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何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颜娧眼底闪着一丝笑意。  

要是幼帝养育没办法按着君王规制来扶育,也关系着摄政王府的未来,更是她的未来!  

能不关心?  

她自知非大爱之人,只想着更好的周全!  

目前的太后,这样的遗旨一下早成了摆设,她知情与否也不重要了。  

姑且不说为何谋害亲夫,再不情愿,也不该伤害他人来成就自己。  

何况那人还是一国之主,她孩子的父亲。  

不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都成了十几年夫妻,心思还是没能走在一起?  

该说庆隆帝对妻子不上心,还是说赵太后太念旧?  

终究是一场无爱婚姻造成而悲剧,不仅赔了一辈子年华,也错付了真心。  

赵太后的真心在何处?  

思及此,颜娧忽地打从心底阵阵寒意,难道那位太后至今还恋着雍德帝?  

“她还挂心?”颜娧唇线勾了勾,非议太后罪名也不小呢!她用最简单的方式问了。  

“从没放下。”承昀颇有深意的勾起唇线道,“赵太后至今仍怀疑,是我父亲坏了她的好事,只是苦无证据,为此她也培植了不少势力想查出些什么,父亲为此才受了削骨剑而内息大增。”  

“那是你父王幸运命也大,皇祖母愿意保他一命,要是不幸死了呢?赵太后牵挂了一辈子,也算有个活下去的......”颜娧忽地顿了顿,惊愕回眸问道,“这就是你说先来西尧的原因?”  

缘生蛊母最后下落在赵太后受里?真是如此,这赵太后也阴毒了!  

承昀喜欢她聪颖,不需要说太多,能推敲事件发展。  

他与父亲始终也想不透,赵太后为何会交出玺片,在西尧女人最尊贵的位置上,为何仍心存怨念?  

只因身旁那人,不是伊人?  

即便如此,也不该卖国,为何卖国?  

大男人实在没办法推敲这些女人家心思,难怪后宫永远没有平静的日子。  

“雍德帝登基各国朝贺,她也去了?”颜娧不自主挽紧了襦裙。  

“去了,以太子妃身分。”他努力提供媳妇儿所需线索。  

无缘人见面分外眼红?  

“她忌恨黎后母仪天下,所以交出西尧国玺换黎后一死?”真是如此,也服了赵太后执念如此。  

得不到雍德帝,不夺其命,只夺其爱,意味着,要痛苦一起痛苦?她活在痛苦里,雍德帝也得活在痛苦里?  

长长久久品尝绝望思念?  

“一对不相爱的人同样被绑在帝位,至高的位置仍无法平复孤寂的心......”颜娧蹙起了柳眉。  

黎承若是知道母亲无辜惨死于他人的莫名妒恨下.......  

“父王说得还真对,交给你想一定有答案。”承昀苦笑。  

女人心思啊!  

她不是个心恶之人,各方思考量下,能推想的会比两个男人多得多。  

颜娧蹙眉问道:“你何时与你父王联系了?”  

他勾起温暖浅笑道:“父王很放心由你保管。”  

他与父亲联系靠飞鸽传书,越靠近西尧当然传讯越快。  

“......”这是她问的问题?  

她怎么突然懂得,为何狐狸大仙要安排四国一统的原因了?  

其他国内政根本散沙!  

这让她更好奇东越究竟为何独得大仙青睐了啊......  

承昀一派轻松道:“父王还说,你是他儿媳妇,怎么运用,他都扛。”  

“要是我去弄个皇帝给你儿子当当呢?”这话说得轻巧啊!这回换她拧了他高耸鼻梁道,“有些事不是说说能扛得起的呢!”  

“唔......”承昀忽地深思的模样,怎么也掩不去眉眼间止不住的笑意道,“我比较喜欢女儿,同你一样聪明的女儿。”  

“......”这是她问的问题?  

这次终于忍不住动了,心思已经飞去天外的男人,说好不动手的!  

忍不住啊!  

承昀被打仍笑得开怀,儿媳妇说要帮他生儿子呢!  

他畅然说道:“你要真能弄个皇帝给我们儿子当当,我也只好勉为其难继续当当摄政王。”  

“瞧你们父子说得简单。”她懒洋洋地道,“你们两父子都不愿意当的位置,为何要推给我儿子去当?”  

摄政王若是真有不臣之心,长年来把持风尧军的他,一声令下便能挥军国都,有什么问题?  

尤其承昀目前还在太皇太后位置上的皇祖母,能不支持儿子称王称帝?  

在他任内三轮帝王更迭都没让他动摇,即便扶持幼帝也无所谓,这样的男人会想再往上爬?  

要反也早该反了,也不会现在才反。  

无欲则刚,真是他们父子最佳诠释!  

“你如何得知,父王与我不愿?”承昀忍不住揽人重重的吻了一口。  

小媳妇推敲事情果真一绝。  

父王真曾经问过他,想不想当皇帝,被他一口拒绝了。  

上面那个位置有多少无奈与孤单?  

孤家寡人,不是他所爱。  

“这还不够明显?”颜娧双手捧起还想再袭来的薄唇,抿嘴道,“真想当皇帝,你们两父子机会多得是!说不准,连你皇祖母都想问你何时登基呢!”  

“皇祖母的确问过,但是真心不想”同聪明媳妇聊天真快活!  

因为父亲不喜欢帝位,皇祖母只能待在那个位置上,以她的方式守护父亲。  

否则三回帝位更迭,多少人端看着风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