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十七卜筮二(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收钱,让他栽杏树五棵,轻者一株,历经多年,屋前屋后有杏树万株。)。王栖岩笑着说:"我是想用它们的花与果核为药,来去除风邪导引气息啊。怎么效取古人的轶事呢。"王栖岩每天早晨起来就为人占卜算卦,排解求卦人的忧虑疑难。收取的费用够一天的花费用度后,就停止占卜,关闭院门,专心莳弄果园。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位老者拿着一百文来到王栖这儿求卜。卦成后,核验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王栖岩大惊异,问:"你家离这儿多远?老人家,按卦上说你早已经死了。不然,也将死在回家途中啊。"老者离去后,王栖岩看看老者给他的卜资,是纸钱。这才想到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正是自己的啊!王牺岩感叹地说:"我虽然从少年时就研习《易经》,却没有想到能够让阴界的鬼来提醒自己啊。我死了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于是沐浴换上新衣,跟妻子话别,过了一会就去世了。
路生
赵自勤尝选,访卜于长安县路生。路云:"公之官,若非重日,即是重口。"后六月六日又卜。路云:"公之官,九日不出,十二日出。"至九日,宰相果索吏部由历,至十二日敕出,为左拾遗。"拾遗"之字,各有一口。又补缺王晃,七月内访卜于路生。路云:"九月当入省,官有礼字。"时礼部员外陶翰在座,乃曰:"公即是仆替人。"九月,陶病请假,敕除王礼部员外。后又令卜,云:"必出当为'仓'字官。"果贬温州司仓。既而路生以其二子讬晃。晃又问:"毕竟当何如?"路云:"某所以令儿讬公,其意可知也。"
【译文】
赵自勤在等候选官期间,向长安县一个叫路生的卜人问卜他这次能选任个什么官职?路生说:"你这次被任命的官职不是重日,就是重口。"六月六日,他又去问卜。路生说:"你被选派的官职九日不公布,十二日肯定能公布。"到了九日那天,宰相向吏部要去待选人员的履历档案。到了十二日那到,朝廷颁发了任职命令,赵自勤被选任左拾遗。"拾遗"二字,各有一个"口"字,果然应验了"重口"之说。在京都等候补缺的王晃,七月里向路生问卜。路生说:"九月你命当入省,你的官职有'礼'字。"当时礼部员外陶翰就在旁边坐着,说:"你就是接替我的职务啊。"九月,陶翰因病告退,朝廷任命王晃为礼部员外。后来,王晃又让路生为他卜算一卦。路生说:"这回你将出任'仓'字官。"后来,王晃果然被降职为温州司仓。过了一些时日,路生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托付给王晃。王晃问:"你到底让我怎么办?"路生说:"我所以将两个儿子托付给你,其中的用意就明白了。"
邹生
武宗朝,宰相李回旧名喱,累举未捷。尝之洛桥,有二术士。一能筮,一能龟。乃先访筮者曰:"某欲改名赴举,如之何?"筮者曰:"改名甚善。不改,终不成事也。"又访龟者邹生。生曰:"君子此行,慎勿易名,名将远布矣。然则成遂之后,二十年终当改名。今则已应玄象,异时方测余言。"将行。又戒之曰:"郎君必策荣名,后当重任。接诱后来,勿以白衣为隙。他年必为深衅矣。"长庆二年,李及第。至武宗登极。与上同名,始改为回。(从辛丑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龟长,邹生之言中矣。"李公既为丞郎,魏謩为给事。因省会,谓回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也。"合坐皆惊此说,欲其逊客。回曰:"如今脱却紫衫,称魏秀才,仆为试官,依前不送公。公何以得旧事相让耳。"回乃寻秉独坐之权,三台肃畏。而升相府。后三五年,魏公亦自同州入相,而回累被贬谪。跋涉江湖,喟然叹曰:"洛桥先生之诫,吾自取尤耳。然亦命之所牵也。"(出《云溪友议》)
【译文】
唐武宗在位期间,宰相李回,原名李喱,在没有担任官职前,曾经屡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中。当年,洛桥有二位占卜人。一位用蓍草占卜,一位用龟板占卜。李回,先问用蓍草占卜的人,说:"我想改换个名子参加科考怎么样?"回答说:"改名很好。不改名字,始终考取不上。"又问用龟板占卜的邹生。邹生说:"你这次参加科举考试,切记不要改名。你这个名字将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然而,考中之后二十年,最后还得改名。现在你已经应了天象,得到以后才能测试出我后边的话是否灵验。"李回临走时,用龟板占卜的术士又告戒他说:"你此去一定会荣列金榜,它年定当重任。但是你担当重任后,不要跟没有科举出身的人闹矛盾。如果闹了矛盾以后会结深仇的。"唐穆宗长庆二年,李回考中。到武宗登极继承皇位时,因为与武宗同名,才换去"缠"字,改名叫李回。李回说:"用蓍草占卜的那个人技艺不行,还是用龟板占卜的邹生卜的准啊,果然被他言中了。"后来,李回任丞郎,魏謩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一次,三省在一起集会议事,魏謩对李回说:"当年我在京都参加会试,李侍郎任考试官。进京来应试的举子共计一百零二人,唯独我你一道试题也没有考问过。现在我惭愧地位列国家重臣,跟诸位要员在一块就座啊。"魏謩的这番话,让在座的重臣要员深感吃惊,都想让李回退让一下。李回说:"现在就请你脱去紫袍官服,改称魏秀才,我马上再考考你。如果考的不合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