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十三治生(贪附)(6/8)
史。贪暴,取金银财物向万贯。有首领取妇,裴即要障车绫。索一千疋,得八百疋,仍不肯放。捉新妇归,戏之三日,乃放还。首领更不复纳,裴即领物至扬州。安南及问至,擒之。物并纳官。裴亦鏁项至安南,以谢百姓。及海口,会赦免。(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安南都护崔玄信任命自己的姑爷裴惟岳代理受州刺史。裴惟岳贪婪残暴,非法收取金银等财物价值达万贯。一次,有位土著头人要娶媳妇。裴惟岳向这位头人索要做车幔帐用的绫子一千疋。头人给他八百疋。还是不肯放过人家。将头人的新娘抢回府衙,戏弄了三天,才放新娘回去。这位头人还是不肯交纳余下的那二百疋绫子。于是裴惟岳亲自将这些绫子运到扬州。安南方面及时派人追到扬州,逮捕了裴惟岳。他运到扬州的一切财物也收为官有。裴惟岳被戴上枷锁押送回安南,准备让他向安南的百姓们谢罪。走到海口,上面送来敕令敕他无罪。
严升期
唐洛州司仓严升期摄侍御史,于江南巡察。性嗜牛肉,所至州县,烹宰极多。事无大小,入金则弭。凡到处,金银为之涌贵。故江南人呼为金牛御史。(出《朝野佥载》,明抄本作出《御史台记》)
【译文】
唐朝时,洛州司仓严升期兼侍御史,在江南巡察。严升期非常喜爱吃牛肉,他巡察所到的州县,宰杀了许多牛做成菜肴给他吃。事情无论大小,只要送上金银等物就全没问题了。凡是严升期巡察到的地方,金银的价格猛然上涨。因此,江南人称严升期为"金牛御史"。
张昌仪
唐张昌仪为洛阳令,恃易之权势,属官无不允者。鼓声动,有一人姓薛赍金五十两,遮而奉之。仪领金,受其状。至朝堂,付天官侍郎张锡。数日失状,以问仪。仪曰:"我亦不记得,但姓薛者即与。"锡检案内姓薛姓者六十余人,并令与官,其蠹政也若此。(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张昌仪任洛阳县令。仗恃张易之的权势,手下的僚属们没有不顺从他的。一次,惊堂鼓响。有一个姓薛的人带着五十两黄金进入公堂,用衣袖遮挡着将黄金偷偷送给了张昌仪。张昌仪得到黄金后,接受了姓薛的状纸,回到京城将状纸交付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要审理案子,张锡问张昌仪:"你上次交给我的是什么人的状纸?"张昌仪回答说:"我也不记得了。只要见到姓薛的就送上去。"张锡回到官衙中查检,见桌案内放有六十多个姓薛的人的状纸。将这些伏纸一并都送了上去。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到这种地步了啊!
李邕
唐江夏季邕之为海州也。日本国使至海州,凡五百人,载国信。有十船,珍货数百万。邕见之,舍于馆。厚给所须,禁其出入。夜中,尽取所载而沉其船。既明,讽所馆人白云:"昨夜海潮大至,日本国船尽漂失,不知所在。"于是以其事奏之。敕下邕,令造船十艘,善水者五百人,送日本使至其国。邕既具舟具及水工。使者未发,水工辞邕。邕曰:"日本路遥,海中风浪,安能却返?前路任汝便宜从事。"送人喜。行数日,知其无备,夜尽杀之,遂归。邕又好客,养亡命数百人,所在攻劫,事露则杀之。后竟不得死,且坐其酷滥也。(出《纪闻》)
【译文】
唐朝时,江夏人李邕在海州为官。一次,日本国派遣唐使来到海州,一共五百人,带着国书,乘十只船。船上装载的都是珍宝,价值好几百万。李邕见了这些珍宝后,将五百名遣唐使安排在驿馆住下,一切生活用品都给以优惠,但是禁止他们随便出入。当天夜里,李邕派人将日本遣唐使船上的珍宝尽数取走,将船沉入海中。天亮后,对所有驿馆的人谎称:"昨夜海潮特别凶猛,日本国使臣的船全都漂失得不知去向。"于是,李邕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上发下来文书,命令李邕造十艘船,派遣船工五百人,送日本使臣回本国。李邕接到文书后,准备了船与水手。临出发前,水手们向李邕辞行时,李邕暗示水手们说:"日本国离这非常遥远,海中风浪又大,怎么能够返回来呢?此去任凭你们自己见机行事了。"水手们听了这话不由得大喜。起程在海上行了几天,趁日本国使臣没有准备,在一天夜里将他们全部杀死,驾着空船回到海州。李邕喜欢收养门客,共收养了亡命徒几百人,用这些人从事抢劫的活动,事情败露就杀掉。李邕后来没有得到善终,而是因为他的残酷无度被反坐,处以殛刑。
裴佶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会其退朝。深叹曰:"崔照何人,众口称美,必行贿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讫,门者报曰:"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门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见。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术为饭。佶姑曰:"前何踞而后恭。"及入门,有德色。揖(明抄本"揖"作"挥")佶曰:"憩学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千匹。(出《国史补》)
