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知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早料定会看守的人不仅厉煊一批,能潜藏二十年的能人,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的踪迹?  

“姑娘多想了!这是立秋该做的。”立秋扬起欣慰浅笑,能与明主相扶,这是多少人所愿?  

世上没有该做之事,颜娧怎会不知?  

唯心而已!  

立秋于她不光是主仆,更有交心之谊。  

向来不喜欢带太多人出门的她,这次也算吃着苦头。  

终于明白,人多好办事的俗谚有多重要!  

“莫绍说”立秋的话被颜娧按了下来。  

“姑姑不需说,我暂时不想知道东西在哪,我相信莫叔也不会跟他人提及。”颜娧会将东西送回归武山,打的也是这主意。  

不经意发现的东西,便让它继续藏身便可,岛国风云如常不变即可。  

“姑姑有空帮我顺顺东越奕王与西尧的事儿,这目前捉急些。”  

这回立秋不解问道:“西尧承贵人不更清楚?”  

”可说与不可说,人家分得可清楚了,姑姑给我的好些。”颜娧没好气睨了主仆二人。  

承昀被看得无话可说,只得苦笑,原来还记恨茶肆那茬呢!  

西尧民风男女皆悍,妹妹能掌有此处庄子还不清楚?  

加上不崇尚女子无才,规范也不同北雍拘谨,在大街市集上挣口活饭的女子多了去。  

除了皇家规范,皇族们的得为民表率,不得轻易合离。  

在西尧,男子全身上下没点女子看得上的,女子提出合离再嫁娶多了去!  

婚后生不生也是女子说了算,男子没得同意,闯了祸端,让女子有了身孕,财产可是要罚没给子女的。  

因此,他听得颜娧愿意,才会如此喜不自胜吶!  

“我不!我只听姑姑的!”颜娧挽了立秋手臂,倚着雕栏入座,问道:“姑姑,快同我说说,大家好不好?”  

有些日子没回去了呢!  

“姜谖留在归武山,未与黎颖相认,留在书舍愿为洒扫,求两个孩子日后能在书舍启蒙。”立秋直言了颜娧最想知晓的。  

为人母无所根基能求的,皆大同小异,她也是猜测,她会为两个启蒙晚的孩子选择书舍。  

“如果稳妥无恙就待着吧!她应该还知晓东浀城不少事儿,在事态明朗前,必须好好照顾。”  

她可不会白白给姜谖坑这一把,定会抽丝剥茧查个水落石出!  

淳平伯府究竟在北雍涉入了多少?事关黎莹母子呢!  

“黎贵人也遣了人看着,姑娘放心。”立秋接着道,“几个牛娃在有伯夷看着放心,倒是伯朗想学经商。”  

颜娧笑了笑道:“没了尊贵身份,愿意舍身从商,母丧还是有成长了,让他随着沈华,能学会做女人生意,将来无可限量,只是他得考虑清楚,离了归武山保护,在京城里有诸多我们照看不到的地方。”  

“老夫人与莹贵人问,”立秋扫了承昀一眼才笑道:“姊姊何时归?”  

颜娧也跟着回头看了不知所措的承昀一眼,笑道:“会担心?”  

“不会。”承昀一甩方才的不知所措,自信说道:“媳妇儿需要我。”  

没忘记媳妇儿在锦盒上的八方锁,加了他才开得了的锁印。  

“瞧你自信的。”颜娧推了一把向前来的承昀。  

“有一事还是得告知承贵人。”立秋忽地严肃了起来。  

“姑姑请说。”承昀顺势递了午膳。  

“裴家玄铁护甲,在姑娘十八岁之前,不宜落下。”立秋凝眉说道。  

“”承昀闷了闷,早料到立秋回来便会让颜娧穿回护甲了。  

“姑娘习武开蒙晚,加上幼时伤重,功法一直未有进步,门主一直放在心上,为姑娘特意寻来锁子甲,迎合姑娘成长体态,还请贵人上心。”  

立秋话毕,旋即跪了下来。  

承昀手快扶起,自责道:“姑姑无须行此大礼,在下知道了。”  

颜娧一听也蹙了柳眉,原来山上的便宜爹娘,也是一直为她操碎了心,连身上的护甲都有故事啊!  

“门主,希望姑娘能够将护甲穿满十五年,如此一来内息不靠他人,也能有再进步那日。”立秋当然知道姑娘在意的。  

即便半途她转了功法,仍希望能靠着自个儿修习内息再进一步。  

这些年来,门主夫妻虽与姑娘不得见,也仍事事上心着,女儿想要的,哪个父母不巴巴的往女儿跟前送?  

女儿不需要钱,她赚得比山门基业多得多,当然得投女儿所好啊!  

颜娧听得窝心极了。  

这对便宜爹娘,这么多年没给拜见,真是她对不住了!  

“原来山上的爹娘一直惦记着我的不足!,女儿定会好好穿上”  

无视一旁承昀面色沉沉,颜娧沉溺于父母关爱里,喜孜孜的拥上立秋。  

入了夜,一行人来到采风海五里外的采风别院。  

原来摄政王未免扰了采风海景致,圈围了采风海附近所有领地与庄子。  

因此没有任何人家能居住于采风海附近,未免扰乱湖上静谧景致,连渔家、行舟亦是归纳在同处管理,每日出航都有既定规范。  

为落实规范,连摄政王别院亦座落在采风海五里之外,以身为法。  

这一系列的管理,让颜娧着实有些纳闷。  

如此新式的管理制度,不符合封建制度啊!  

害得她都想问问,这位摄政王爷,会不会也是老乡?  

难道,真证实了她的怀疑,狐狸大仙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