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支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是来自边境城巨城圈的援助,为了支援巴蜀山城,熔岩矿城的产能全开。  

短时间内,就为李夜来提供了近十万的拟态天兵!  

消耗了海量的资源储备。  

虽然每一个天兵的成本不高,即便都是魔药和灵能武装不需要的‘废料’  

可这种数量的物资,也极为庞大了。  

但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最需要的灵能战力!  

在灾雾之中,大部分人类是没有战力的,虽然大部分青壮年可以被武装,对敌人开枪,但面对各类恐魔还是不够的。  

如今,只要有一位支援者抵达某个庇护所,就能为其带来上百的拟态天兵。可以减缓绝大部分的困境与压力。  

更别说,在进入灾雾之前,巨城官方还将李夜来的天兵火炉也给送过来了。  

只要在灾雾内,人类能够维持住战线。  

那人类一方的战力便会越打越多!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那之前,人类得先整合战力。并占据‘点’,从而支援其他空间。  

然而,随着队伍的快速前行,李夜来一行人发现了一个被攻破的小型庇护所。  

里面已经是一片血腥,当李夜来等人靠近时,其中依旧有一些恐魔游荡。  

回应他们的,自然是人类的怒火。  

龙猎带人冲入废墟,血洗了这里的所有恐魔。  

而随着队伍的再次前进,遭遇的恐魔也越来越多。速度不可避免的减低。  

这里的恐魔,似乎是在尝试攻击庇护所,但暂时未能起到成效。  

于是,拟态天兵被释放,冲杀着聚拢在大型庇护所外围的恐魔。大大减轻了庇护所的压力。  

并从虚境中得知,这个大型庇护所内,如今收纳了近十万的平民,有三千以上的武装士兵,并有着五位六觉灵能者,以及三十多位五觉强者。  

这使得这个庇护所,颇为安全。  

但密集的人数,也使得其负担极大。  

原定收纳五万人的庇护所,当灾厄降临后,强行收纳了两倍的人数。后勤压力似乎顶不住了。  

而李夜来一行人,正在靠近庇护所,并与大型庇护所进行沟通配合之时。  

却发现大型庇护所派遣出了部分战力,开始突破外界恐魔的封锁。  

李夜来等人错愕,随即释放出了更多的拟态天兵,支援大型庇护所的同胞。  

而其中为首的一位人类天骄,在看到李夜来时。  

明显一怔。  

“卧槽!活着的!”  

他似乎是没有想到,居然能在这里看到活着的人类冠军。  

并非传承之地,力压群雄的残响化身,而是真正的第九代冠军!  

在传承之地,人类天骄们吐槽两位的冠军极不厚道,暗地里骂娘的都不少。  

但如今,当看到真正的冠军时,心里的不安与恐惧都随之减低了许多。  

随即,那位强者压下心中的激动,指向某个方向大喊:“冠军!这里交给我们,你们快去支援!被围攻的是处理部分部!情况危急!快!”  

李夜来等人脸色骤变。  

灾厄处理部分部自然是战力集中的,就如李夜来所在的边境城东城分部,便承担着在战时收纳数十万居民的战时任务。这也是分部地下空间广阔的原因。  

而同时,分部也是极为危险的,为了看押禁忌物,这里必须维持着高额战力。  

如今,在深渊暗面的影响下,分部内的战力可能会缺失,若是分部被攻破,大量的禁忌物被释放失控,灾雾内的情况可就更麻烦了。  

必须得优先支援分部!  

“我和其他人留下,你带精锐去!”龙猎大喊:“黑狱不容有失!”  

“好!”  

李夜来没有犹豫,手中空间波动闪烁,一根猩红的缰绳浮现。  

下一刻,狂龙贝勒狂暴的身姿浮现半空,来自霸主的威压震慑群魔。  

狂暴的焰雷闪烁,照亮了这片夜幕。  

小狂王,芝士等数位精锐强者,则是同时跃上狂龙龙背。  

李夜来猛地拉起缰绳,同时开启脸谱,封狼居胥·霍去病!影军,疾行如风!  

狂龙带着众人,如流星般冲向远处的战场!  

而另一边,巴蜀山城西城分部,坐落在山体要塞内。  

原本,有着极为密集的火力网,并有多位队长,以及一位霸主级强者常驻。  

但随着暗面展开,半数以上战力不知所踪,战斗力大大受损。  

灾雾开启后,有许多人类强者赶来支援,勉强维持了这里应有的秩序,并压制着地下的黑狱中的禁忌物。  

但在某一时刻,大量的恐魔似乎受到了某种召唤,停下了互相之间的厮杀。  

并在同一时间,对分部进行了恐怖的冲击。它们来的太过迅速,且有着战力极高的恐魔单位。  

几乎是瞬间,便进入了白热化的厮杀。  

地面防线被突破,地面部队尽数失联,山体也正在被突破。  

而当一只只猎杀虫撕开了要塞的防御时,可怕的屠杀开启了。  

位于分部内的文职人员们,对着各个庇护所进行了最后一次求救,便抽出了腰间的大口径枪械,与猎杀虫杀做一团。  

即便是文职,他们也是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甚至是退役的灵能者。  

他们也是,守护平民的最后一道屏障!  

处理部的文职可是都上过战场的!  

猎杀虫的刀刃划过一个个人类的躯体,冲杀向深层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