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六神十六(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幸托身于母。受生育之恩,未能一报,我今日后,时一来拜觐,待我微答母恩,即不来矣。"赵氏曰:"儿自为何神也?"儿曰:"母慎勿言,我已补东方擒恶将军。东方之地,不遵明祗,擅为恶者,我皆得以诛之。"赵氏取酒炙以饲之,乃谓儿:"我无多酒炙,不可以及将士。"儿笑曰:"母但以一杯酒洒空中,即乒士皆饮酒也。"母从之。见空中酒下起雨,兵士尽仰面而饮之。儿乃遽止曰:"少饮,"临别,谓母曰:"若有急,但焚香遥告,我当立至。"言讫,上马如风雨而去。后一年,赵氏父亡,赵氏往葬之。其父家,每月有鬼兵可千余,围其宅。有神扣门言曰:"我要为祠宇,尔家翁见来投我,尔当速去,不然,皆杀之。"赵氏忽思儿留言,乃焚香以告。其夕,儿引兵士千余至,令一使诘之,神人茫然收兵为队,自缚于儿前。儿呵责。尽杀其众。谓母曰:"此非神也,是强鬼耳。生为史朝义将,战亡之后无所归,自收战亡兵,引之来此,欲擅立祠宇耳。"母曰:"适闻言,家翁已在我左右,尔试问之。"其儿令擒神人问之曰:"尔所谋事,我尽知之,不须言也。任何以无故追赵玉耶?今在何处?"其人泣告曰:"望将军哀念。生为一将,不能自立功,而死于阵前。死后欲求一神,又不能良图。今日有犯斧钺,若或将军不以此罪告上天。容在麾下,必效死节。"又问曰:"赵玉何在?"神曰:"寄在郑大夫塚内。"儿乃立命于塚内取赵玉至,赵玉寻苏。赵氏切劝儿恕神之罪,儿乃释缚,命于部内为小将。乃辞其母,泣而言曰:"我在神道,不当频出迹于人间,不复来矣,母善自爱。"又为风雨而去,迩后绝然不至矣。(出《奇事记》)
【译文】
山东有个叫冉遂的人,父亲是地方官。冉遂娶了长山赵玉的女儿。后来冉遂的父亲死了,自己生来愚笨,又没念什么书,没法术功应,只好就在岳父赵玉家种地。妻子赵氏却非常漂亮但作风轻浮。一天她独自在林中散步,看见一个衣着华贵的人,骑着白马,带着一百多名持兵器的侍卫走过,就说,"我要是有这样一个丈夫,死也心甘了!"骑白马的人回头看她笑了笑。侍卫们问赵氏,"让他给你做个临时丈夫你愿意不?"赵氏立刻应声道,"那怕做他一天妻子,我也不忘他的恩。"于是那骑白马的人立刻下马,和赵氏一齐钻进树林里。分别时他对赵氏说,"你会生下一个儿子,这儿子是神。生下后你要好好爱护他。"后来赵氏果然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但只有五寸长,而且黑脸红发,双目熠熠闪光。丈夫冉遂十分惊怪,认为是个妖精,想杀掉婴儿。赵氏说,"这孩子是你的,怎能是妖精呢?也许长大后不同凡人,为什么要杀他?如果杀了,也许会招来祸事呢。你看怎么办好?"冉遂怕招祸就没有杀。赵氏把婴儿藏在密室,养到七岁,这孩子忽然长成一丈高,有一个大鸟从天上飞下来,那孩子走出去,骑上鸟背就飞走了。赵氏天天痛哭,过了几个月,那孩子又回来了,身披金钺甲,腰带宝剑弓箭,带着一千多士兵来到家里,向母亲跪拜后说,"我是天神游察使者的儿子,有幸托生于母亲,受你养育之恩,没有报答你。从今以后,我会常来看望你,等我多少能报答一点母恩,就不再来了。"赵氏问儿子是那路神仙,儿子说,"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对别人说。我现在是东方擒恶将军。东方那面凡是不敬神明和作恶的人,我都杀掉。"赵氏就备了酒肉让儿子吃,并说,"我酒肉太少,不能供你的将士们吃了。"儿子笑着说,"母亲只要拿一杯酒洒在空中,我的将士就都有酒喝了。"赵氏按他的话作了,果然空中象下雨似地落下了酒,将士们都仰着脸喝起来。儿子就让雨停了,说,"别喝多了。"临别时,儿子对母亲说,"以后如果有急事,只要烧香向远天祷告,我立刻就会来。"说罢,上马象乘着风雨般的走了。过了一年,赵氏的父亲赵玉死了。赵氏赶回去为父亲料理丧事。他父亲家里常常夜里被一千多鬼兵包围,还有个神敲门说,"你父亲现在到我那儿去了,你要为我造一庙宇,不然把你们都杀掉!"赵氏忽然想起儿子留下的话,就烧香祷告。这天晚上,儿子带着一千多兵士到了,让手下人上前质问那个包围住宅的神,那神人立刻把兵撤了,自己把自己绑上跪在赵氏儿子面前。儿子把那神训斥了一顿,把他的士兵全杀了,然后对赵氏说,"那不是个神,是个很厉害倔强的鬼。他活着时是叛贼史朝义的部将,战死之后无处可归,才收集他那些战死的将士带到这儿来,想擅自立个祠庙而已。"赵氏说,"听他刚才说,我的父亲他也带来了,你问问他。"儿子又把那个神带来问道:"你的打算我已经知道了,你就不用说了,但你为什么要害我的外公赵玉呢?"那神人哭着说,"求你能体念我的苦衷吧。我生前是个大将,没立什么大功而战死在阵中,死后想成为神,又当不上神。今天我冒犯了将军,如果将军不把我的罪错向上天报告,而留我在你帐下,我一定拚死为你效力!"儿子又问他,"赵玉在哪里?"那神说,"寄押在郑大夫的坟墓里。"儿子派人立刻到郑大夫的坟中把赵玉带来,赵玉果然很快复活了。赵氏不断在儿子面前为那神人求情,让他饶恕神人的罪。儿子就让给他松绑,并派在自己帐下当一名小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