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八十四幻术一(3/4)
,用酒把他灌醉,然后解开他的衣服,整个身体各处都仔细看过,却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只是在发髻中找到一张纸,上面画着一只老虎,老虎旁边有咒符。有人小心翼翼抄录那咒符。那奴仆被唤醒后,遭到人们的盘问,见事已败露,只好道出真相。他说:"我先前曾经去找那伙蛮子买粮食,有位蛮师说他有这种咒符。于是,我就用三尺布、一斗米、一只鸡、一斗酒,学成了这种法术。"
赵侯
晋赵侯少好诸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以盆盛水作禁,鱼龙立见。侯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披发持刀,画作地狱,四面为门。向东啸,群鼠俱到。咒之曰:"凡非啖者过去,盗者令止。"止者十余,剖腹看脏,有米在焉。曾徒跣须屐,因仰头微吟,双屐自至。人有笑其形容者,便阳设,以酒杯向日,(《异苑》日作口。)即掩鼻不脱,仍稽颡谢过。着地不举。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侯以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出《异苑》)
【译文】
晋代,赵侯年轻时喜好各种法术,显得十分憔悴和丑陋,他身高不到数尺。他用盆盛水作幻术,鱼龙立刻显现出来。他有不少白米,却常被老鼠盗食。于是,赵侯就披头散发地操起刀,在地上画一座地狱,四面是门。他朝东吼叫几声,一大群老鼠都赶到了。念咒语道:"凡是没有偷吃白米的过去,偷吃的给我站住!"共有十几只老鼠站住了。他便将其剖腹查内脏,果然肚子里还有白米粒呢。他有一次光着脚正需要鞋,便仰着脑袋小声叨咕了几句,一双鞋便从天而降。有人笑话他形容丑陋,他便在白天作幻术,举起酒杯朝着太阳放到鼻子上,酒杯不掉,他还能叩首致谢,着地不举。永康县境内有座骑石山,山上有个石人骑着一匹石马。他用自己的印章一指,那石人和石马的脑袋便同时落地,现在还在山下面。
天竺胡人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有幻术,能断舌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舌,先吐以示众。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烧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半犹在。既而还取,合续之,有顷如故,不知其实断否也。尝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中断之。已而取两段,合祝之,绢布还连续,故一体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举而出之,故向物也。(出《法苑珠林》)
【译文】
晋代永嘉年间,有位天竺国胡人来到江南。他会作幻术,能够割断舌头吐出火来,周围的人们都来围观。他先把舌头吐出来让众人看,然后用刀截断,血流遍地,又烧了一阵儿放入器皿中,让大家传看。再一看他,还有半只舌头。随即,他把那半只舌头拿过来接上去,有顷便完好如初,不知道他真的截断与否。他曾经拿出绢布让人各扯一头,中间割断,然后便拿着两块断绢闭目祈祝,那绢布当即就连为一体。又拿书纸及绳缕之类,扔入火中,大家一起看着它们燃成灰烬。他再一拨灰,手里举着的还是原来那些东西。
鞫道龙
葛洪云:余少所知有鞫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能乘龙御虎,佩赤(赤原作步。据明抄本、许本改。)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以赤刀厌之,术既不行,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出《西京杂记》)
【译文】
葛洪说:"我小时候知道有个叫鞫道龙的,善于幻术,他向我讲古时候的事儿说,黄公是东海上的人,年少时能骑龙赶虎,身上佩着一把赤金刀,用深红色的丝带扎着头发。他站起来能呼风唤云,坐下去巍然如山如河。到了老年,他变得羸弱衰竭,力不能支,再加之饮酒过度,便不能行幻术了。秦朝末年,东海一带出现了白老虎,黄公拿着赤金刀想去制服它,结果由于不能行幻术,被老虎吃掉了。后来,三辅一带的人把这件事编成戏给老百姓们演了。汉朝时,在歌舞杂技中还保留着这个节目。"
阳羡书生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彦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奁子,奁子中具诸馔殽,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是铜物,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要之。"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出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绝伦,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好,(好原作妻。据明抄本改。)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愿君勿言。"彦曰:"甚善。"女人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吐一锦行幛,书生仍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将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二十许,共宴酌。戏调甚久,闻书生动声,男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子,还内口中。须臾,书生处女子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更吞向男子,独对彦坐。
