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十八嗤鄙一(4/6)
只羊就有九个人放牧的局面,人们纷纷散逃。可是宰相见识浅薄,认为这是万代可行的好政策,因而授予逯仁杰户部郎中的官职。实行数年后,因百姓越来越苦,这项法令才逐渐停止。
袁琰
周考功令史袁琰,国忌,众人聚会,充录事勾当。遂判曰:"曹司繁闹,无时暂闲。不因国忌之辰,无以展其欢笑。"合坐嗤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代(武则天朝)时,有个吏部考功司的令史袁琰,在禁止娱乐的国忌日里,因有些人搞了聚会,他充当录事时,便在其状子上判道:"司曹官署里总是很繁闹,没有一时间歇。没有因国忌之时,就不展现其欢乐。"在坐的人都很鄙视他。
台中语
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于朝堂踊跃驰走,以示轻便。张琮丁忧,自请起复。吏部主事高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员外郎张牺贞,被讼,诈遭母忧,不肯起对。时台中为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朝)的兵部侍郎侯知一,在他年老的时候,皇上下敕让他退休,他上表不服老,并在朝堂里跳跃奔走,以表现自己敏捷轻便。张悰在丁忧期间(古代的官员在遇上父母丧事时要解职在家守孝),自己请求复职。吏部主事高筠的母亲去世,亲戚要举办丧礼,高筠说:"我不能守孝。"员外郎张栖贞被人起诉,他却骗人说自己正遭母忧守孝,不肯去答辩。当时在尚书省官署中对此说道:"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全是些礼教之外的东西。人面而兽心,不正是这样的吗?"
沈子荣
周大官选人沈子荣诵判二百道,试日不下笔。人问之,荣曰:"无非命也,今日诵判,无一相当,有一道迹同,人名又别。"至来年选,判水磑。又不下笔。人问之,曰:"我诵水磑,乃是蓝田,今问之富平,如何下笔。"闻者莫不抚掌焉。(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武则天)朝时,吏部有个参加铨选考试的人沈子荣,试卷有二百道题,可是考试那天一直没动笔。有人问他怎么不答,他说:"无非是运气不佳,今日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当的,有一道题中讲述的事迹倒跟我知道的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人名又不同。"到第二年又参加考试,题目是关于"水磨"的论述,沈子荣又未动笔,人们又问到他时,他说:"我能答的水磨是蓝田县的,今天问的是富平的水磨,我如何下笔?"听到的人没有不为他鼓倒掌的。
武懿宗
周则天内宴甚乐,河内王懿宗忽然起奏曰:"臣急告君,子急告父。"则天大惊,引前问之,对曰:"臣封物,承前府家自征。近敕州县征送,大有损折。"则天大怒,仰观屋椽,良久曰:"朕诸亲饮正乐,汝是亲王,为三二百户封,几惊杀我,不堪作王。"令曳下。懿宗免冠拜伏,诸王救之曰:"懿宗愚钝,无意矣。"上乃释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赐宴招待内亲,正在喝的高兴时,河内王武懿宗忽然奏道:"臣有急事要禀告君主,子有急事要禀告父亲!"武则天一听大惊,急召引他到跟前询问,武懿宗道:"臣的封地,从前都是由我家府直接征收税赋,近来皇上下令由州县征送,这样一来就大有折扣。"武则天听后大怒,她仰望屋椽,很久才说道:"我的亲属们正喝得高兴,你是亲王,竟为了三二百户的封赏之事,,几乎吓死我,不配作王!"于是下令拉下去。武懿宗脱下帽拜倒在地,各位亲王请救道:"懿宗愚蠢迟钝,完全是无意的。"武则天才宽恕释放了他。
张衡
周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人张衡,令史出身,官阶达到四品,又给他加了一阶,应当进入三品,已经团甲,可是因退朝时,在路旁看见有卖蒸饼的刚熟馍,就买了一张马上吃了,此事被御史检举揭发,武则天下敕道:"流外(令史是未进品级的小官)出身,不许入三品。"于是落甲。
李良弼
周右拾遗李良弼,自矜唇颊,好谈玄理,请使北蕃说骨笃禄。匈奴以木盘盛粪饲之,临以白刃。弼惧,食一盘并尽,乃放还。人讥之曰:"李拾遗能拾突厥之遗。"出为真源令,秩满,还瀛州。遇契丹贼孙万荣,使何阿小取沧、瀛、冀(冀原作粪,据明抄本改)具入(明抄本无入字)。良弼谓鹿城令李怀璧曰:"孙者胡孙,即是猕猴,难可当也。万字者有草。即是草中藏。劝怀璧降。"何阿小授怀璧三品将军。阿小败,怀璧及良弼父子四人,并为河内王武懿宗斩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朝)时,右拾遗李良弼有一幅很傲慢的嘴脸,好谈论些玄奥的道理,他曾请求出使北蕃去游说骨笃禄,匈奴便用木盘盛上粪便让他吃,并用刀对着他,李良弼害怕,将一盘子粪便吃了个干尽,然后放他回来。人们都讥笑他说:"李拾遗(官名)能拾突厥人的遗。(粪便)。"后自朝中外放任真源县令,届满后回瀛州。后来又
袁琰
周考功令史袁琰,国忌,众人聚会,充录事勾当。遂判曰:"曹司繁闹,无时暂闲。不因国忌之辰,无以展其欢笑。"合坐嗤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代(武则天朝)时,有个吏部考功司的令史袁琰,在禁止娱乐的国忌日里,因有些人搞了聚会,他充当录事时,便在其状子上判道:"司曹官署里总是很繁闹,没有一时间歇。没有因国忌之时,就不展现其欢乐。"在坐的人都很鄙视他。
台中语
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于朝堂踊跃驰走,以示轻便。张琮丁忧,自请起复。吏部主事高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员外郎张牺贞,被讼,诈遭母忧,不肯起对。时台中为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朝)的兵部侍郎侯知一,在他年老的时候,皇上下敕让他退休,他上表不服老,并在朝堂里跳跃奔走,以表现自己敏捷轻便。张悰在丁忧期间(古代的官员在遇上父母丧事时要解职在家守孝),自己请求复职。吏部主事高筠的母亲去世,亲戚要举办丧礼,高筠说:"我不能守孝。"员外郎张栖贞被人起诉,他却骗人说自己正遭母忧守孝,不肯去答辩。当时在尚书省官署中对此说道:"侯知一不伏致仕,张悰自请起复,高筠不肯作孝,张栖贞情愿遭忧。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全是些礼教之外的东西。人面而兽心,不正是这样的吗?"
