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五龙八(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第四百二十五龙八
龙 张温郭彦郎王宗郎犀浦龙井鱼安天龙曹宽梦青衣
蛟 汉武白蛟浔阳桥王述王植陆社儿长沙女苏颋斗蛟洪氏女洪贞
老蛟武休潭伐蛟

张温
王蜀时,梓州有张温者好捕鱼,曾作客馆镇将。夏中,携宾观鱼,偶游近龙潭之下。热甚,志不快。自入水举网,获一鱼长尺许,鬐鳞如金,拨刺不已。俯岸人皆异之。逡巡晦暝,风雨骤作。温惶骇,奔走数里,依然烈景。或曰:“所获金鱼,即潭龙也。”是知龙为鱼服,自贻其患。苟无风雨之变,亦难逃鼎俎矣。龙潭取鱼,亦宜戒慎。(出《北梦琐言》)
【译文】
王蜀的时候,梓州有一个叫张温的人喜欢捕鱼,曾经做客馆的镇将。夏天里,他陪着客人看鱼,偶然走近龙潭之下。这时天热得厉害,心里头很不爽快,他就进到龙潭,撒网捕到一条一尺来长的鱼。这条鱼的鬐和鳞都是金色的,不停地蹦跳。在岸上俯着的人都很惊异。不一会儿,天阴暗起来,风雨骤然而起。张温害怕,跑出去好几里地,风雨依然猛烈。有人说,他捉到的那条金鱼,就是一条龙。这才知道,龙因为穿了鱼的衣服,自己给自己惹了麻烦,如果没有风雨的变化,它也很难逃过被煮吃的下场。到龙潭打鱼,也是应该千万谨慎才好。
郭彦郎
世言乖龙苦于行雨,而多窜匿,为雷神捕之。或在古木及楹柱之内,若旷野之间,无处逃匿,即入牛角或牧童之身。往往为此物所累而震死也。蜀邸有军(“军”原作“青”,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将郭彦郎者,行舟侠江,至罗云溉。方食而卧,心神恍惚如梦,见一黄衣人曰:“莫错。”而于口中探得一物而去。觉来,但觉咽喉中痛。于是篙工辈但见船上雷电晦暝,震声甚厉。斯则乖龙入口也。南山宣律师,乖龙入中指节,又非虚说。所以孔圣之言,迅雷风烈必变,可不敬之乎?”(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世人传说有了过错的龙不敢行雨,大多都到处逃窜藏匿,被雷神追捕。有的藏在古木和楹柱之内。如果是在旷野间,没有地方躲藏,就可能藏进牛角或者牧童的身上。常常有被这种龙连累而被雷击死的人或牲畜。蜀州官府里有一个叫郭颜郎的军将,行船在侠江上,来到了罗云溉,刚吃完饭躺在那里,心神恍恍惚惚,就象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黄衣人对他说:“不要把牙合上!”于是黄衣人就在他的口中找到了一样东西离去了。醒来之后,只觉得咽喉有些疼痛。在他做梦的时候,撑船的篙工们但见船上云雨昏暗,风狂雨怒,雷电震声极大。这就是犯了过错的龙躲到他嘴里去了。南山的宣琴师,犯有过错的龙逃进他的中指节,更不是瞎说。所以孔圣人的话,“雷电迅猛,风雨猛烈,就一定有什么变故”,能不谨慎对待吗?
王宗郎
蜀庚午岁,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洵阳县洵水畔有青烟庙。数日,庙上烟云昏晦,昼夜奏乐。忽一旦,水波腾跃,有群龙出于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牛马驴羊之形。大小五十,累累接迹,行入汉江,却过庙所。往复数里,或隐或见。三日乃止。(出《录异记》)
【译文】
蜀庚午年,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报,洵阳县洵水畔有一座青烟庙,一连几天,庙上烟云昏暗,奏乐的声音昼夜不停。忽然有一天早晨,水波翻腾跳跃,有一群龙出现在水面上,向汉江行进。大的几丈长,小的一丈多长,什么颜色的都有,样子有如牛马驴羊,大的小的各占一半,挤挤撞撞地拥入汉江。还在经过有寺庙的地方,往往复复,徘徊数里,或隐或现。三天之后才停止。
犀浦龙
癸酉年,犀浦界田中有小龙青黑色。割为两片,旬日臭败,寻亦失去。摩呵池大厅西面亦有龙井,甚灵,人不可犯。(出《录异记》)
【译文】
癸酉年,犀浦境内的田地里有一种青黑色的小龙。把它切成两片,十来天才腐败发臭,不久也就失去了。摩呵池大厅的西面,也有一口龙井,特别灵验,谁也不能冒犯。
井鱼
成都书台坊武侯宅南,乘烟观内古井中有鱼。长六七寸。往往游于井上。水必腾涌。相传井中有龙。(出《录异记》)
【译文】
成都书台坊武侯宅的南面有一座乘烟观。观内的古井里有一条鱼。这条鱼六七寸长,常常游到井上来。它每次游上来,水一定会翻腾汹涌。相传这井里有龙。
安天龙
后唐同光中,沧洲民有子母苦于科徭,流移近界封店(上恨音)。路逢白蛇,其子以绳系蛇项,约而行,无何摆其头落。须臾,一片白云起,雷电暴作,撮将此子上天空中,为雷火烧杀坠地。而背有大书,人莫之识。忽有一人云,何不以青物蒙之,即识其字。遂以青裙被之。有识字读之曰:“此人杀害安天龙,为天神所诛。”葆光子曰:“龙神物也,况有安天之号,必能变化无方。岂有一竖子绳系而殒之?遽致天人之罚。斯又何哉!”(出《北梦琐言》)
【译文】
后唐同光年间,沧州百姓中有这么娘儿俩为了躲避徭役,要迁到附近一个叫封店的地方去。路上遇到一条白蛇,那儿子就用绳子系住蛇的脖子,捆绑着它前进。没有过多长时间,摆来摆去,就把蛇头勒掉了。顷刻之间,一片白云升起,雷电突然炸响,把那儿子撕扯到天空中去,被雷火烧杀之后才又落到地上,而且他的后背上有字,没有人能认识。忽然有一个人说:“为什么不用青色东西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