行事。  

“怀安兄,这是虎踞城,永宁城在这,谷丰应该在这个位置。”梁满山用路上拣的石头子,摆出方位。  

闫老二用炭笔画在一块布上,贴身放好。  

“天佑,你此去,能入城入镇观告最好,若不能,城门附近有那茶寮水铺,也可探听一二。  

离流民远些。”  

“我记着了大哥。”闫老二严肃道。  

“我们尽量慢行,若你不归,也会在城外尽量拖延,你不用心急。”  

“嗯嗯。”闫老二应声。  

戚大和两个弟弟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戚四跟着一同去。  

兄弟三个,戚四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多些。  

戚四打算骑一头马骡,刚上去,那骡子就不干了,啊嗯啊嗯叫个不停,几次都要将人甩下来。  

最后没法子,只得用了闫家的牛车。  

闫老二赶车,戚四坐在后面。  

戚五见地方够大,闷不做声的坐了上去。  

戚大在两个弟弟旁边塞上几个袋子。  

里面是掩饰他们身份的草药。  

闫老二打算以进城卖草药的借口,打听一下关州安置流民的具体章程,是不是真如薛总旗所言。  

这位薛总旗,任谁都能看出他想将人都留在虎踞城。  

一路缓行,终还是到了虎踞城外。  

城楼高耸,上书虎踞二字,城墙有残破修补的痕迹,看着像是被风霜摧残的老人,风烛残年。  

闫玉的小眉头皱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