沈子荣
周大官选人沈子荣诵判二百道,试日不下笔。人问之,荣曰:"无非命也,今日诵判,无一相当,有一道迹同,人名又别。"至来年选,判水磑。又不下笔。人问之,曰:"我诵水磑,乃是蓝田,今问之富平,如何下笔。"闻者莫不抚掌焉。(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武则天)朝时,吏部有个参加铨选考试的人沈子荣,试卷有二百道题,可是考试那天一直没动笔。有人问他怎么不答,他说:"无非是运气不佳,今日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当的,有一道题中讲述的事迹倒跟我知道的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人名又不同。"到第二年又参加考试,题目是关于"水磨"的论述,沈子荣又未动笔,人们又问到他时,他说:"我能答的水磨是蓝田县的,今天问的是富平的水磨,我如何下笔?"听到的人没有不为他鼓倒掌的。
武懿宗
周则天内宴甚乐,河内王懿宗忽然起奏曰:"臣急告君,子急告父。"则天大惊,引前问之,对曰:"臣封物,承前府家自征。近敕州县征送,大有损折。"则天大怒,仰观屋椽,良久曰:"朕诸亲饮正乐,汝是亲王,为三二百户封,几惊杀我,不堪作王。"令曳下。懿宗免冠拜伏,诸王救之曰:"懿宗愚钝,无意矣。"上乃释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赐宴招待内亲,正在喝的高兴时,河内王武懿宗忽然奏道:"臣有急事要禀告君主,子有急事要禀告父亲!"武则天一听大惊,急召引他到跟前询问,武懿宗道:"臣的封地,从前都是由我家府直接征收税赋,近来皇上下令由州县征送,这样一来就大有折扣。"武则天听后大怒,她仰望屋椽,很久才说道:"我的亲属们正喝得高兴,你是亲王,竟为了三二百户的封赏之事,,几乎吓死我,不配作王!"于是下令拉下去。武懿宗脱下帽拜倒在地,各位亲王请救道:"懿宗愚蠢迟钝,完全是无意的。"武则天才宽恕释放了他。
张衡
周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人张衡,令史出身,官阶达到四品,又给他加了一阶,应当进入三品,已经团甲,可是因退朝时,在路旁看见有卖蒸饼的刚熟馍,就买了一张马上吃了,此事被御史检举揭发,武则天下敕道:"流外(令史是未进品级的小官)出身,不许入三品。"于是落甲。
李良弼
周右拾遗李良弼,自矜唇颊,好谈玄理,请使北蕃说骨笃禄。匈奴以木盘盛粪饲之,临以白刃。弼惧,食一盘并尽,乃放还。人讥之曰:"李拾遗能拾突厥之遗。"出为真源令,秩满,还瀛州。遇契丹贼孙万荣,使何阿小取沧、瀛、冀(冀原作粪,据明抄本改)具入(明抄本无入字)。良弼谓鹿城令李怀璧曰:"孙者胡孙,即是猕猴,难可当也。万字者有草。即是草中藏。劝怀璧降。"何阿小授怀璧三品将军。阿小败,怀璧及良弼父子四人,并为河内王武懿宗斩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朝(武则天朝)时,右拾遗李良弼有一幅很傲慢的嘴脸,好谈论些玄奥的道理,他曾请求出使北蕃去游说骨笃禄,匈奴便用木盘盛上粪便让他吃,并用刀对着他,李良弼害怕,将一盘子粪便吃了个干尽,然后放他回来。人们都讥笑他说:"李拾遗(官名)能拾突厥人的遗。(粪便)。"后自朝中外放任真源县令,届满后回瀛州。后来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