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二相二(4/5)
上颁下诏书,授予柳芳太常博士。这时,当年朝士宴会上的同座客人,已经有六七个人不在人世了。
陈昭
仆射房琯、相国崔涣并曾贬任睦歙州官。时有婺州人陈昭见之云:"后二公并为宰相,然崔公为一大使,来江南。"及至德初,上皇入蜀,房崔二公,同时拜相。崔后为选补使,巡按江东。至苏杭间,崔公自说。(出《定命录》)
【译文】
宰相房琯、崔涣当年曾经一同被贬到睦、歙二州任州官。当时有位婺州人陈昭看见他俩,说:"以后二公将一齐任宰相,但是崔公将任重要使节,出巡江南。"到了唐肃宗至德初年,玄宗皇上来到蜀中,房琯、崔涣同时被授任宰相。后来崔涣被任命为选补使,巡行视察江南。在巡察苏杭期间,崔涣自己讲述这件事情。
卢齐卿
卢齐卿有知人之鉴。年六七岁时性慢率,诸叔父每令一奴人随后。至十五六好夜起,于后园空庭中坐。奴见火炬甚多,侍卫亦众,有人持伞盖盖之。以告叔父,叔父以为妖精怪媚。有巫者教以艾灸在手中心。袁天纲见之,大惊异曰:"此人本合知三世事,缘灸掌损,遂遗灭却两世事,只知当世事。"从此每有所论,无不中者。官至秘书监。张嘉贞之任宰相也,有人诉之。自虑左贬,命齐卿视焉。不为决定,因其入朝,乃书笏上作"台"字,令张见之。张以为不离台座,及敕出,贬台州刺史。张守珪,河北人,事县尉梁万顷。万顷令捉马,失衣襟,遂挞一顿。因此发愤从军,为幽州一果毅。齐卿常引对坐云:"公后当富贵,秉节钺。"守珪踧踖,不意如此。下阶拜。卢公未离幽州,而守珪为将军节度矣。梁万顷为河南县尉,初考满。守珪唤与相见,万顷甚惧,守珪都不恨之。谓曰:"向者不因公责怒,某亦不发愤自达。"乃遗其财物,使疗病。(出《定命录》)
【译文】
卢齐卿有鉴别人才的能力。他六、七岁的时候性格轻率,他的叔叔们常常让一个仆人在后面跟着他。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常常夜间起来,在后花园空庭中坐着。有一次,仆人看见他周围有许多火把,并有很多侍卫在他的身边,还有人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撑着伞盖。仆人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叔父,他的叔父以为是妖精鬼怪在迷惑他。有位巫师教他叔父用艾草灼烧他的手心。袁天纲看见这种情形,非常惊异地说:"他本该能知道三世的事情,因为灸烤他的手掌,就使他遗忘、失去了两世的事,现在他只知道当世的事情了。从此以后,卢齐卿每次谈论什么,没有不被他说中的。后来卢齐卿官任秘书监。张嘉贞任宰相。有人向他讲述关于卢齐卿的一些事情。张嘉贞担心自己会被降职,让卢齐卿给他看视一下。卢齐卿没有给他明确答复,知道他要去上朝,就在他的笏板上写一"台"字,让张嘉贞看。他以为不能离开"台座"--宰相之职。待到皇上颁下诏书,才知道原来是被降职到台州任刺史。张守珪河北人,侍奉县尉梁万顷。一次梁万顷让他捉马,张守珪在捉马时,扯掉了衣襟,于是梁万顷让人鞭打了他一顿。张守珪气愤之下。立志从军,后来在幽州作了一名果毅。卢齐卿常召唤他坐在一起聊天。一次卢齐卿说:"以后你能够富贵,能掌握重要的兵权。"张守珪听了后,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原来并未想到象卢齐卿所说的那样,忙走下台阶,恭敬地拜谢卢齐卿。卢齐卿一直没有离开幽州,而张守珪后来果然升为将军,官任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梁万顷任河南县尉,任职期满后,张守珪传唤他前来相见。梁万顷知道后,非常惧怕。张守珪一点都没有恨他,对他说:"从前如果你不责罚我,我也不会发愤自强的。"临别时,张守珪还送钱和物品给梁万顷,让他治病用。
