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疑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芙蓉愣了一下,眼底闪过一道迟疑。愞沈南阳的嘴唇动了动,似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那时石头次次阻拦我,迟迟不肯离开军营。后来他还亲口对我说:如今的京都城已由贤王掌政,你不如与我一起弃暗投明,为其传递消息,来日新帝登基,也能谋个一官半职。”  

“我念及妹妹恩情,始终真心相待,故而从未动摇半分,不想妹妹就这么看我?”  

沈芙蓉望着他,语气平缓:“你别多想,我是担心另有隐情,所以要查个清楚!”  

十月有几分无语地说道:“夫人不是那个意思,你那么激动干嘛?”  

沈南阳眼神狐疑,堆笑着说了句:“妹妹莫怪,我只是怕妹妹被小人蒙蔽,心里焦急…”  

随后,他又一脸正气的补了句:“我所言,句句属实!”愞沈芙蓉点点头,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不要多想。十月笑眯眯的把他送出营帐。  

刚一回到营帐,十月脸上的笑意立马消失不见,朝沈芙蓉低声问:“夫人,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刚才沈南阳离开时,回头看了她一眼。不知为何,她只觉得他的眼睛,看似正气温和,却藏着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沈芙蓉的面孔,带着一点辨不明了的复杂:“我不会相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况且这件事明眼人都知道还有很多疑惑。”  

为什么石头会突然背叛她们?为什么又会轻易对沈南阳泄露这个秘密?他又怎么会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了?中间发生了什么,她很难探查到。  

虽然沈南阳真的表现的非常良民,但她不知为何总是觉得他不太对劲。  

或许只有找到石头本人,才能搞清楚答案。愞十月默默点头,她心中有种莫名的感觉,可是她又说不出来是什么…  

这边沈南阳正慢慢的走回自己住的营帐,嘴角勾起意味不明的笑。  

他知道沈芙蓉还不信任他,可是没关系,他会用他的“真诚”一步一步打消她的怀疑。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况且,石头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沈芙蓉永远不会发现真相!  

被沈南阳以为死了的石头,此刻正躺在一张方形大床上,昏迷不醒。  

看着他昏迷不醒,一直这么躺在床上,背他回来的桃夭伤心极了。愞她原本打算等他死了,就好好的埋了。  

正好她上次捉来喂的小野雌鸽,被她养的奄奄一息了,她准备让他们埋在一起。  

她土堆都刨出来了,可床上这人有顽强的求生意志,愣是不死。  

小野雌鸽死了后,她等了几宿,都没有等到他死。  

无奈,只能先将小野雌鸽烤了吃了。  

要是他一直昏迷的话,也是一个大问题,她给自己捡了这么个累赘回来,她很悲伤。她当时还真是手欠多管闲事!  

桃夭这么想着,手上还是不由自主地将山叶和野果调制出的浆汁,用勺子舀了放入床上的石头口中。愞她当初救下落入陷阱的石头,见他全身是伤,她不忍心再看,便将他从头到脚裹了一遍。  

此时他全身上下都是布条,除了嘴巴,只露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对鼻孔…  

将碗里的果浆汁尽数喂到石头嘴里,桃夭拍拍手站起身,想着家里存的野果不多了,不如出去采一些。  

怕石头在她不在的时候起热发起高烧,她特意在石头脸上堆放了三袋子冰块。  

做完这一切,她便拎起墙角的竹篓子背在背上,安心出了门。  

这会儿山上长的野果不多,桃夭找了许久,才找到一捧鲜红色的山莓。  

她将路上摘的可以驱除蛲虫的黄荆缠在腰上,闻着荆叶的芳香,向山道另一边的林子深处走去。愞一路走走停停了许久,她猛然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是行舟!  

桃夭忙隐身在一棵大树后面,忍不住向外多看了一眼。  

只见行舟拿着一根棍子,对着草地上面,随着风吹的方向横扫一下、竖扫一下乱抽,嘴里还念念有词。  

桃夭嘴角颤了颤,他这是在抽风?  

强劲的棍风一声声呼啸而过,桃夭默默转身,想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然离开。  

她不想再继续跟他纠缠不清,她已经换了一张脸,也已不是当年那个眼里只有他,娇俏又可爱的桃夭。  

如今的她仿若历尽沧桑,看透世俗身心疲惫的老妪,余生只想安安静静地隐居在这个山谷里避世。愞她对他已经没有了恨,也不想再跟他有任何交集,因为关于她现在的一切,她统统都不想让他知道。  

所以他们还是不要再见了,最好连偶遇也不要!  

桃夭脑海里飞快的思索着,同时转身快速离开。  

结果下一秒,她还是被发现了。  

“等一下!”还没等桃夭反应过来,身后就有脚步声传来。  

心下暗叹自己运气不好,麻烦总是自动找上门!桃夭没有回答,向着树林深处跑去,乌发在风中飞舞。  

行舟的脑子有一点懵,方才仿佛是心有所感,他无意中一撇头,竟然在丛林间见到了久寻的身影。愞他唤了两声,“公主!公主!”  

然而对方似乎没有听见,而且脚下还加快了脚步。  

见人朝树林跑过去了,行舟生怕跟丢了,一口气提起来,脚下健步如飞。  

林子里光线并不是很好,很快前面的人便不见了踪影。  

行舟停了下来,左右张望,企图找出刚刚追寻的人影。  

突然心生异兆,他想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