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作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芙蓉则是有些苦恼的看着掩面而泣的冯畹仪。  

她不反对女人哭,毕竟哭泣不仅可以发泄情绪,还可以阻止乳腺增生,对女人的身体有好处。  

只是她反对女人对着她哭,尤其是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搞得她像个欺负弱女子的女恶霸一样。  

“呃,你先别哭”,沈芙蓉想了想,朝冯畹仪安抚道,“站着哭怪累的,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坐下,你再慢慢哭好不好?”  

冯畹仪抽泣了一声,点了点头。  

等几人去了对面的茶楼,挑了个清净的雅间,要了一壶碧螺春和几碟小点心,沈芙蓉这才问道:  

“你跑出来,你家里人不知道吗?”  

冯畹仪摇了摇头,“本是禀了母亲的,只是在街上时,我和几个老奴被人冲撞散了,我瞧着珠玉阁里光芒璀璨,便进去转了转,想来几个老奴久寻未果,便添了怒气…”  

“这些奴才真是嚣张至极!”  

十月听得愤愤不平,“你怎么不将这些事告诉当家夫人,就由着她们这么欺负你吗?”  

冯畹仪轻咬了咬下唇,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良久之后,才缓缓答道:  

“实不相瞒,我虽名义上是冯府的嫡小姐,实则不过是一个卑微的通房所生,当初嫡母为了拿捏我的娘亲,便将我抱到了她的跟前养。  

后来娘亲去世,我在嫡母膝下长大,从会走路开始就要在嫡母跟前立规矩,我生来笨拙,每日战战兢兢,总担心哪里做的不够好,引得嫡母、尊长厌恶。  

今天这种事平日里时有发生,嫡母管理府邸每日操劳,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想再惹她烦扰费心。”  

沈芙蓉听了有些惊讶地看了冯畹仪一眼。  

冯畹仪当众喊破她的身份,自然知道她便是未婚夫周学政的女儿。  

按理说在她面前,冯畹仪该百般遮掩自己真正卑微的身世才对,可如今冯畹仪却毫不避讳的将这个秘密说了出来。  

是她太单纯还是她心机太深?  

沈芙蓉一时有些看不透她。  

不过冯畹仪的话中透露出,冯府是由她的嫡母管理主事。  

掌家之人手下有无数管事和忠心的奴仆,自然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她那个嫡母又岂会真的不知道她受人欺负?  

显然十月也想到了这里,她嘴快地说道:  

“自己管理的府邸里有人恶奴欺主,冯夫人这个当家人又岂会不知?说不得本就是她有刻苛薄待之心呢!”  

“姑娘莫要如此说!”  

冯畹仪脸上露出了恐慌之色,她连连摆手,一副忐忑难安的样子:  

“嫡母待我很好,都是那些个犯上的奴才,是奴才仗势欺人,不关嫡母的事。”  

十月对她这种怒其不争的态度感到非常着急:  

“那些奴才都已经骑在你的头上撒野了,再蒙着眼睛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冯畹仪细密的玉牙紧咬着红唇,她快速看了沈芙蓉一眼,轻声回道:  

“说句厚脸皮的话,左右我就要嫁人了,她们是好或坏都与我没关系了,我只盼日后,周大人和周姑娘能待我和善。”  

她红着脸说完,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嘤嘤嘤地抽泣了起来,柔弱的肩膀抖动如风中霜花,让人怜惜。  

十月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脸色复杂地望向了自家主子。  

沈芙蓉冲十月轻轻的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十月看了一眼冯畹仪柔弱的身影,最终咽下了想说的话,低下了头。  

沈芙蓉瞧着小声抽泣地冯畹仪,陷入了沉思。  

照目前来看,这冯畹仪也是一个苦命之人。  

想来她一个养在嫡母跟前,却又不得嫡母欢心的女儿,年纪轻轻,又无势可仗,想要扭转受人欺辱的局面的确不太容易。  

只是不知冯畹仪这句“望周大人和周姑娘能待我和善”是真心所盼,还是想要利用她的同情心,来博取自己的利益。  

早已同情心泛滥的十月,见冯畹仪哭得可怜,便掏出袖中锦帕递给了冯畹仪。  

冯畹仪抽泣着接过锦帕拭泪,暗暗从帕角的缝隙处扫了一眼沈芙蓉。  

见沈芙蓉垂眸正在思虑什么,脸上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让人看不透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冯畹仪的眸色渐深…  

等冯畹仪哭得差不多了,沈芙蓉又陪她喝了壶清茶,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会儿,便提出要送她回去。  

冯畹仪看起来有些为难,想来是怕沈芙蓉她们看到她回府之后的窘迫。  

沈芙蓉见状便微微笑道:“因着时候也不早了,我就不进府去向冯夫人见礼了,把你安全的送到府门附近,我们就回去了。”  

冯畹仪听后,眼神微微起了变化,这次并未再拒绝。  

于是几人便一起出了茶楼,又去巷口寻了周府的马车,一路送冯畹仪回了冯府。  

将冯畹仪放到冯府对街的位置,沈芙蓉几人便告辞回了周府。  

冯畹仪一直站在街头,目送周府的马车,直到马车消失在了天际线上,再也看不到了,她才收回眺望的视线,慢吞吞的向相反的方向走。  

等走到一条狭长昏暗的小巷,她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两个婆子。  

这两个婆子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在珠玉阁门前,硬要带走冯畹仪的两人。  

瞧见冯畹仪莲步轻移走了过来,两个婆子立刻脸上堆笑迎了上去,再不见之前的盛气凌人:  

“大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