梁十二
有梁十二者名知人。至宋州,刺史司马诠作书,荐与苏州刺史李无言。云:"梁十二今之管辂。"李无言遣日暮引入宅,无言乃著黄衣衫,令一客著紫,替作无言,与相抵对。梁子谓客云:"向闻公语声,未有官禄。又闻黄衣语,乃是三品。今章服不同,岂看未审。"无言信之,乃以实对云:"某昨有事,恐被宣尉使恶奏,君视如何?"梁云:"公即合改得上州刺史。"后果改为睦州刺使,无言赠钱二百贯。梁子云:"公至彼州,必得重厄。某为公作一法禳之,公当须嗔责某乙。云是妄语人,鞭背十下,仍不得令妻子知也。"无言再三不可,梁子再三以请,无言闵默而从之。明早,李公当衙决梁子十下,小苍头走报其妻。无言入门,妻云:"何以打梁子?"无言恨云:"忘却他不遣家内知。"俄而梁子叩铃,请见无言曰:"公何以遣妻子知,厄不免矣。公既强与某二百千文,有一事以报公德。公厄虽不免,然令公得二千贯,以充家资,取之必无事。"无言在州,果取得二千贯钱而死。梁十二又谓丹徒主簿卢惟雅云:"从此得通事舍人。"如其言。后于京见之。云:"至某年,财物庄宅合破散,公当与某五十千文,某教公一言即免。"卢不之信,不与是钱。至某年,卢果因蒱博赌赛,庄宅等并尽。(出《定命录》)
【译文】
有位叫梁十二的人,是有名的能预测人未来的人。他来到了宋州,刺史司马诠写信把梁十二推荐给苏州刺史李无言,说:"梁十二是当今的管辂。"李无言让天黑时带梁十二到他家中去。李无言自己穿上黄色衣服,让他的一位门
陈昭
仆射房琯、相国崔涣并曾贬任睦歙州官。时有婺州人陈昭见之云:"后二公并为宰相,然崔公为一大使,来江南。"及至德初,上皇入蜀,房崔二公,同时拜相。崔后为选补使,巡按江东。至苏杭间,崔公自说。(出《定命录》)
【译文】
宰相房琯、崔涣当年曾经一同被贬到睦、歙二州任州官。当时有位婺州人陈昭看见他俩,说:"以后二公将一齐任宰相,但是崔公将任重要使节,出巡江南。"到了唐肃宗至德初年,玄宗皇上来到蜀中,房琯、崔涣同时被授任宰相。后来崔涣被任命为选补使,巡行视察江南。在巡察苏杭期间,崔涣自己讲述这件事情。
卢齐卿
卢齐卿有知人之鉴。年六七岁时性慢率,诸叔父每令一奴人随后。至十五六好夜起,于后园空庭中坐。奴见火炬甚多,侍卫亦众,有人持伞盖盖之。以告叔父,叔父以为妖精怪媚。有巫者教以艾灸在手中心。袁天纲见之,大惊异曰:"此人本合知三世事,缘灸掌损,遂遗灭却两世事,只知当世事。"从此每有所论,无不中者。官至秘书监。张嘉贞之任宰相也,有人诉之。自虑左贬,命齐卿视焉。不为决定,因其入朝,乃书笏上作"台"字,令张见之。张以为不离台座,及敕出,贬台州刺史。张守珪,河北人,事县尉梁万顷。万顷令捉马,失衣襟,遂挞一顿。因此发愤从军,为幽州一果毅。齐卿常引对坐云:"公后当富贵,秉节钺。"守珪踧踖,不意如此。下阶拜。卢公未离幽州,而守珪为将军节度矣。梁万顷为河南县尉,初考满。守珪唤与相见,万顷甚惧,守珪都不恨之。谓曰:"向者不因公责怒,某亦不发愤自达。"乃遗其财物,使疗病。(出《定命录》)
【译文】
