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受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还得了!  

沈芙蓉受惊太过,险些忍不住跳了起来。  

她还暗暗盼着周老夫人这个老佛爷赶紧走呢,走了她就又可以出去疯了。  

可如若周府后宅添个女主人,她头上又会多一座大山压着,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萧天陌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哪里不知道她在愁什么,当即好心提醒道:  

“你好似也快要及笄了吧?”  

“没错,怎么了?”  

沈芙蓉眼里冒出财迷的光芒来,“难道你要送我及笄礼?”  

萧天陌无语看她一眼:  

“我是说女子及笄后便可嫁人为妻,不必再受后宅主母压制。”  

嫁人?笑话!  

这里的男人都讲究三妻四妾,而女人却要遵守妇道始终如一,不能同时嫁很多个丈夫,简直极大的不公平。  

她忍受不了这种不平等的待遇,注定要在单身狗的这条路走到黑了。  

“诶,其实我这人吧,性格很坏,很霸道,不愿与其他女子共侍一夫,娶了我就要从一而终,不能有通房不能纳妾,眼里、心里只能是我,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嫁人对我来说有点难。”  

一生一世一双人么?  

萧天陌愣了一下,眸光微微闪动,眼底深处似有无数情绪闪过。  

翌日天亮,客栈里的晏子风猛的惊醒。  

他慌忙撑起上半身,目光不断朝着周围打量着,一边打量着一边搜索着什么。  

室外忽然传来脚步声,晏子风立刻怀着期待的心情看过去,只见段生提着药箱推门进来。  

瞧见晏子风正目光炯炯看向他,段生惊喜的疾步上前:“太子殿下,你醒了?”  

晏子风不等段生走近,便急切地开口问道:“凤七呢?她在何处?”  

想到段生并未见过凤七,他忙又补充道:“就是昨晚来我房中的那个姑娘。”  

“昨晚一直是我在照顾殿下,未见有什么姑娘啊?”  

段生皱起眉头,眼中满是不解之色:  

“而且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和萧大公子,并无他人。”  

“不可能,不可能的!昨晚凤七明明来过,我真的看到她了!”晏子风语气很是激动。  

想到昨日凤七对他的温言细语,他的手紧紧攥住,因为太过用力,手指关节都微微发白,浑身都在颤抖:  

“她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对我笑,对我说话…”  

“殿下…”  

段生见到他苦涩的模样,面露不忍,却终是缓缓道:“你昨晚梦魇了一夜。”  

梦魇?难道?  

晏子风一时恍惚,刚才的那股喜悦心情,顿时化作泡影,思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空瘪了下来。  

原来都是梦,不过是一场梦啊。  

凤七根本就没来过。  

晏子风一动不动的坐着,如同丢了魂一般。  

凤七早已不在人世,她已经不要他了,又怎么可能再回来?  

一切不过是他痴心妄想罢了!  

心口像是被一把尖锐的利器狠狠的插了一下,晏子风只觉得心痛得难以呼吸。  

想到凤七那日决然地吞下毒药,如今冰冷的尸身躺在停柩堂的灵柩里,晏子风顿觉全身上下彻骨的冷。  

那种冷意刺进骨髓里面,冷得他整颗心都像是被人挖出来了一般。  

他突然张口喷出一大口鲜血,雪白的床幔上顿时点点红花溅落。  

“殿下,你怎么样?”  

段生扑上去,扶住了晏子风摇摇欲坠的身子。  

晏子风来不及说什么,眼帘一合,身躯像一滩烂泥般软软倒了下去。  

段生忙将他平放到床上躺好,又拉过薄被为他盖上。  

随后他细细为晏子风诊了片刻脉,半晌,松了一口气。  

不久后,萧天陌推门走了进来,看到晏子风嘴角的血迹,忙惊问道:“太子殿下怎么样了?”  

段生擦了擦额角渗出的汗珠,“太子殿下郁结在心的淤血已通,如今性命已无大碍,接下来按方调养即可。”  

“只是…”  

说到这里,段生不自觉地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接着道,“太子殿下他,好像很痛苦,我们真的不能将真相告诉他吗?”  

萧天陌沉默半晌,开口道:“这是凤七姑娘离开时,提出的唯一条件。”  

段生转头看向床上剑眉紧锁,仿佛在承受莫大痛苦的晏子风,不由得长长叹息了一声。  

今日,凯旋大军回京。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的,早早的就在安平大街两侧阁楼占好了位置,这里可是大军必经之地。  

沈芙蓉自然不甘落后,带着十月和黎夜玉抢了一个临窗的位置。  

最近周老夫人不知在忙什么,领着周月四处拜访赴宴,她岂能放过此等出来浪的时机?  

于是最近几日,都是周老夫人的马车前脚出门,她后脚就撒丫子向外跑。  

在沈芙蓉几人和所有京城百姓的期待之下,大军终于逐渐到达了处处张灯结彩的安平大街。  

京城百姓如潮水般涌上前,群情激昂的欢迎抗敌英雄,叫喊、欢呼声响彻天际。  

大军按例驻扎在城外,镇国侯因受了箭伤已先一步回府,此刻由萧天陌带领两千余精兵到宫门前接受皇上的犒赏。  

在欢呼声雷动的喧闹之中,一身银白色盔甲的萧天陌,带领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队,浩浩荡荡行进过来,旌旗飘飘,威风凛凛,场面十分壮观。  

街上人头攒动,人们看着前方如战神下凡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