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五十七嘲诮五(5/6)
识,并在那里喝酒游戏。李龙丘眼睛有毛病,方千便想以改令的方式讽刺他,他说:"我先出令,每个人必须改令主的句子。措大(对读书人的贬称)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著篱,未见眼中安障。"李龙丘对道:"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方千爱吃鲊肉),只见半臂著襕,未见口唇开跨。"在座的人全都大笑。
陈癞子
唐营丘有豪民姓陈,藏镪钜万,染大风疾,众目之为陈癞子。自奉之道,则不薄矣,然切讳癞字。家人妻孥,或误言者,则必遭怒,或至笞棰。宾客或言所苦减退,则酒食延待,优丰甚至。言增添,则白眼相顾耳。有游客,心利所霑,而不能禁其口,遂谒之。初谓曰:"足下之疾,近日尤减。"陈亦欣然,命酒馔延接,乃赍五缗。客将起,又问之曰:"某疾果退否?"客曰:"此亦添减病。"曰:"何谓也?"客曰:"添者面上添肉渤沤子,减者减却鼻孔。"长揖而去。数日不怿。又每年五月,值生辰,颇有破费。召僧道启斋筵。伶伦百戏毕备。斋罢,伶伦赠钱数万。时有顐者何岸,高不敏见,既去复入,谓曰:"蒙君厚惠,感荷奚言,然某偶忆短李相公诗,落句一联,深叶主人盛德也。"陈曰:"试诵之。"时陈君处于中堂,坐碧纱帏中,左右侍立,执轻篓白帚者数辈。伶伦曰:"诗云:'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遭大诟而去。(出《玉堂闲话》)
【译文】
唐朝时营丘有一个姓陈的豪富,家中藏钱万万贯。但头上生了一种叫大风的癞疮,人们都叫他陈癞子。自己的生活享用,是很优裕的,但是切忌一个癞字。家人妻小如有人失言者,一定会遭到怒斥,有人甚至遭到鞭打。宾客中如有人说他所苦恼的地方在减退,便以酒饭款待,酒肴丰盛。如言增添了,则以白眼相看。有一位游客,由于利欲熏心,便去拜访他,但是又不能严格地管住自己的嘴。一开始他对陈说:"你的疮,近来有减。"陈十分高兴,命人以美酒佳肴盛待,并送钱五千。后来这位客人要走了,陈又问他道:"我的疮果然减退了吗?"那客人道:"这也叫添减病。"陈又问道:"是何原因呢?"客人道:"添,就是脸上添肉渤沤子疮;减,有一天会减去鼻子。"说完拱手长揖而去。陈听后好长时间心中不悦。还有每年的五月,遇到他的生日时,也有很大破费。要请僧道来吃启斋筵,歌舞百戏都要齐备。开斋之后,赠送表演的伶人们数万钱。当时有一个爱开玩笑的大个子伶人,看上去很厚道,出去后又返回来,说道:"承蒙你的厚惠,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我偶然想起李相公一首诗,那落句的一联是,'深叶主人励德也'。"陈接着道:"我试着背背看,'时陈君处于中堂'。"于是他便坐于碧纱围帐之中,左右侍立于两旁,几个人举着个轻篓白帚。这时那个伶人说:"听我赠你一首诗: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他遭到大骂后离去。
患目鼻人
一人患眼侧睛及翳,一人患齆鼻,俱以《千字文》作诗相咏。齆鼻人先咏侧眼人云:"眼能日月盈,为有陈根委。"患眼人续下句:"不别似兰斯,都由雁门紫。"(出《启颜录》)
【译文】
一个人患有眼病,眼珠向一侧眼角斜而被遮住;一个人患有鼻塞病。俩人以《千字文》体作诗相互嘲戏对方。塞鼻人先咏斜眼人道:"眼能像日月那么满,因为是有旧根在。"斜眼人续下句道:"不能像一朵兰花,都因为它是紫色的雁门。"
伛人
有人患腰曲伛偻,常低头而行。傍人咏之曰:"柱杖欲似乃,播笏便似及;逆风荡雨行,面干顶额湿;著衣床上坐,肚缓脊皮急;城门尔许高,故自匍匐入。"(出《启颜录》)
【译文】
有一个人患了腰弯伛偻病,因而走路时常常是低着头。有人便编成歌谣咏道:"拄着拐杖象个'乃'字,插上笏便象个'及'字。顶风荡雨走路,脸干而额顶湿。穿着衣裳在床上坐,肚子松但后脊梁皮紧。城门如此之高,还要匍匐而走。"
田媪
唐京城中,有妇人姓田,年老,口无齿。与男娶同坊人张氏女。张因节日盛馔,召田母饮啖,及相送出,主人母云:"惭愧,无所啖嚼,遣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如此者数矣,田终不悟。归语夫曰:"张家母唤(唤原作去,据明抄本改)我,大有饮食,临别即云:'惭愧,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不知何也?"夫曰:"此是弄君无齿。张家母面上有疮瘢,眼下皮急,极沾眂,若更有此语,可报云:'只是眼下急。'"田私记之。居数日,张复召田,临起复云:"惭愧,空口来,空口去。"田母乃熟视主人母眼,良久忘却"眼下急"。直云:"是眼皮沾眂。"合家大笑。(出《启颜录》)
【译文】
唐朝时,京城里有个妇人姓田,年岁已老,口中没了牙,她给儿子娶了临近一家张氏的女儿作媳妇。张氏因节日做好吃的,便把田老太太找来饮酒吃饭。等到送她回去的时候,张氏道:"真不好意思呀,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让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这样的话已经说过好几次了,田老太太始终没有醒悟过来。有一次回来后对丈夫说:"张老太太把我叫过去,本来准备的吃喝又好又多,可是临别就说,不好意思呀,让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不知是啥意思?"丈夫说:"这是戏弄你无齿。张老太太脸上有疮疤,眼下皮急(
