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七十九梦四(7/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慕他,副使李承嗣和他尤其好。乙丑年九月,李承嗣与众客人一起来拜访他。陆洎对客人们说:"我明年这个月,就该与各位分别了!"李承嗣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陆洎回答道:"我前些日子梦见自己被一个骑马的人唤去,来到大明寺西边,又走了几里路,来到一座老大的府院,门上写着'阳明府'三个字。进门向西走,又有一个朝东的大门,我们下马走进一室。好久,只见前面石阶上站着几个小吏,门里有两个绿衣吏抬来一方案子,案子上面摆着诏书。这时,有一位穿紫袍的官捧着笏板,取过诏书念道:'洎三世为人,皆行孝慈,功成业就,宜授此官。可封阳明府侍郎,判九州都监事。来年九月十七日,本府上事,复以骑送归。'听到这里,我气息微弱,随即醒来。神灵已将我的寿命定下来了,不能改了。众客人听罢,颇感惊奇。到了第二年九月,一些人来准备照顾陆洎的起居饮食。到了十六日,李承嗣与那些等候在外的人一起拜见陆洎,对他说:"按你说的,明天该有事了,现在怎么还没有一点病态呢?"陆洎说:"手续已经办妥了,明天我就该走了。"李承嗣说:"我曾经象对待长辈一样敬重你,现在你怎么沾上了妖气呢?"陆洎说:"如果你与我有缘份,将来一定能选择我当邻居。"李承嗣什么也没说便离去了。第二天,陆洎死了,埋葬在茱萸湾。李承嗣是在做楚州刺史的时候死的,后埋葬在陆洎墓的北边。
周延翰
江南太子校书周延翰,性好道,颇修服饵之事。尝梦神人以一卷书授之,若道家之经,其文皆七字为句。唯记其末句云:"紫髯之畔有丹砂。"延翰寤而自喜,以为必得丹砂之效。从事建业卒,葬于吴大帝陵侧。无妻子,唯一婢名丹砂。(出《广异记》。明抄本作出《稽神录》)
【译文】
江南有位太子校书周延翰,平素信道,对仙药丹丸颇有研究。他曾经梦见神仙拿出一卷书送给他,象是道家的经书,上面每一句都是七个字。他只记住最后面一句是:"紫髯之畔有丹砂。"周延翰醒来之后暗自高兴,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得到丹砂以资长生。在晋的建业,周延翰任从事后死去,埋葬在孙权墓旁。他无妻子无儿子,唯一的婢女叫丹砂。
王瞻
虔化县令王瞻罢任归建业,泊舟秦淮。病甚。梦朱衣吏执牒至曰:"君命已尽,今奉召。"瞻曰:"命不敢辞,但舟中狭隘,欲宽假之。使得登岸卜居,无所惮也。"吏许诺,以五日为期,至日平明,且当来也。"既寤,便能下床,自出僦舍,营办凶具,教其子哭踊之节,召六亲为别。至期,登榻安卧。向曙乃卒。(出《稽神录》)
【译文】
虔化县令王瞻免职之后,回归建业,小船停泊在秦淮河上,病得很厉害。夜里,他梦见朱衣吏拿着一纸牒文来到身边,说:"你的寿命已经完了,今天我奉命召你回去。"王瞻说:"我不敢违命,但是船中狭窄,我想借个宽敞点的地方准备准备,先登上岸去选择一下,没有什么可畏惧的。"朱衣吏点头答应了,说:"以五天为期限,到第五天天大亮的时候,你必须回来。"王瞻醒来,便能起身下床,自己去找了一间房子,自己办理丧葬用的器物,并教儿女们哭丧的规矩,又召来亲属们诀别。到日子那天,他老老实实躺倒在床上,迎着曙光而死。
邢陶
江南大理司直邢陶,癸卯岁,梦人告曰:"君当为泾州刺史,既而为宣州泾县令。"考满,复梦其人告云:"宣州诸县官人,来春皆替,而君官诰不到。"邢甚恶之。至明年春,罢归,有荐邢为水部员外郎。牒下而所司失去,复请二十余日,竟未拜而卒。(出《稽神录》)
【译文】
江南有位大理司直叫邢陶。癸卯年时,他梦见有人对他说:"你应当任泾州刺史,然后去做宣州泾县令。"任职时间将满,邢陶又梦见那人告诉他说:"宣州各县的县令,来年春天全都替换下来,可是你的诏令却没有到。"听罢,邢陶十分反感。到了第二年春天,他卸掉县令之职,被举荐为水部员外郎。诏令下来却丢失了,又重新奏请,二十多天却无消息,邢陶尚未上任便死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