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十禽鸟一(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第四百六十禽鸟一
凤(鹰附)
旃涂国凤凰台元庭坚睢阳凤鸾 鹤
徐奭乌程采捕者户部令史妻
裴沆鹄苏琼鹦鹉张华鹦鹉救火雪衣女刘潜女 鹰
楚文王刘聿邺郡人 鹞
魏公子 鹘
宝观寺落雁殿
旃涂国
周时,旃涂国献凤雏,载以瑶华之车,以五色玉为饰,驾以赤象。至京师,育于灵禽之苑,饮以琼浆,饴以云实。二物皆出《上元经方》。凤初至之时,毛色未彪发。及成王封泰山,禅社首之后,文彩炳耀,中国飞走之类,不复喧鸣,咸服神禽之远至。及成王崩,冲天而去。(出《拾遗录》)
【译文】
周朝时,旃涂国贡献了一只幼凤,把它装载到装饰着五色玉石的华贵车子里,用红色的大象拉车。到了京城,把凤雏放养到饲养珍禽的园林中,每天喂给它根据上元医药书上记载的秘方所特制的美酒和云石。凤雏刚到的时候,毛色不太鲜明,等到周成王到泰山祭天,到社首山祭祀山川以后,毛色变得异常光彩鲜亮。中国本地的飞禽走兽全都不再鸣叫,臣服于从远方而来的神鸟凤。等到周成王死了,凤直冲云霄飞走了。
凤凰台
凤骨黑,雄雌旦夕鸣各异。皇帝使伶伦制十二龠写之,其雄声,其雌音。乐有《凤凰台》。此凤脚下物如白石者,凤有时来仪,候其所止处,掘深三尺,有圆石如卵,正白,服之安心神。(出《酉阳杂俎》)
【译文】
凤凰的骨头是黑色的,雄的和雌的早晨和夜晚的叫声各不相同。皇帝让乐官制造了一支十二个孔的乐器“龠”来模仿雌雄凤凰鸣叫的声音,于是就有了《凤凰台》这支乐曲。凤凰脚下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好象是白石头。凤凰出现的时候,找到它站立过的地方,挖掘三尺深,能找到一块纯白色的像卵石一样的圆石,吃了它能使人心神安定。
元庭坚
唐翰林学士陈王友元庭坚者,昔罢遂州参军,于州界居山读书。忽有人身而鸟首,来造庭坚,衣冠甚伟,众鸟随之数千,而言曰:“吾众鸟之王也,闻君子好音律,故来见君。”因留数夕,教庭坚音律清浊,文字音义,兼教之以百鸟语。如是来往岁余。庭坚由是晓音律,善文字,当时莫及。阴阳术数,无不通达。在翰林,撰《韵英》十卷,未施行,而西京陷胡庭,坚亦卒焉。(出《纪闻》)
【译文】
唐代的翰林学士陈王的朋友元庭坚,被免去遂州参军的官职后,就在州界的山上住着读书。一天,忽然有一个人身鸟头的人,来拜访元庭坚。这个人身材雄伟,衣着华贵,有几千只鸟跟随着他。他说:“我是鸟类之王,听说你喜欢研究诗文声韵的规律,所以来见你。”他利用好几天夜晚的时间,教授元庭坚音律的清和浊,文字的音和义,同时教给元庭坚百鸟的语言,象这样他们来往了一年多,元庭坚从此通晓了韵律,善写文章,当时的人们没有能比得上他的。至于天文、阴阳、数术等学问,也没有他不精通的。后来,元庭坚在翰林院撰写了《韵英》一书,一共十卷,但没等推广施行,西京就被匈奴人占领了,不久元庭坚也死了。
睢阳凤
贞元十四年秋,有异鸟,其色青,状类鸠鹊,翔于睢阳之郊,止丛木中。有群鸟千类,俱率其类,列于左右前后,而又朝夕各衔蜚虫稻粱以献焉。是鸟每飞,则群鸟咸噪而导其前,咸翼其旁,咸拥其后,若传唤警卫之状。止则环而向焉,虽人臣侍天子之礼,无以加矣。睢阳人咸适野纵观,以为羽族之灵者。然其状不类鸾凤,由是益奇之。时李翱客于睢阳,翱曰:“此真凤鸟也。”于是作《知凤》一章,备书其事。(出《宣室志》)
【译文】
唐朝贞元十四年秋天,有一只奇异的鸟,羽毛是绿色的,样子类似于斑鸠或喜鹊,在睢阳城郊飞翔,有时落在丛林之中。这时有一大群鸟,大约有一千多个种类,由各个种类的头领率领着,排列在那只鸟的周围,这些鸟每天都把各自衔来的虫子和谷物献给这只鸟吃。这只鸟每次起飞,群鸟全都鸣叫着,有的飞在它的前面做向导,有的飞在它的两旁,有的跟在它的后面,全都像仆从和警卫一样簇拥在它的周围。这只鸟落下来时,群鸟全都头朝它围成一圈。就是臣子侍奉天子的礼节,也不能超过这群鸟啊。睢阳城的人全都到野外去观看,认为这只奇异的鸟是飞禽类中通灵的鸟,可是它的样子不象鸾鸟和凤凰,因此大家更是对它感到奇异。当时李翱在睢阳城作客,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凤鸟啊。”于是撰写了《知凤》这篇文章,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

尧在位七年,有鸾鹘岁岁来集,麒麟游于泽薮,鸱枭逃于绝漠。有折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重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以肉翮而飞。能搏逐猛虎,使妖灾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留重明之集。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户牖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刻画为鸡于户牖之上,此遗像也。(出《拾遗录》)
【译文】
尧在位七年,有鸾鸟和一种叫鹘鵃的鸟年年来集会,还有麒麟在沼泽中游玩,鸱枭等凶恶的鸟逃到了大漠的深处。有个折支国,贡献了一种叫“重明”也叫“重睛”的鸟,是说这种鸟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眼仁。重明的样子象鸡,叫声象凤鸣,经常脱落羽毛,用肉翅飞翔。它能追杀猛虎,使妖魔鬼怪和各种灾祸不能对人类造成伤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