陈癞子
唐营丘有豪民姓陈,藏镪钜万,染大风疾,众目之为陈癞子。自奉之道,则不薄矣,然切讳癞字。家人妻孥,或误言者,则必遭怒,或至笞棰。宾客或言所苦减退,则酒食延待,优丰甚至。言增添,则白眼相顾耳。有游客,心利所霑,而不能禁其口,遂谒之。初谓曰:"足下之疾,近日尤减。"陈亦欣然,命酒馔延接,乃赍五缗。客将起,又问之曰:"某疾果退否?"客曰:"此亦添减病。"曰:"何谓也?"客曰:"添者面上添肉渤沤子,减者减却鼻孔。"长揖而去。数日不怿。又每年五月,值生辰,颇有破费。召僧道启斋筵。伶伦百戏毕备。斋罢,伶伦赠钱数万。时有顐者何岸,高不敏见,既去复入,谓曰:"蒙君厚惠,感荷奚言,然某偶忆短李相公诗,落句一联,深叶主人盛德也。"陈曰:"试诵之。"时陈君处于中堂,坐碧纱帏中,左右侍立,执轻篓白帚者数辈。伶伦曰:"诗云:'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遭大诟而去。(出《玉堂闲话》)
【译文】
唐朝时营丘有一个姓陈的豪富,家中藏钱万万贯。但头上生了一种叫大风的癞疮,人们都叫他陈癞子。自己的生活享用,是很优裕的,但是切忌一个癞字。家人妻小如有人失言者,一定会遭到怒斥,有人甚至遭到鞭打。宾客中如有人说他所苦恼的地方在减退,便以酒饭款待,酒肴丰盛。如言增添了,则以白眼相看。有一位游客,由于利欲熏心,便去拜访他,但是又不能严格地管住自己的嘴。一开始他对陈说:"你的疮,近来有减。"陈十分高兴,命人以美酒佳肴盛待,并送钱五千。后来这位客人要走了,陈又问他道:"我的疮果然减退了吗?"那客人道:"这也叫添减病。"陈又问道:"是何原因呢?"客人道:"添,就是脸上添肉渤沤子疮;减,有一天会减去鼻子。"说完拱手长揖而去。陈听后好长时间心中不悦。还有每年的五月,遇到他的生日时,也有很大破费。要请僧道来吃启斋筵,歌舞百戏都要齐备。开斋之后,赠送表演的伶人们数万钱。当时有一个爱开玩笑的大个子伶人,看上去很厚道,出去后又返回来,说道:"承蒙你的厚惠,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我偶然想起李相公一首诗,那落句的一联是,'深叶主人励德也'。"陈接着道:"我试着背背看,'时陈君处于中堂'。"于是他便坐于碧纱围帐之中,左右侍立于两旁,几个人举着个轻篓白帚。这时那个伶人说:"听我赠你一首诗: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他遭到大骂后离去。
患目鼻人
一人患眼侧睛及翳,一人患齆鼻,俱以《千字文》作诗相咏。齆鼻人先咏侧眼人云:"眼能日月盈,为有陈根委。"患眼人续下句:"不别似兰斯,都由雁门紫。"(出《启颜录》)
【译文】
一个人患有眼病,眼珠向一侧眼角斜而被遮住;一个人患有鼻塞病。俩人以《千字文》体作诗相互嘲戏对方。塞鼻人先咏斜眼人道:"眼能像日月那么满,因为是有旧根在。"斜眼人续下句道:"不能像一朵兰花,都因为它是紫色的雁门。"
伛人
有人患腰曲伛偻,常低头而行。傍人咏之曰:"柱杖欲似乃,播笏便似及;逆风荡雨行,面干顶额湿;著衣床上坐,肚缓脊皮急;城门尔许高,故自匍匐入。"(出《启颜录》)
【译文】
有一个人患了腰弯伛偻病,因而走路时常常是低着头。有人便编成歌谣咏道:"拄着拐杖象个'乃'字,插上笏便象个'及'字。顶风荡雨走路,脸干而额顶湿。穿着衣裳在床上坐,肚子松但后脊梁皮紧。城门如此之高,还要匍匐而走。"
田媪
唐京城中,有妇人姓田,年老,口无齿。与男娶同坊人张氏女。张因节日盛馔,召田母饮啖,及相送出,主人母云:"惭愧,无所啖嚼,遣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如此者数矣,田终不悟。归语夫曰:"张家母唤(唤原作去,据明抄本改)我,大有饮食,临别即云:'惭愧,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不知何也?"夫曰:"此是弄君无齿。张家母面上有疮瘢,眼下皮急,极沾眂,若更有此语,可报云:'只是眼下急。'"田私记之。居数日,张复召田,临起复云:"惭愧,空口来,空口去。"田母乃熟视主人母眼,良久忘却"眼下急"。直云:"是眼皮沾眂。"合家大笑。(出《启颜录》)
【译文】
唐朝时,京城里有个妇人姓田,年岁已老,口中没了牙,她给儿子娶了临近一家张氏的女儿作媳妇。张氏因节日做好吃的,便把田老太太找来饮酒吃饭。等到送她回去的时候,张氏道:"真不好意思呀,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让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这样的话已经说过好几次了,田老太太始终没有醒悟过来。有一次回来后对丈夫说:"张老太太把我叫过去,本来准备的吃喝又好又多,可是临别就说,不好意思呀,让亲家母空口来空口去,不知是啥意思?"丈夫说:"这是戏弄你无齿。张老太太脸上有疮疤,眼下皮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