卢齐卿有鉴别人才的能力。他六、七岁的时候性格轻率,他的叔叔们常常让一个仆人在后面跟着他。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常常夜间起来,在后花园空庭中坐着。有一次,仆人看见他周围有许多火把,并有很多侍卫在他的身边,还有人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撑着伞盖。仆人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叔父,他的叔父以为是妖精鬼怪在迷惑他。有位巫师教他叔父用艾草灼烧他的手心。袁天纲看见这种情形,非常惊异地说:"他本该能知道三世的事情,因为灸烤他的手掌,就使他遗忘、失去了两世的事,现在他只知道当世的事情了。从此以后,卢齐卿每次谈论什么,没有不被他说中的。后来卢齐卿官任秘书监。张嘉贞任宰相。有人向他讲述关于卢齐卿的一些事情。张嘉贞担心自己会被降职,让卢齐卿给他看视一下。卢齐卿没有给他明确答复,知道他要去上朝,就在他的笏板上写一"台"字,让张嘉贞看。他以为不能离开"台座"--宰相之职。待到皇上颁下诏书,才知道原来是被降职到台州任刺史。张守珪河北人,侍奉县尉梁万顷。一次梁万顷让他捉马,张守珪在捉马时,扯掉了衣襟,于是梁万顷让人鞭打了他一顿。张守珪气愤之下。立志从军,后来在幽州作了一名果毅。卢齐卿常召唤他坐在一起聊天。一次卢齐卿说:"以后你能够富贵,能掌握重要的兵权。"张守珪听了后,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原来并未想到象卢齐卿所说的那样,忙走下台阶,恭敬地拜谢卢齐卿。卢齐卿一直没有离开幽州,而张守珪后来果然升为将军,官任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梁万顷任河南县尉,任职期满后,张守珪传唤他前来相见。梁万顷知道后,非常惧怕。张守珪一点都没有恨他,对他说:"从前如果你不责罚我,我也不会发愤自强的。"临别时,张守珪还送钱和物品给梁万顷,让他治病用。
梁十二
有梁十二者名知人。至宋州,刺史司马诠作书,荐与苏州刺史李无言。云:"梁十二今之管辂。"李无言遣日暮引入宅,无言乃著黄衣衫,令一客著紫,替作无言,与相抵对。梁子谓客云:"向闻公语声,未有官禄。又闻黄衣语,乃是三品。今章服不同,岂看未审。"无言信之,乃以实对云:"某昨有事,恐被宣尉使恶奏,君视如何?"梁云:"公即合改得上州刺史。"后果改为睦州刺使,无言赠钱二百贯。梁子云:"公至彼州,必得重厄。某为公作一法禳之,公当须嗔责某乙。云是妄语人,鞭背十下,仍不得令妻子知也。"无言再三不可,梁子再三以请,无言闵默而从之。明早,李公当衙决梁子十下,小苍头走报其妻。无言入门,妻云:"何以打梁子?"无言恨云:"忘却他不遣家内知。"俄而梁子叩铃,请见无言曰:"公何以遣妻子知,厄不免矣。公既强与某二百千文,有一事以报公德。公厄虽不免,然令公得二千贯,以充家资,取之必无事。"无言在州,果取得二千贯钱而死。梁十二又谓丹徒主簿卢惟雅云:"从此得通事舍人。"如其言。后于京见之。云:"至某年,财物庄宅合破散,公当与某五十千文,某教公一言即免。"卢不之信,不与是钱。至某年,卢果因蒱博赌赛,庄宅等并尽。(出《定命录》)
【译文】
有位叫梁十二的人,是有名的能预测人未来的人。他来到了宋州,刺史司马诠写信把梁十二推荐给苏州刺史李无言,说:"梁十二是当今的管辂。"李无言让天黑时带梁十二到他家中去。李无言自己穿上黄色衣服,让他的一位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