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一十二神二十二(5/5)
水将军托梦说很喜欢这剑,薛用弱就把剑赠给了神。他让人把庙里的柱子上挖了个槽,把宝剑装在个匣子里放进柱子,外面设个小门,用锁锁上。乾符戊戌年,大理少卿徐焕由于执法公正办案有功,被任为戈阳刺史。秋天七月出京赴弋阳上任,就赶上连绵的秋雨,往东去的道路十分泥泞。徐焕经崤山、函谷关,过东周一直走到许蔡,天仍不放晴。后来渡过淮河住在嘉鹿的旅店,这就算到了弋阳的西边县境了。当时仍然是凄风苦雨不断袭来,仆从和侍卫们都冻得受不了。徐焕就到黑水神庙去祭祀,当晚就雨过天晴了。徐焕对黑水神就更加崇敬了。上任后,每到春秋两次大的祭典,徐焕都是亲自参加。第二年冬天十月,有几千名叛军来攻打弋阳郡城,徐焕坚守,叛军始终攻不下来,只好转向西面去攻义阳。当时有个无赖,把薛用弱将宝剑藏在黑水神庙的事告诉了叛军的副将。副将就带着人进了庙,劈开柱子把宝剑拿走了。拂晓时,这股叛军四处烧杀抢掠,突然被弥天大雾裹住,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忽然遇见一个砍柴的少年,叛军就抓住少年,让他带路。少年带着叛军翻过山后,浓雾顿时消散,一看竟来到平叛的义军将领张周的军营前。张周率领义军杀出营来,把叛军全部消灭,并活捉了叛军的首领那个副将,缴获了那把宝剑,又送回庙里,现在黑水将军庙的香火仍然终年不断。
罗弘信
中和年,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之事,曾宿于魏州观音院门外,其地有神祠,俗号白须翁。巫有宗千者,忽诣弘信谓曰:"夜来神忽有语,君不久为此地主。"弘信怒曰:"欲危我耶?"他日,复以此言来告,弘信因令密之。不期岁,果有军变,推弘信为帅。弘信状貌丰伟,多力善射,虽声名未振,众已服之。累加至太尉临淮王。(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中和年间,魏博的军事长官是罗弘信。弘信最初只是本军里的一个小军官,管放牧军马的差事。他曾住在魏州观间院门外,随近有个神庙,庙里供的神当地人都叫他"白头翁"。有一天一个叫宗千的巫师忽然来找罗弘信说,"神夜里忽然对我说你不久会当本地的主管官。"弘信生气的说,"你想害我呀?"过了两天巫师又来说那话,弘信就让他千万保密。不到一年,军队里果然发生了哗变,推举弘信当统领。弘信生得魁伟雄健,力大无比,又善射箭,所以当时虽然只是个无名的小军官,大家却都很敬服他。后来,弘信果然作了太尉临淮王。
李嶢
唐乾宁中,刘昌美为夔州刺史。属夏潦,峡涨湍险。里俗云:"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于是行旅辍棹以候之。学士李嶢,挈家,自蜀沿流,将之江陵。昌美以水势正恶,止之。嶢忽遽而行,俄尔舟复。一家溺死焉。唯乳妪一人,隔夜为骇浪推送江岸而苏。先是永安盐灶户陈小奴,棹空船下瞿塘。见崖下有一人,裹四缝帽,著窄白衫,青裤,执铁棘梨。问嶢行程,自云迎候。及乳妪既苏,亦言于刺史云,李学士至一官署上事,朱门白壁,寮吏参贺。又闻云,此行无乳妪名,遂送出水。(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代乾宁年间,刘晶美去四川夔州上任当刺史。当时夏天发洪水,三峡水涨又急又险。当地有句俗话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能下",江上不能行船,于是刘昌美只好停了船等候水退。有个学士名叫李嶢,带着家眷从四川沿江行船要去江陵。刘昌美说水势又急又大,劝他等等再走,李嶢却急忙地走了,不一会儿船就翻了,全家都被淹死。只有一个奶妈第二天被大浪推到岸上,幸免于难。在此以前,永安的盐贩子陈小奴,划着一只空船从瞿塘过来,看见江边山崖下有一个人,戴着四缝帽,穿着很紧的白衣服,手里拿着铁蒺藜,问学士李嶢要到哪里去,说正在迎接他。后来那奶妈苏醒后也对刘昌美说,李学士被领到一个官府去上任,那官府红门白墙,很多官员都来迎接李学士,并向他拜贺。后来奶妈听到有人说,"这一行人的名单里,没有这个奶妈子。"于是奶妈就被送出了江面,冲到了岸上。
罗弘信
中和年,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之事,曾宿于魏州观音院门外,其地有神祠,俗号白须翁。巫有宗千者,忽诣弘信谓曰:"夜来神忽有语,君不久为此地主。"弘信怒曰:"欲危我耶?"他日,复以此言来告,弘信因令密之。不期岁,果有军变,推弘信为帅。弘信状貌丰伟,多力善射,虽声名未振,众已服之。累加至太尉临淮王。(出《北梦琐言》)
【译文】
中和年间,魏博的军事长官是罗弘信。弘信最初只是本军里的一个小军官,管放牧军马的差事。他曾住在魏州观间院门外,随近有个神庙,庙里供的神当地人都叫他"白头翁"。有一天一个叫宗千的巫师忽然来找罗弘信说,"神夜里忽然对我说你不久会当本地的主管官。"弘信生气的说,"你想害我呀?"过了两天巫师又来说那话,弘信就让他千万保密。不到一年,军队里果然发生了哗变,推举弘信当统领。弘信生得魁伟雄健,力大无比,又善射箭,所以当时虽然只是个无名的小军官,大家却都很敬服他。后来,弘信果然作了太尉临淮王。
李嶢
唐乾宁中,刘昌美为夔州刺史。属夏潦,峡涨湍险。里俗云:"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于是行旅辍棹以候之。学士李嶢,挈家,自蜀沿流,将之江陵。昌美以水势正恶,止之。嶢忽遽而行,俄尔舟复。一家溺死焉。唯乳妪一人,隔夜为骇浪推送江岸而苏。先是永安盐灶户陈小奴,棹空船下瞿塘。见崖下有一人,裹四缝帽,著窄白衫,青裤,执铁棘梨。问嶢行程,自云迎候。及乳妪既苏,亦言于刺史云,李学士至一官署上事,朱门白壁,寮吏参贺。又闻云,此行无乳妪名,遂送出水。(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代乾宁年间,刘晶美去四川夔州上任当刺史。当时夏天发洪水,三峡水涨又急又险。当地有句俗话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能下",江上不能行船,于是刘昌美只好停了船等候水退。有个学士名叫李嶢,带着家眷从四川沿江行船要去江陵。刘昌美说水势又急又大,劝他等等再走,李嶢却急忙地走了,不一会儿船就翻了,全家都被淹死。只有一个奶妈第二天被大浪推到岸上,幸免于难。在此以前,永安的盐贩子陈小奴,划着一只空船从瞿塘过来,看见江边山崖下有一个人,戴着四缝帽,穿着很紧的白衣服,手里拿着铁蒺藜,问学士李嶢要到哪里去,说正在迎接他。后来那奶妈苏醒后也对刘昌美说,李学士被领到一个官府去上任,那官府红门白墙,很多官员都来迎接李学士,并向他拜贺。后来奶妈听到有人说,"这一行人的名单里,没有这个奶妈子。"于是奶妈就被送出了江面,冲到了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