【译文】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官声很好,被认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一定是行贿了。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
【译文】
唐朝时,安南都护崔玄信任命自己的姑爷裴惟岳代理受州刺史。裴惟岳贪婪残暴,非法收取金银等财物价值达万贯。一次,有位土著头人要娶媳妇。裴惟岳向这位头人索要做车幔帐用的绫子一千疋。头人给他八百疋。还是不肯放过人家。将头人的新娘抢回府衙,戏弄了三天,才放新娘回去。这位头人还是不肯交纳余下的那二百疋绫子。于是裴惟岳亲自将这些绫子运到扬州。安南方面及时派人追到扬州,逮捕了裴惟岳。他运到扬州的一切财物也收为官有。裴惟岳被戴上枷锁押送回安南,准备让他向安南的百姓们谢罪。走到海口,上面送来敕令敕他无罪。
严升期
唐洛州司仓严升期摄侍御史,于江南巡察。性嗜牛肉,所至州县,烹宰极多。事无大小,入金则弭。凡到处,金银为之涌贵。故江南人呼为金牛御史。(出《朝野佥载》,明抄本作出《御史台记》)
【译文】
唐朝时,洛州司仓严升期兼侍御史,在江南巡察。严升期非常喜爱吃牛肉,他巡察所到的州县,宰杀了许多牛做成菜肴给他吃。事情无论大小,只要送上金银等物就全没问题了。凡是严升期巡察到的地方,金银的价格猛然上涨。因此,江南人称严升期为"金牛御史"。
张昌仪
唐张昌仪为洛阳令,恃易之权势,属官无不允者。鼓声动,有一人姓薛赍金五十两,遮而奉之。仪领金,受其状。至朝堂,付天官侍郎张锡。数日失状,以问仪。仪曰:"我亦不记得,但姓薛者即与。"锡检案内姓薛姓者六十余人,并令与官,其蠹政也若此。(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张昌仪任洛阳县令。仗恃张易之的权势,手下的僚属们没有不顺从他的。一次,惊堂鼓响。有一个姓薛的人带着五十两黄金进入公堂,用衣袖遮挡着将黄金偷偷送给了张昌仪。张昌仪得到黄金后,接受了姓薛的状纸,回到京城将状纸交付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要审理案子,张锡问张昌仪:"你上次交给我的是什么人的状纸?"张昌仪回答说:"我也不记得了。只要见到姓薛的就送上去。"张锡回到官衙中查检,见桌案内放有六十多个姓薛的人的状纸。将这些伏纸一并都送了上去。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到这种地步了啊!
李邕
唐江夏季邕之为海州也。日本国使至海州,凡五百人,载国信。有十船,珍货数百万。邕见之,舍于馆。厚给所须,禁其出入。夜中,尽取所载而沉其船。既明,讽所馆人白云:"昨夜海潮大至,日本国船尽漂失,不知所在。"于是以其事奏之。敕下邕,令造船十艘,善水者五百人,送日本使至其国。邕既具舟具及水工。使者未发,水工辞邕。邕曰:"日本路遥,海中风浪,安能却返?前路任汝便宜从事。"送人喜。行数日,知其无备,夜尽杀之,遂归。邕又好客,养亡命数百人,所在攻劫,事露则杀之。后竟不得死,且坐其酷滥也。(出《纪闻》)
【译文】
唐朝时,江夏人李邕在海州为官。一次,日本国派遣唐使来到海州,一共五百人,带着国书,乘十只船。船上装载的都是珍宝,价值好几百万。李邕见了这些珍宝后,将五百名遣唐使安排在驿馆住下,一切生活用品都给以优惠,但是禁止他们随便出入。当天夜里,李邕派人将日本遣唐使船上的珍宝尽数取走,将船沉入海中。天亮后,对所有驿馆的人谎称:"昨夜海潮特别凶猛,日本国使臣的船全都漂失得不知去向。"于是,李邕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上发下来文书,命令李邕造十艘船,派遣船工五百人,送日本使臣回本国。李邕接到文书后,准备了船与水手。临出发前,水手们向李邕辞行时,李邕暗示水手们说:"日本国离这非常遥远,海中风浪又大,怎么能够返回来呢?此去任凭你们自己见机行事了。"水手们听了这话不由得大喜。起程在海上行了几天,趁日本国使臣没有准备,在一天夜里将他们全部杀死,驾着空船回到海州。李邕喜欢收养门客,共收养了亡命徒几百人,用这些人从事抢劫的活动,事情败露就杀掉。李邕后来没有得到善终,而是因为他的残酷无度被反坐,处以殛刑。
裴佶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会其退朝。深叹曰:"崔照何人,众口称美,必行贿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讫,门者报曰:"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门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见。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术为饭。佶姑曰:"前何踞而后恭。"及入门,有德色。揖(明抄本"揖"作"挥")佶曰:"憩学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千匹。(出《国史补》)
【译文】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官声很好,被认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一定是行贿了。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