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十五神五(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跪在安世高面前,接受他的祝告和希望。然后,那少年竟不见了踪影。安世高说:“刚才那个少年,就是庙神;他难得脱开那个丑恶的体形呀!”他又说庙神就是当年那个大长者之子。后来,到庙上来祈祷的人闻到一股腥臭气,才发现那条大蟒死了,庙也从此关门。安世高来到会稽,进了城门,正赶上有人在打架。不慎,误中安世高的脑袋,他当即毙命。广州客——那位少年随即把他埋葬在寺庙旁。
曲阿神
曲阿当大埭下有庙。晋孝武世,有一逸劫,官司十人追之。劫迳至庙,跪请求救,许上一猪。因不觉忽在床下。追者至,觅不见。群吏悉见入门,又无出处。因请曰:“若得劫者,当上大牛。”少时劫形见,吏即缚将去。劫因云:“神灵已见过度,云何有牛猪之异?而乖前福。”言未绝口,觉神像面色有异。既出门,有大虎张口而来,迳夺取劫,衔以去。(出《神鬼传》)
【译文】
曲阿县境内,面对着大坝有一座庙。东晋孝武帝当朝时,有一个劫匪逃跑,官府派出十个人追捕他。那劫匪径直跑进庙里,跪下求助神人保祐救他一命,并许愿说过些日子送来一头猪。于是,不知不觉忽然就滚进了床底下。追捕他的人赶到了,怎么也找不到他。捕吏们全都看见他进了这个门,又没有别的出口,于是也向庙神祈祷说:“如果你能让我们捕到劫匪,过几天给你送条大牛来!”有顷,那劫匪露出马脚,捕吏们立即绑住他就要走。劫匪于是说道:“你作为神灵这样做大过分了,你说牛和猪对于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违背先前的许诺?”话未说完,只见那神像的脸色有了变化。出门之后,有只大老虎张着大嘴扑将过来,径直夺下劫匪,衔着他跑掉了。
谢奂
青溪小姑庙,云是蒋侯第三妹。庙中有大穀扶疏,鸟常产育其上。太元中,谢庆弹杀数头,即觉体中慄然。至夜,梦一女子,衣裳楚楚,怒云:“此鸟是我所养,何故见侵?”经日谢卒。庆名奂,灵运父也。(出《异苑》)
【译文】
青溪县境内有座小姑庙,说是为蒋侯的三妹所建。庙里有株大树扶疏,鸟儿们经常在上面生儿育女。东晋太元年间,谢庆用弹弓杀死几只鸟儿后,当即觉得体内颤栗不已。到了晚上,他梦见一个女人,衣裳楚楚动人,对他怒气冲冲地说:“这些鸟儿是我养的,你为什么要伤害它们?!”过了几天,谢庆就死了。谢庆名为奂,他就是谢灵运的父亲呵。
李滔
吴郡桐庐,有徐君庙,吴时所立。左右有为劫道非法者,便如拘缚,终至讨执。东阳长山吏李滔,以义熙中,遭事在都。妇自出料理。过庙请乞恩,拔银钗为愿。未至富阳,有鱼跳落妇前。剖腹,还得所愿钗。夫事寻散。(出《异苑》)
【译文】
吴郡桐庐县,有座徐君庙,东吴时所建。附近有抢劫的盗窃的等犯法的人,便像被逮捕时那样把自己绑起来,临死前到这里忏悔并讨要牵引柩车的绳索。东阳郡长山县的官吏李滔,于东晋义熙年间摊上了事,被困在京都。他的妻子只好自己出来料理一些事情。一次,她从徐君庙前经过,便进去祈祷请庙神施恩,并拔下头上的银钗奉上,算作还愿。没等她走到富阳,有条鱼跳落到她的面前,等到把鱼剖腹,鱼腹中有庙神送还的那支银钗。不久,她丈夫所摊之事也烟消云散了。
树伯道
余杭县有仇王庙,由来多神异。隆安初,县人树伯道为吏,得假将归。于汝南湾觅载,见一朱舸,中有贵人。因求寄。须臾如睡,犹闻有声,若剧甚雨。俄而至家。以问船工,亦云仇王也。伯道拜谢而还。(出《异苑》)
【译文】
余杭县有座仇王庙,从建庙以来发生不少神奇怪异之事。东晋隆安初年,县里有个叫树伯道的人,在官府中当小吏。一天,他请假回家,在汝南湾待渡时,看见来了只红船,上面有位贵人。于是,他向贵人求载。不一会儿,他昏昏沉沉,如同睡着了一般,还听到一种声音,像下大雨似的。俄顷,他便回到家中。他向船夫询问,亦说那贵人便是仇王。树伯道望着远去的红船拜谢一番,才进到屋里。
侯褚
郯县西乡,有杨郎庙。县有一人先事之。后就祭酒侯褚,求入大道。遇谯郡楼无陇诣褚,共至祠舍,烧神坐器服。无陇乞将一扇。经岁,无陇闻有乘马人呼楼无陇数四声,云:“汝故不还杨明府扇耶?”言毕,回骑如去。陇遂得瘘病而死。(出《异苑》)
【译文】
郯县的西乡,有一座杨郎庙,县里有一个人先来奉祀之。后来,他便与任祭酒的诸侯就伴,一起祈祷以期得道。不久,逢谯郡的楼无陇拜会侯褚,三人便一同来到庙里,烧神坐器服。楼无陇乞得了一把扇子。一年之后,楼无陇听见一个骑马的人连喊他四声“楼无陇”,并说道:“你为什么不还我们杨郡守的扇子呢?!”说完,调转马头而去。不久,楼无陇患瘘病而死。
卢循
义熙四年,卢循在广州,阴规逆谋。潜遣人到南康庙祈请,既奠牲奏鼓。使者独见一人,武冠朱衣,中筵而坐曰:“卢征虏若起事,至此,当以水相送。”六年春,循遂率众直造长沙,遣徐道覆逾岭。至南康,装艗十二,艟楼十丈余。舟装始办,大雨一日一夜,水起四丈,道覆凌波而下,与循会巴陵。至都而循战败。不意神速其诛,洪潦之降,使之自送也。(出《述异记》)
【译文】
东晋义熙四年,卢循在广州阴谋造反,偷偷派人到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