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十一画二(5/6)
次,王维到位于京城长安招国坊里的庾敬空宅,看到室内墙壁上画有一幅《奏乐图》。王维看了一会儿笑了。同去的人问他笑什么?王维说:"这幅画画的是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有好求真的人听了这件事情后,特意请来乐工检验,乐工说一点差错也没有。
李思训
唐开元中,诸卫将军李思训,子昭道为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云:"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是也。思训格品高奇,山川绝妙。鸟、兽草木,皆其能。中舍之图,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思笔力不及也。天宝中,玄宗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兼掩障。异日因奏对,诏云:"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国朝山水第一。"思训神品。昭道妙上品。(出《唐画断》)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诸卫将军李思训,和他的儿子中舍人李昭道,父子二人都画得一笔绝妙的山水画,当时人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父亲李思训的山水画,格调高雅,风格奇特。他画的山川河流,不论是构图运笔都绝妙无比,画鸟兽草木都是他的拿手活儿。儿子李昭道所画的山、水、鸟兽,失之于繁巧。不论是构思,还是笔力,都赶不上他父亲李思训。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召见李思训,让他绘制大同殿的壁画和影壁。画完后的第二天早朝问事时,玄宗皇帝对李思训说:"你在影壁上绘画的山川,昨天夜里听到了流水声。你真是笔能通神的高手,位居当今国内山水画的第一位。"父亲李思训的画可称为精妙的艺术品,已经达到山水画的极至。儿子李昭道的画可称为美妙的艺术品,也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韩干
唐韩干,京兆人也。唐玄宗天宝中召入供奉。上令师陈闳画马,怪其不同。诏因诘之。奏云:"臣自有师。陛下内厩马,皆臣之师也。"上甚异之。其后果能状飞龙之质,尽喷玉之奇。九方之识既精,伯乐之相乃备。且古之画马,有《周穆王八骏图》;国朝阎立本画马,似模展郑。多见筋骨,皆擅一时之名,未有希代之妙。开元后,四海清平。外域名马,重译累至。然而砂碛且遥,蹄甲多薄。玄宗遂择其良者,与中国之骏,同颁马政。自此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乘。奇毛异状,筋骨既健(健原作同,据明抄本改),蹄甲皆厚。驾御历险,若举辇之安,驰骤应心,中韶頀之节。是以陈闳貌之于前,韩干继之于后。写渥洼之状,不在水中。移騕褭之形,出于天上。韩故居神品。陈兼写真,居妙品上。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菩萨,西院佛像,宝圣寺北院二十四圣等,皆其踪也。画马高会菩萨西院鬼神等神品。(出《唐画断》)
又干闲居之际,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干问曰:"何得及此。"对曰:"我鬼使也。闻君善图良马,愿赐一匹。"干立画焚之。数日因出,有人揖而谢曰:"蒙君惠骏足,免为山川跋涉之劳,亦有以酬效。"明日,有人送素缣百疋,不知其来。干收而用之。(出《独异志》)
建中初,曾有人牵马访医。称马患脚,以二千求治。其马毛色骨相,马医未尝见。笑曰:"君马酷似韩干所画者,真马中固无也。"因请马主绕市门一匝,马医随之。忽值韩干。干亦惊曰:"真是吾设色者。"乃知随意所匠,必冥会所肖也。遂摩挲。马若蹶,因损前足。干心异之。至舍,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画通灵矣。马医所获钱,用历数主,乃成泥钱。(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人韩干,是京都地区人。唐玄宗天宝年间因他擅长绘画被召入朝廷。玄宗皇帝让韩干的老师陈闳进宫来画马,皇上见怪韩干画的马跟老师不一样,将他召来责问他。韩干答说:"我画马有自己的老师。皇上宫内马圈里的御马,都是我的教师。"玄宗皇帝听了后感到诧异。后来,看到韩干画的果然都是他的御马,而且,完全画出了"飞龙"马健美的形像,"喷玉"马奇特的神韵。韩干对马的识别与鉴赏的能力达到了著名相马专家九方皋、伯乐的程度。古代遗留下来的画马杰作有《周穆王八骏图》。本朝名画师阎立本也有不少画马的佳作。阎立本画的马很象是效仿郑法士的画法。他画的马肌体筋骨都很有神,名扬一时,然而却没有画出能被称为稀世杰作的作品。开元以后,天下安定太平。外国的名马,因为边关重新开放而源源不断地输入唐朝。但是这些从大唐帝国西疆输进来的马,它们的蹄甲很薄,又走过辽阔的沙漠,待到达京城后有的马就蹄甲损坏了。唐玄宗让人从中挑选优良的马,同国内产的宝马,一同送给宫内饲养御马的官员。从这以后,宫内御马圈内集聚着"飞黄"、"照夜"、"浮云"等各地送来的宝马。这些御马筋骨健壮,毛色奇特,长相特殊,都有厚厚的蹄甲。骑着它们逾隘跨险,就象乘坐车辇一样安稳;它们可以随着你的心意奔跑跳跃,就象奏乐一样的有节奏。因此,陈闳是上一代的画师,有他的画马的方法。韩干是他的学生,既继承了他的画马方法又有所创新,有自己独道的技法。他画的渥洼、騕裛产的名马,将它们画得就象从天上下凡的神马似的。因此,韩干画的马重在神似,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陈闳画的马重在写实,也臻于完美神妙。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的菩萨,西院的佛像,宝圣寺北院的二十
