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撑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第一百七十章撑腰颜娧没懂承昀那脸上的慌乱从何而来,察觉了两位客人不停打量着自个儿,只得勾起浅笑恭谨福身。  

承惜原想凑过去跟皇祖母也撒个娇,不舍颜娧与父母相逢不识,而凑近她轻声说道:“嫂嫂,这是你的父母。”  

颜娧愣了愣,她的便宜父母?  

她的便宜父母喊承昀的皇祖母为姑祖母?  

这一团难整的毛线球啊?  

难怪狐狸大仙要让这条血脉给断了,这不近亲婚姻了?  

承氏一脉虽不到凋零地步,到了裴皇太后这里,也算是几乎成了一脉了。  

她得顺顺这令人发昏的关系!  

裴恒宁娆与颜娧两相对望了半盏茶。  

心塞啊!  

两夫妻相觑了眼,女儿这是对他们不满意?  

承惜见嫂嫂完全愣住,不由得再拉了拉她的云袖,。  

颜娧这才回神赶紧伏地三拜叩首,恭谨喊道:“父亲,母亲。”  

“好孩子!”  

宁娆欢欣扶起颜娧握着纤手,抚着发际也想拆下白玉簪给她簪上,颜娧笑着按下母亲捉急的手。  

“母亲,娧儿头上重了。”颜娧漾着浅笑说道,“要是每个长辈都帮娧儿上簪子,也太沉了些!”  

“好!好!好!母亲依你,都依你。”宁娆心里挺舍不得。  

这么好的小姑娘当初敬安伯府怎么舍得不要她?  

才见面便要将她许人,心里更是踌躇犹豫,若不是不能带回山门,真想再带回家再藏几年,省得便宜了承家那浑小子!  

“都是爹不好,当初就不该把鸾令给你,”裴恒瞧着清丽娴雅的小姑娘,也舍不得了,裴家一脉无女几年了,好不容易有了女儿,已经成别人家媳妇了。  

“是啊!蝠令脏就脏,女儿也不会就这么被哄走了。”宁娆怨怼的回望了夫婿。  

当初脑子里想什么?  

颜娧对突如其来的父母之爱,手足无措地接受环抱,在母亲耳畔羞赧地道:“母亲放心,您们给娧儿的礼物,时刻都穿着,欺负不了女儿的。”  

宁娆闻言松了手,舒心如意地摸摸穿在女儿身上的锁子甲,点头道:“好!”  

虽说婆母不曾给过难题,一家都是好相与的性子,她仍担心过这婆母姊姊的女儿,会不会难相与?  

如今看来,难怪婆母一听有姊姊消息之后,不顾安危就想飞奔下山相会。  

整个扼腕啊!  

这些话听得承系一家可就不乐意了!  

皇太后偏头看了侄孙夫妻,纳闷问道:“这家子怎么看得像是第一次见面?”  

承昀嘴角抽了抽,果然老人家眼力还好着呢!  

跟着落坐到皇祖母脚边,乖乖让皇祖母挽上手掌,解释道:“是第一次见面,总总原因,娧儿没回山上。”  

皇太后轻轻颔首,看着孙儿手心上的鸾凤令,心里无限感慨。  

当初本以为她的王爷夫婿也能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未料新帝登基未有子嗣,便突然重病撒手人寰,仅能迎了她的夫婿为新帝。  

历朝又有几位帝后能仅仅一双人呢?  

唯一庆幸她有个虽不过问朝堂,在朝堂仍掷地有声的母族,风光为后数十载,与夫婿携手护下了西尧。  

夫婿大行后,凤鸾令便离了两人至今,这几年每每看到孙儿掌心的鸾凤令,心里头总是无限思念。  

如今西尧式微,又面临了子嗣凋零,唯一庆幸,这次大行皇帝有留下一丝血脉。  

期望她的事儿不会发生在孙媳妇儿身上。  

皇太后抬眼颇有深意地瞟了儿子媳妇,看似挺满意凭空捡来的媳妇,凝眉问道:“你们两夫妻还想着让昀儿取而代之?”  

承熙在一旁雀跃地点头,兴奋道:“太奶奶,小叔父可以,真的!”  

如果能行,他也不愿受这桎梏啊!  

像小叔父这般自由游走,这不挺好?  

太奶奶都问了其他人愿不愿意,怎么轮到他也不问一声?  

于缨蹙起柳眉也来到婆母身边,苦笑道:“看似两个都不愿意。”  

皇太后缓缓点头,欣慰道:“如此甚好!别再让裴家女儿入宫了。”  

于缨恭谨福身道:“媳妇儿清楚。”  

小媳妇看似柔弱,背底里可不是甘心受不愿之事所扰的硬脾气。  

自她打小,推儿子出去测试几次回来,那次不是花钱消灾?  

这不是消灾消得连儿子都栽了?  

“她这般纤柔芢蒻的性子,不适合入宫。”皇太后挽着承昀提醒着。  

这不提醒还好,一提醒,承氏一家各个面色难看。  

又一个栽在小媳妇羊皮外表下的聪慧老人。  

身受其害的承熙哭笑不得的嗫嚅问道:“太奶奶累了?”  

明明他才是最脆弱、最弱小的人,怎就没人看到他?  

承昀冷然的眸光与承熙正对着,大有敢拆我媳妇台试试看的威吓,叫他瑟缩地闭上嘴。  

看看!是不是?  

“太奶奶不累。”皇太后不解其意,抚着承熙笑得比哭还难看的小脸笑道:“太奶奶还要看着你长大,真正的承袭帝位。”  

“......”承熙已难过得完全出不出话来。  

这着卖力撒娇仍未改变太奶奶的初衷啊!  

承昀不自觉呼出了口气,选择不告诉皇祖母太多是正确的,瞧瞧皇祖母慈眉善目里的由衷不舍!  

小媳妇那身羊崽皮毛裹得那叫一个妥帖!  

见裴家似乎聊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