赵侯
晋赵侯少好诸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以盆盛水作禁,鱼龙立见。侯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披发持刀,画作地狱,四面为门。向东啸,群鼠俱到。咒之曰:"凡非啖者过去,盗者令止。"止者十余,剖腹看脏,有米在焉。曾徒跣须屐,因仰头微吟,双屐自至。人有笑其形容者,便阳设,以酒杯向日,(《异苑》日作口。)即掩鼻不脱,仍稽颡谢过。着地不举。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侯以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出《异苑》)
【译文】
晋代,赵侯年轻时喜好各种法术,显得十分憔悴和丑陋,他身高不到数尺。他用盆盛水作幻术,鱼龙立刻显现出来。他有不少白米,却常被老鼠盗食。于是,赵侯就披头散发地操起刀,在地上画一座地狱,四面是门。他朝东吼叫几声,一大群老鼠都赶到了。念咒语道:"凡是没有偷吃白米的过去,偷吃的给我站住!"共有十几只老鼠站住了。他便将其剖腹查内脏,果然肚子里还有白米粒呢。他有一次光着脚正需要鞋,便仰着脑袋小声叨咕了几句,一双鞋便从天而降。有人笑话他形容丑陋,他便在白天作幻术,举起酒杯朝着太阳放到鼻子上,酒杯不掉,他还能叩首致谢,着地不举。永康县境内有座骑石山,山上有个石人骑着一匹石马。他用自己的印章一指,那石人和石马的脑袋便同时落地,现在还在山下面。
天竺胡人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有幻术,能断舌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舌,先吐以示众。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烧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半犹在。既而还取,合续之,有顷如故,不知其实断否也。尝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中断之。已而取两段,合祝之,绢布还连续,故一体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举而出之,故向物也。(出《法苑珠林》)
【译文】
晋代永嘉年间,有位天竺国胡人来到江南。他会作幻术,能够割断舌头吐出火来,周围的人们都来围观。他先把舌头吐出来让众人看,然后用刀截断,血流遍地,又烧了一阵儿放入器皿中,让大家传看。再一看他,还有半只舌头。随即,他把那半只舌头拿过来接上去,有顷便完好如初,不知道他真的截断与否。他曾经拿出绢布让人各扯一头,中间割断,然后便拿着两块断绢闭目祈祝,那绢布当即就连为一体。又拿书纸及绳缕之类,扔入火中,大家一起看着它们燃成灰烬。他再一拨灰,手里举着的还是原来那些东西。
鞫道龙
葛洪云:余少所知有鞫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能乘龙御虎,佩赤(赤原作步。据明抄本、许本改。)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以赤刀厌之,术既不行,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出《西京杂记》)
【译文】
葛洪说:"我小时候知道有个叫鞫道龙的,善于幻术,他向我讲古时候的事儿说,黄公是东海上的人,年少时能骑龙赶虎,身上佩着一把赤金刀,用深红色的丝带扎着头发。他站起来能呼风唤云,坐下去巍然如山如河。到了老年,他变得羸弱衰竭,力不能支,再加之饮酒过度,便不能行幻术了。秦朝末年,东海一带出现了白老虎,黄公拿着赤金刀想去制服它,结果由于不能行幻术,被老虎吃掉了。后来,三辅一带的人把这件事编成戏给老百姓们演了。汉朝时,在歌舞杂技中还保留着这个节目。"
阳羡书生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彦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乃于口中吐一铜盘奁子,奁子中具诸馔殽,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是铜物,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要之。"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出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绝伦,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好,(好原作妻。据明抄本改。)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愿君勿言。"彦曰:"甚善。"女人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吐一锦行幛,书生仍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将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二十许,共宴酌。戏调甚久,闻书生动声,男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子,还内口中。须臾,书生处女子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更吞向男子,独对彦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