李思训
唐开元中,诸卫将军李思训,子昭道为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云:"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是也。思训格品高奇,山川绝妙。鸟、兽草木,皆其能。中舍之图,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思笔力不及也。天宝中,玄宗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兼掩障。异日因奏对,诏云:"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国朝山水第一。"思训神品。昭道妙上品。(出《唐画断》)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诸卫将军李思训,和他的儿子中舍人李昭道,父子二人都画得一笔绝妙的山水画,当时人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父亲李思训的山水画,格调高雅,风格奇特。他画的山川河流,不论是构图运笔都绝妙无比,画鸟兽草木都是他的拿手活儿。儿子李昭道所画的山、水、鸟兽,失之于繁巧。不论是构思,还是笔力,都赶不上他父亲李思训。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召见李思训,让他绘制大同殿的壁画和影壁。画完后的第二天早朝问事时,玄宗皇帝对李思训说:"你在影壁上绘画的山川,昨天夜里听到了流水声。你真是笔能通神的高手,位居当今国内山水画的第一位。"父亲李思训的画可称为精妙的艺术品,已经达到山水画的极至。儿子李昭道的画可称为美妙的艺术品,也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韩干
唐韩干,京兆人也。唐玄宗天宝中召入供奉。上令师陈闳画马,怪其不同。诏因诘之。奏云:"臣自有师。陛下内厩马,皆臣之师也。"上甚异之。其后果能状飞龙之质,尽喷玉之奇。九方之识既精,伯乐之相乃备。且古之画马,有《周穆王八骏图》;国朝阎立本画马,似模展郑。多见筋骨,皆擅一时之名,未有希代之妙。开元后,四海清平。外域名马,重译累至。然而砂碛且遥,蹄甲多薄。玄宗遂择其良者,与中国之骏,同颁马政。自此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乘。奇毛异状,筋骨既健(健原作同,据明抄本改),蹄甲皆厚。驾御历险,若举辇之安,驰骤应心,中韶頀之节。是以陈闳貌之于前,韩干继之于后。写渥洼之状,不在水中。移騕褭之形,出于天上。韩故居神品。陈兼写真,居妙品上。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菩萨,西院佛像,宝圣寺北院二十四圣等,皆其踪也。画马高会菩萨西院鬼神等神品。(出《唐画断》)
又干闲居之际,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干问曰:"何得及此。"对曰:"我鬼使也。闻君善图良马,愿赐一匹。"干立画焚之。数日因出,有人揖而谢曰:"蒙君惠骏足,免为山川跋涉之劳,亦有以酬效。"明日,有人送素缣百疋,不知其来。干收而用之。(出《独异志》)
建中初,曾有人牵马访医。称马患脚,以二千求治。其马毛色骨相,马医未尝见。笑曰:"君马酷似韩干所画者,真马中固无也。"因请马主绕市门一匝,马医随之。忽值韩干。干亦惊曰:"真是吾设色者。"乃知随意所匠,必冥会所肖也。遂摩挲。马若蹶,因损前足。干心异之。至舍,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画通灵矣。马医所获钱,用历数主,乃成泥钱。(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人韩干,是京都地区人。唐玄宗天宝年间因他擅长绘画被召入朝廷。玄宗皇帝让韩干的老师陈闳进宫来画马,皇上见怪韩干画的马跟老师不一样,将他召来责问他。韩干答说:"我画马有自己的老师。皇上宫内马圈里的御马,都是我的教师。"玄宗皇帝听了后感到诧异。后来,看到韩干画的果然都是他的御马,而且,完全画出了"飞龙"马健美的形像,"喷玉"马奇特的神韵。韩干对马的识别与鉴赏的能力达到了著名相马专家九方皋、伯乐的程度。古代遗留下来的画马杰作有《周穆王八骏图》。本朝名画师阎立本也有不少画马的佳作。阎立本画的马很象是效仿郑法士的画法。他画的马肌体筋骨都很有神,名扬一时,然而却没有画出能被称为稀世杰作的作品。开元以后,天下安定太平。外国的名马,因为边关重新开放而源源不断地输入唐朝。但是这些从大唐帝国西疆输进来的马,它们的蹄甲很薄,又走过辽阔的沙漠,待到达京城后有的马就蹄甲损坏了。唐玄宗让人从中挑选优良的马,同国内产的宝马,一同送给宫内饲养御马的官员。从这以后,宫内御马圈内集聚着"飞黄"、"照夜"、"浮云"等各地送来的宝马。这些御马筋骨健壮,毛色奇特,长相特殊,都有厚厚的蹄甲。骑着它们逾隘跨险,就象乘坐车辇一样安稳;它们可以随着你的心意奔跑跳跃,就象奏乐一样的有节奏。因此,陈闳是上一代的画师,有他的画马的方法。韩干是他的学生,既继承了他的画马方法又有所创新,有自己独道的技法。他画的渥洼、騕裛产的名马,将它们画得就象从天上下凡的神马似的。因此,韩干画的马重在神似,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陈闳画的马重在写实,也臻于完美神妙。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的菩萨,西院的佛像,宝圣寺北院的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